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影视世界生活录

影视世界生活录 第374节

法币的流通,让市场渐趋稳定繁荣,对当时的整个国家也有极大的好处,能在抗战全面爆发之际,最大幅度,最快速度调集资金,集中白银等贵金属,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军火物资的经费。

不过,政策好是好,法币发行头两年,币值尚属稳定,一元法币相当于一元银元。

但从一九三七年年下半年开始,抗战爆发,开始滥发纸币,物价暴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迅速贬值。

一九三七年发行法币14亿,到了一九四五年竟然发行了5569亿,增长360倍。

到了一九四八年八月,以金元券代替法币,法币发行量达到663万亿,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较战前上涨3492万倍。

李牧还在网上,找到了嘲讽当时通货膨胀的文章,是当时一家叫《大众晚报》的报纸,统计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东西。

一九三七年的100法币最值钱,可以买到两头大牛;

到一九三八年,可以买一头大牛和一头小牛。

到了一九三九年只能买到一头大牛了;

一九四零年仅仅只能买到一头小牛;

在一九四一年,100法币连一头牛都买不到了,只能买到一头猪;

到了一九四二年,猪也买不起了,就只能买到一根火腿了;

一九四三年,就只能买到一只母鸡,而在一九四四年干脆就只能买到半只母鸡了;

在一九四五年仅仅只能买到一条鱼,又过了一年,一九四六年就只能买到一个鸡蛋;

在民国最后的几年里才是最夸张的!

一九四七年的100法币只能买到一个煤球或者是三分之一根油条;

一九四八年100法币只能买到四粒大米!

至于一九四九,不说也罢。

贬值的速度令人砸舌,堪比津巴布韦。

不过,三七年,三八年,三九年,法币其实还不错,三年才贬值了一倍,穿越初期可以考虑用法币,以后再换成比较保值的银元、金银或者外币。

……

系统给出了一天准备时间,接下来一天,李牧足不出户,开始收集、查阅当时的各种资料,不求全部记下,总要明白个大略的发展脉络。

很快时间到了,李牧心中一动,眼前白光一闪,人已经消失不见。

第411章 保安团团长

李牧悠悠醒来,睁开眼睛,旁边正有人满头是汗的给他扇扇子,他轻轻瞥了一眼,感觉眼前这人穿的有点怪,军服不像军服,警服不像警服。

这人甚是机灵,看见李牧醒了,立刻转直了身子道:“团长,您醒了。”

李牧点点头:“培明,辛苦了!”

刘培明有点受宠若惊,态度更加谦恭:“为团长服务,不辛苦。”

说着,又赶紧喊道:“孙老头,我们团长醒了,赶紧再沏一壶凉茶。”

孙老头忙不迭的答应,很快一壶凉茶拎了过来,刘培明麻利的给李牧倒了一杯,李牧接过抿了一口,口味还不错,有点王老吉的味道。

喝着茶,随意的打量了附近几眼,才看清自己在一处山坡下的茶棚里,一身装扮,同样有点不伦不类,像军服也像警服。

身下还有一个躺椅,刚才自己就躺在这里午休。

这时,记忆总算整理出来了,他仍然叫李牧,样子和现实世界一样,民国一年出生,今年二十五岁,现在是南阳地区保安团团长。

李牧的经历很丰富,少年时期家境不错,而后出了变故,家道中落。十六七岁开始流浪,期间曾还当了半年兵,参与了两场小冲突,觉得当兵太危险,提桶跑路了。

然后,又跑到了上海,当时上海帮派盛行,觉得混帮派有前途,正想拜字头加入青帮,忽然听到某洋行正在招人,说是带着去美国发财。

李牧当时才十九岁,正是容易受蛊惑热血沸腾的年龄,没想那么多,当即报了名。

没想到是被忽悠去了当华工,幸好李牧上学时有英文这门课,曾学了好几年英文,磕磕巴巴,也能用英语沟通。

这一批华工中,他是少数几个懂点英文的,直接成了华工中的小领导,过得还算滋润。

不过,李牧显然是闲不住的性格,在这里混了一年多,英语也熟了,能写能读,社会风情,生活习惯也渐渐熟悉了,还攒了一点钱。

于是,再次提桶跑路。

接下来几年了,李牧就这样到处流浪着,不光是美国,还去过欧洲,这年头歧视是无处不在的。

李牧一颗漂泊的心,感觉无处安放,最终还是决定回国。

只是,回国可不是简单的买张船票就回国,真这么干,他在国外混了这么多年就白混了。

这些年,他曾混入一些大学旁听过,也伪装成留学生的身份,和国内的留学生交流过。

这年头,国外的留学生,在国内绝对是香馍馍。

赤条条的回国怎么行,必须以海外留学生的身份回去,这样才能谋一份好前程。

这方面,李牧其实也没用多少心思,国内在国外留学的富家公子多了去了,别说拿文凭了,很多连英语都说不利索。

怎么办,有需求自然有市场。

这些年,海外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想要海外文凭,没问题,而且还不是假文凭,有的名字起的非常高大上,只不过是野鸡大学。

于是,李牧除了留张船票钱,把身上的积蓄花光,终于办了两份文凭了。

而且,两份文凭一文一武,一份是美国的某大学,大概和围城里的方鸿渐类似。

一份是欧洲某小国的军校,当然是名义上的军校,实际上顶多也就是个军事技能培训班。

不过,为了显得高大上,中文名叫欧陆军事学校。

当然,名字是自己起的,反正是外国校名,翻译成中文校名,只要没人管,随便怎么翻译。

就这样,一年多前,李牧用仅剩的钱买了张船票,匆匆回国。

从上海下了船,当时李牧还是雄心万丈,以为有了文凭,有了海外留学生的身份,就能在大上海大展宏图,享受一下上流社会。

因此,他心气特别高,直接拿着那本美国的文凭,去一些大洋行或者大商行应聘。

结果,被打脸了。

当时的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可不是内陆地区。

他这样的野鸡文凭,去那些大洋行、大商行,直接就挥挥手让他走人。

李牧想了想,于是又去了武汉,想着内陆地区不如上海那边见多识广,结果去那些大洋行和大商行应聘,仍然不顺利。

就在他花光兜里的最后一个大子,就要露宿街头之时,刚想着先随便找个工作混口饭吃算了,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份招聘启事。

南阳地区,由于匪患严重,当地驻军少,又清缴不利,于是决定组建民团,也就是地方保安团。

诚聘军事主官,也就是民团的保安团团长。

招聘要求也挺高的,不是要求有营级或以上军队的实职经历,就是要求中央军校毕业或者海外军校毕业。

李牧抱着忐忑的态度,拿出欧陆军事学校的文凭,过去试了试,没想到对方当即拍板就同意了。

李牧大喜,武汉离南阳并不远,走长江,沿汉水,经襄阳,沿着贯穿南阳的唐白河。

一路走水路,两天的时间就到了。

谁知到了地方,李牧傻眼了,说是保安团,也就几个地方临时凑了三百多号民兵,不到两百杆枪。

这就是保安团?

还真是,民国的时候,有的地方百十号人就敢号称保安团。其实属于半警察半军事组织,属于地方武装力量,中央没有管属权。

相比较起来,他这三百多号人,两百杆枪,放在国内一众保安团里面,实力已经不错了。

李牧总算知道,他去应聘,对方为什么当即就拍板了。就这条件,条件好的谁来呀。

听说,在他之前也忽悠来了两个人,不过当天就走了。

李牧也想甩甩手,直接走人。不过,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保安团团长,毕竟有三百多号人,两百杆枪,就他这野鸡文凭,离了这里,还去哪里找这样的好工作。

于是乎,李牧就这样坐上了保安团团长的宝座。

毕竟曾游历海外诸国,见多识广,出国以前也曾当过半年兵,李牧又从书店买来了一些关于军事的资料教材。

就这样,磕磕绊绊,保安团就这样被他立起来了,实力居然还不错,当然,相比较土匪而言。

练了两月兵,李牧就以新野县为驻地开始剿匪,交火了十几次,战绩还不错,在他的强烈要求一下,保安团又扩编了一些,总人数达到五百多人,三百多条枪。

本来,一直这样还挺好的,谁知几个月前情况又有些变化了。

南阳地区,其实也有是有驻军的,不过自然不是光头的嫡系,都是一些杂牌军,人数也不多。

自然,上面发的饷银也不多。

平时,养这些部队的军饷来源,除了上面拨一些,还有一些就是商户的捐赠,地方的拨款。

养了保安团,这方面的饷银来源自然就少了。

也不能怪商户和地方,附近几个县匪患不轻,保安团成立以前,这些驻军敷衍了事,根本没心思剿匪。

什么时候商户使银钱,才去山里逛一趟。

有了保安团,没有商户再去找他们了。

眼看收入锐减,连军队都养不了,对方也急了,就算想火拼,保安团经过李牧训练实力也不弱,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于是,对方也开始积极起来,和保安团竞争,积极进山剿匪。

首节 上一节 374/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骑士:怪人开局,夺取王之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