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第205节

然而,这终究改变不了,樊於期害得十万人家破人亡一事。

“或许樊於期的行为,使得赵国幸免于难,但他却使得秦国十万人家破人亡,如果樊於期勇于承担罪责,不惜以死来明智,表明自己不想掀起战争的行为,我或许还会高看他一眼。”江川继续说道,“但事实却是,他逃了……”

“一面,他鼓吹仁义,不愿掀起战争,一面,却又害怕秦王惩罚,畏罪潜逃。”

“这样的人,也配称之为君子?”

“不出所料的话,此刻的樊於期,甚至于还在心底怒骂、痛恨秦王。”

“认为秦王不仁不义,杀害了他父母满门。”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樊於期咎由自取,他的父母会身亡,纯粹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如果有朝一日,他以父母家人被秦王所害,意欲向秦国报仇,我只想说,那十万死去的士卒之亲人,又该向谁报仇呢?”

“李牧?亦或者是……樊於期!”

江川侃侃而谈,道出了自己对樊於期的鄙夷,更是道出了樊於期此刻之想法。

荆轲和高渐离听着这番话,当即沉思了起来。

良久过后,荆轲向着江川问道:“你似乎对樊於期很有看法?”

江川道:“并非是对樊於期有看法,而是因为,我知道不少事情,所以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樊於期其人罢了。”

“在我看来,樊於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虽然有人称之为英雄豪杰,但依旧是无法掩盖他所做的那些卑劣之事。”

迎着好奇的荆轲、高渐离,江川继续道:“尔等可知昔年秦国长安君叛乱之事的隐情?”

“此事还有隐情不成?”荆轲越发好奇了起来,他不知道江川说的是真是假,但他不介意将江川所说的诸多话当成故事来听。

此刻酒馆之中,诸多敌人已经除掉了。

酒水也在,一边喝酒,一边听故事,却是正好。

江川继续道:“确实是另有隐情!”

于是乎,他将昔年樊於期鼓吹长安君成蟜叛乱一事娓娓道来,最后,又道出了因为吕不韦和昌平君的庇护,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如此看来,这樊於期,实在不当人子!”

本就因为鼓吹长安君成蟜叛乱一事,应该被处死的人,秦王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却有因为他假仁假义,导致秦国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秦法严苛,不管怎么看,秦王处置于他,都合情合理。

结果樊於期却畏罪潜逃。

这样的人,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该受人鄙夷。

荆轲不知道江川所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367的,他实在对樊於期生不出任何的喜好之心,如果让他见到这样的人,他恨不得拔剑杀之。

“好了,话说到这里也算是差不多了。”

“你等和我相逢,如同水中之浮萍,聚散不定,能够碰到,也算是有缘,然而萍水相逢,毕竟只是偶然,现在也该到散场之时了。”

“希望他日,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吧,也希望再见面的时候,是友非敌。”

江川说了许多,从怀中掏出了一些钱财,放在了桌子之上。

之后江川又探手,无形的力量传出,摄过高渐离手中的曲谱。

在高渐离骇然的目光之中,江川翻开曲谱,将其看了一遍,而后合拢,似乎是已经记住了,将曲谱一甩,重新飞到了高渐离面前。

高渐离接过曲谱,就只见江川起身走出了酒馆。

他所谓的抄录曲谱,居然是这样的一种方式?

仅仅只是看一遍,就能够将其记住吗?

高渐离有些惊讶。

酒馆的门被推开,朔风吹舞,积雪飘飞,江川身着白衣,背负长剑,迅速消失不见。

高渐离和荆轲都面面相觑,良久过后,荆轲率先发出了一声感叹。

“真乃奇人是也!”.

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河万象,大宗师境!

和荆轲高渐离的相遇,只是一场偶然。

对于高渐离和荆轲,这两位原著之中的角色,江川的观感其实是复杂的。

高渐离的话,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装最帅的逼,挨最狠的打。

作为原著之中墨家仅次于巨子燕丹的第二高手,高渐离实力不弱,登场之前,就通过徐夫子点评名剑,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强大的氛围感,水寒剑的初战,也是强大至极。

可惜好景不长,之后就被卫庄打脸,惨败于卫庄手中。

再之后的农家一役,他和大铁锤两个人面对田赐的时候,更是被胖揍一顿。

原著之中高渐离的那些回忆就更不要说了。

在燕国妃雪阁,为雪女出头,结果被雁春君手底下的绝影,也是一顿胖揍。

不过念及高渐离的本职是乐师,副职才是剑客,剑法不过是他为了防身才学的,而且还能够学到那种程度,已经殊为不易了。

须知,在音律之上的造诣,高渐离是更高的。

荆轲的话,江川则是觉得有些可惜。

可惜遇人不淑。

历史之上的荆轲是怎么样的人,江川不清楚,但动漫之中的荆轲,所遇到的几个朋友,确实都当不得良人。

无论是燕国太子燕丹,还是他引以为知己的好友樊於期,如果动漫之中没有提及他们所做的那些事也就罢了,但在提及之后,江川对于这些人,自然是没有好感的。

连带着,他也是有些同情荆轲。

所以,在荆轲提及旷修一事之后,江川想到了故事之中的另一位当事人,樊於期,才有了在酒馆之中的那番询问。

之后的荆轲,会怎么想,江川并不知道。

在离开酒馆之后,他没入了风雪之中,而后,继续在燕国游历了起来。

燕国很弱,在当今天下七国之中,它的国力和韩国差不多,弱小至极,但如果再往前几十年,燕国也曾做成过以弱胜强之事,一度险些将强大的齐国覆灭。

同时,燕国也很大。

在当今天下七国之中,它拥有着三个都城。

三个都城分别为上都蓟城,中都,以及下都武阳城。

其中,蓟城是燕国最早的都城,后来因为子交之乱的缘故,燕昭王在易水旁边建造了武阳城,成为了燕国的下都,燕昭王时期,燕国迅速的强大。

时至今日,虽然燕国已经不复昔年燕昭王时期的鼎盛之状,但三都制度,还是留存了下来。

其中,上都蓟城,为燕国宗庙之所在。

而中都则是军事要塞,以往为了战争之时而设立的。

下都武阳城,则是行政中心。

早些年,燕国的行政大事,都是在这武阳城处理的,一直到如今的燕王喜,早些年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但后来因为种种事故,在攻赵无果,反而被赵国侵袭,吃了败仗之后,他逐渐变得心灰意冷,也是将行政中心从当初的武阳城,转移到了蓟城。

之所以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武阳城位于易水旁边,这里距离赵国太近了,赵国若是要侵袭韩国,必须得从这里经过,如果将行政中心放在此处,他太危险了。

随着燕王喜将行政中心搬回上都蓟城,武阳城也是逐渐凋敝了起来,同样凋敝的,还有武阳城旁边,建造在易水之侧的黄金台。

黄金台,乃是燕昭王为了求贤所营造的高台,并非是纯粹的黄金打造而成的,但对于诸多天下之间的有学之士而言,它的存在,确实是表明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的决心。

燕国也是在那个时候崛起。

燕昭王,更是成为了可以比拟燕国始祖的一代雄主。

可惜,如今武阳城已经凋敝,黄金台上,更是荒草横生。

江川从易水之旁经过,自然是不介意参观一番赫赫有名的黄金台,看着已经荒芜的黄金台,江川似乎是看到了燕国之衰败。

之后,他没有在此间停留太久。

游历了黄金台、武阳城,之后,又经过了历史上燕丹被赐死的衍水之地。

这里,得说燕国的第二个特点了。

它虽然如今和韩国一样的弱小,但其疆域面积绝对不算小,比起韩国不知道要大上多少。

当然,大虽然很大,但适合生存的地方却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区域都是苦寒之地,地广人稀。

江川在其中行走,更是看到了很多异族之人。

那些都是胡人。

燕国和赵国所在之地,靠近异族所生活的区域,什么东胡啊,月氏啊,匈奴啊,并非是全部都侵袭中原,其中,也不乏友善之人,选择来中原做生意,其中,燕国、赵国,就是他们去的最多的国家。

江川也只是看了看他们而已,却也没有多作理会。

他继续在燕国大地之中行走着。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其中,赵国的话,江川早就已经行走过。

而燕国,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两个国家虽然很接近,诸多风俗习惯,却也并非相似。

首节 上一节 205/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方舟,被迫成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