首页 > 同人小说>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第170节

蜀山部族所在之山,乃是蜀地的一处无名之山。

此山肉眼难见,险峻无比,其终日环绕着浓郁雾气,只有在每月月半时分的正午,云雾散开,方才得以一览真容。

“还真是独特呢!”

江川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紫女继续解释道:“蜀山部族的传承太过久远,久远到甚至都无法追溯其根源,漫长岁月以来,它们从不外出,似乎是恪守着某种职责,一直潜藏在深山之中,经过了无数年的经营,它们在山岚之中布下了强大的阵法,这迷雾,应该就是阵法催生出来的。”

“而每月中旬的正午,雾气会散开,则是阵法交替的节点。”

“当然,阵法之所在,也不过是为了迷人眼球,避免旁人误入其部族所在之处。”

“阴阳家的话,在数百年前,就被曾机缘巧合踏入了蜀山,所以,是知道蜀山所在之地的。”

紫女倒是给江川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她知道蜀山所在之地,而不用等到每月中旬的正午,再去慢慢寻找了。

江川自入蜀之后,就没有发表太多的看法。

没办法,毕竟对这里不熟悉,所以也只能够依凭紫女这个向导来带路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紫女又带着江川,穿行在蜀地的群山万壑之间。

与此同时。

亦是秦国,不过却是在距离咸阳不远的另一座山上。

终南山。

在这个时代,这座山上并没有全真教,自然也不可能存在什么活死人墓,全真教的话,历史上倒是有,活死人墓,就纯粹是杜撰的了。

论及在天下之间的知名度,这座山,其实比起蜀地的峨眉、青城还要有名。

只因为,这座山,乃是道家之祖庭。

?砂炷?炷?�????炷?砼/p>

道家虽然传承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轩辕黄帝时代,但真正使得道家之名扬名天下的,还是被称为道祖的老聃,也就是老子。

正常历史的话,老聃乃是道家创始人。

而在这个世界,老聃则是类似于韩非一般的,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因为按照这个世界的说法,五百年前,就存在道家了,阴阳家先辈从道家叛离,自立门户。

而老聃的话,不管怎么算,活跃年代,也就三百年前。

倒是和天人二宗分裂的时间差不多,当然,具体的话,还是要稍早一些的。

... ... 0

所以,在江川尝试了解道家之后,所获悉的内容是这样的。

道家传承古老,但却一直潜心藏于山中修行,直到五百年前,阴阳家叛道而出,方才产生了一些波澜,之后,等到老聃出世,他西行至函谷关,因关尹子相邀,于终南山主峰太乙山观妙台之上留下了道德五千言,后经文始真人将其传扬于世,道家之名,方才彻底名动天下。

可以说,是老聃的存在,使得道家真正意义上,有了属于自己的正道,使得道家避免了如五百年前因为对道产生分歧,其中一部分人叛离而出,自立门户的结局。

在老聃之后,道家虽然也因为对道的理解不同,分裂成为了天人二宗。

但在对于老聃的道上面,无论是天宗,还是人宗,都是认同的。

这也是天人相分,却又同居于太乙山之上的原因。

也是因为老聃的缘故,终南山,成为了道家之祖庭。

道家以往的祖庭在何处,谁也不知。

但老聃,确实是让道家,迎来了新生,确立了道家之名,故而,在道家谈论道祖的时候,所有人都只认定老聃,只因,在他之前,道家虽存在,但也不过是一群抱团的炼气士罢了。

此刻,在这道家祖庭,终南山主峰,太乙山之上,迎来了一位拜山之人五.

第二百一十四章 山外来客

道家素来不问世事。

虽说道家人宗的修行之法,讲究入世修行,但更多的,也只是将弟子派遣到尘世之中磨砺,以此来明悟己心,明悟自己的道路。

但这不代表,整座太乙山,是处于开门迎客状态之下的。

由于天宗也在这座山中的缘故,所以,平素里,这座山,是一直处于封山状态。

有道家弟子驻守在山中,禁止任何人的踏入。

而守山弟子,则是由两宗共同选派,轮流守山。

这些弟子,除去守山,阻止一切外来者擅闯其中之外,还承担了一个责任,那就是甄选前来拜师之人。

道家名头极大,自道祖老聃之后便名动天下,在老聃之后,又先后涌现出了尹喜、列“三三零”御寇、杨朱、庄周等名动天下的人物。

尹喜乃是老聃亲传,可以说,是他一手使得道家名动天下,奠定了老聃道祖之名。

列御寇则是列子,亦是道家高人,为道家之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介于老子、庄子之间的人物。

杨朱的话,其实比起列子还要早上一些,虽然天下之间对其褒贬不一,但他在的时候,道家之声名,甚至于还要胜过当下,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再往后的庄周,就更不要说了。

人宗天骄,是庄周在稷下学宫论道,方才为当今天下的武学境界,划定了标准。

大宗师,便是最早由庄周提出来的。

当然,庄周的大宗师,指的乃是思想境界之上的大宗师,后经后人曲解,逐渐演变成为了武学上的大宗师。

指的一说的是,除去最后的庄周,前面几位,在吕不韦让门客所编撰的《吕氏春秋》之中,都被列为天下十豪,可见吕不韦对道家之推崇,《吕氏春秋》虽然号称杂家,但实则是以道家为骨,以诸子百家其余门派为皮,也难怪投效了吕不韦的阴阳家会生出别的心思。

实在是因为吕不韦只把阴阳家当做备胎,更是推崇道家,这是阴阳家无法接受的。

因为道家之名极为响亮。

无数年来,不乏想要前往道家拜访,亦或者拜师之人。

今天,一名女子,来到了太乙山。

此番,守山之事,刚好轮到了天宗弟子。

和人宗弟子讲究人世修行,所以对人对物都态度和睦不同,天宗一心在山中潜修,只问天道,故而这些弟子的习性,也是颇为冷漠。

在见到女子拜山之后,当即态度冷漠的让其离去。

哪怕女子表露了前来拜访道家高人的意思。

天宗弟子,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动容,继续勒令对方离去。

于是乎,争斗,就这样爆发。

女子实力强大,剑法高妙,短短时间之内,诸多守山弟子,先后被其所败,她一路打到了太乙山顶端,因为天宗诸多守山弟子落败的缘故。

最后,道家天宗六大长老出现在了对方面前,拦住了对方的去路。

争端,再起!

……

蜀地,群山之间。

江川并不知道如霜为了自己,已经闯入了太乙山之中,和道家天宗产生了争斗。

他在紫女的带领之下,一路逢山过山,逢水涉水。

最后,来到了蜀山部族所在的无名山丘的脚下。

“还真是不容易啊!”

看着眼前之山,江川发出了莫名的感慨。

虽然山就在眼前,但成功抵达此间,确实是经历了不少挫折。

因为护山大阵的缘故。

此山隐于迷雾之中,需要穿过重重迷雾,方才可以见到其真实面目。

迷雾之中,就像是迷宫一般,小路众多,一个不小心,就会绕到原路之上。

哪怕紫女知晓寻找此山是法,但她毕竟没有亲自来过,她和江川两个人,亦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方才成功来到此山之前。

收回感慨之后,江川和紫女,旋即又踏上了登山的道路。

此山曲折,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直通其上。

就在江川和紫女向着蜀山部族所藏之山顶而去的时候.. .......

山顶之上,有着一棵巨大无比的树木,它扎根在山巅,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

这棵树有着金色的叶片,通体赤红,看起来苍虬有力,长长的身躯仿佛探进了云层之中一般,难见其顶端。

此树,乃是蜀山一族,世代侍奉之神树——扶桑。

自扶桑神树再往下,在半山腰处,有着很多屋舍。

这里便是蜀山部族之人生活的区域。

蜀山一族人数并不多,世代生活在此,侍奉神树扶桑,除此之外,他们还承担着某些职责,其中一部分资质出众之人,会被选为虞渊护卫,修行世代相传的巫术,以此来守护虞渊禁地。

或者说,神树扶桑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镇守虞渊。

这也是蜀山一族从不外出的原因所在。

相较于尘世,他们有着更加重要的职责。

首节 上一节 170/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方舟,被迫成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