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浪迹在诸天

浪迹在诸天 第898节

  但是在没有辅佐教导人皇之前,便是最厉害的玄都大法师也不过是大罗金仙后期而已。

  而阐教,截教的大师兄广成子和多宝更是只有大罗中期而已。

  现如今,金灵的修为已经仅次于玄都大法师和多宝了,比起广成子还要更胜一筹。

  这自然让她很是知足了。

  而且她还不知道,因为人皇功德的缘故,便是她的杀劫都消弭了很多,日后只要稍微注意一点,避开封神杀劫,不上榜也未必没有可能。

  而高辛氏证道人皇之后,不过是达到了准圣中期巅峰,距离准圣后期还差临门一脚,他归位之后,将人皇之位传给了挚,是的,高辛氏传位的不是尧,而是挚。

  人都是有私心的,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圣贤仙神。

  帝喾虽然是圣皇,却不说他还没有证道归位,即便是成功了,到底也免不了嫌。

  帝喾在位70年,享寿105岁,其间自然是妃子如群,子孙满堂,而对高辛氏来说,他最喜欢的还是次妃常仪,次妃常仪有子挚,高辛氏爱屋及乌,故而,传位于挚。

  可惜,人皇之位,圣人可以拿捏,他虽然是人皇,却不能私相授受。

  况且,若是人皇变成了挚,那辅佐尧的截教龟灵圣母算什么?

  故而,最后挚在位九年,不管是他真的志大才疏,还是外部迫使,还是不得不将人皇之位传给了尧。

  而尧呢,同为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与挚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和挚相比,天生人皇,而且有龟灵圣母辅助的尧就显得很是不凡了。

  首先是出生,他妈坏了他十四个月,有赤龙入梦,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

  尧在位期间,功绩不凡,虽然比不上三皇,但是比起高辛氏却更胜一筹。甚至高阳氏,要不是占了五帝之首,再加上碰巧撞大运的遇到了仓颉造字,恐怕论功绩也比不上尧。

  尧完善了基本的国家制度,虽然没有建国,进入家天下的奴隶制王朝,却结束了松散的部落联合体。

  他还治理了水患,是的虽然治水是大禹最大的功绩,但是水患却是从尧开始便有了。只不过,一直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彻底断根而已。

  他根据帝高阳制定的二十四节气,重新修订了历法,另外访纳贤能,发明造酒,创造围棋......

  总的来说,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陶唐氏指的便是尧,有虞氏指的便是舜。

  帝尧在位已有七十余年之久,眼看着大限将至,或者说自感功德圆满,于是,他便开始寻觅下一位人皇的接班人。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车之鉴的缘故,帝尧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很是慎重。

  因此,有人提议共主之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当即便被他断然否决,并且说道,丹朱者,其人愚顽、凶恶,用之不妥。这句话,要是放在日后的封建王朝,可是毁彻底毁了这人的一生。

  要知道,丹朱可是帝尧最心爱的儿子。

  其实这也是因为当年其父传位给挚而不是给他留下的阴影。

  又有人提议鲧,当然也被他一口否决,这一次倒不是其他原因,只是因为,当年治理水患的时候,他征询四岳,四岳推荐了鲧。

  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

  果然,最后还是证明了他的眼光,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让他成为人皇呢?即便是他传位了,日后恐怕也会被人取而代之。

  之后众人陆陆续续又推荐了一些人,但是尧都觉得不是很合适。

  直到,广成子再一次出现,并且推举了舜,尧考虑了一二,然后考量了一番,这才同意。

  上古说是禅让制,其实也是小范围的家天下。

  三皇时期还好,伏羲,神农,轩辕,或者说蚩尤,彼此之间都没有关系。至少血脉上的关系。

  但是原来轨迹从轩辕黄帝开始,现如今从帝高阳开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轩辕黄帝以下,五帝之首的高阳氏颛顼,是黄帝之孙,排在第二位的帝喾,乃是黄帝的曾孙,尧乃是帝喾的儿子,也是轩辕一脉,而舜也看上去是平民,但是追溯他的来历,也是帝颛顼的六世孙,只不过自五世祖穷蝉起,家道中落而已。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五帝开始,人族其实已经进入了家天下了。

  只不过因为名义上还是禅让制度,而且不论是帝高阳,帝高辛,还是尧舜禹,彼此之间的能力都很强,是圣皇,是圣贤,所以,没有人在乎这些。

  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再加上现在阐截两教关系虽然不好,但是并没有撕破脸皮,而且三皇五帝人皇之师也是圣人早就谋划好的。故而,广成子开口推荐,尧才答应考量一二。

  而这一考察,才发现这个小伙子真的不错。

  古代科举之前,甚至科举之后,选贤举能,对于人的品性都很看重,认为人的品性好,能力就会强,虽然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至少在哪个时候,品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五帝治世(再续)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孝在所有品性之中都是排在首位,一个人若是懂孝道,那么再差也有几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若是不懂孝道,便是其才惊天,也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

  舜那是是出了名的孝子,比起什么香九龄,能温席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说的就是舜的故事。

  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

  然而舜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忘记孝道,孟子便曾经设想过,若是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因此,这就很加分了。

  当然,所谓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虽然所有人都说舜好,但是尧觉得还是眼见为实的好。

  先是派人去舜所在的部落打探了一二,果然,和广成子推销的一模一样。

  到此,尧虽然心中稍安,却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这也是一个狠心的人,或者说他已经看出了一点端倪,觉得舜是奇货可居。

  于是,为了试探,直接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这就是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千古美谈。

  得到娥皇女英下嫁,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如此,几番试探,尧终于放心的将人皇之位传给了他。

  尧在位期间,功劳颇大,至少比起他的父亲帝喾要好一点,可惜,五帝到底还是比不上三皇。

  故而,他得到的功德虽然比帝喾多,但是依然只是将修为提升到了准圣中期巅峰而已,距离后期还是有一步之遥。

  而龟灵圣母和金灵圣母一样,得到功德之后,修为虽然大有进步,达到了大罗金仙后期,不过,她命中的劫数却只是稍微消减了一二,但是依然亮着红灯。

  到底金灵圣母的劫数不过是上榜,虽然失去自由,但是只待劫满,便可以归来。

  而龟灵圣母却是身死道消,连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故而,她们两人的劫难不可同日而语。

  龟灵即便是有了人皇功德,对她的劫数抵消作用也不大。

  对此,通天也很是无奈,只能暗下决心,日后多多关注一二。

  尧退位,舜登基。

  这一次,不知道是广成子总结了前面轩辕失败的经验教训,还是舜证道人皇的劫难不大,倒是顺顺利利的完成了人皇之师的任务,而舜也顺利的证道人皇。

  可惜,他虽然也是人皇之一,而且,还是五帝之一,但是不要说和三皇相比,便是与帝喾相比,也差了一分。

  这倒不是说舜的能力不行,只不过,他的光芒都被一个人所遮掩了。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大禹。

  舜在位期间,唯一留给后人的便是孝道,至于其他功绩,都被大禹所代替。

  他固然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当此之时,天下却流传着“四海之内咸戴大禹之功”,“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虽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但是功劳却大多被大禹所占据。

  虽然大禹是他的臣子,按理说功劳簿上也有他的一份功绩,但是这种臣子却是已经功高盖主了。

  这和帝高阳在位期间,仓颉造字是不一样的。

  功高盖主,在什么时候,都容易引起上位之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广成子和舜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这种事情还不只是名声,更是事关利益。

  毕竟若是众口铄金,最后落在广成子和舜身上的功德气运就会削减。

  因此,两人在发现端倪的时候,便想要打压一二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他们哪里知道,大禹背后居然也有人。

  当广成子看到修罗皇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修罗皇,便是自己的靠山也不如修罗皇硬,恐怕广成子第一时间便想要灭了修罗皇。

  轩辕和蚩尤争夺人皇的时候,他和修罗皇各为人皇之师,自己败退,而修罗皇却是趁势而起,不但得到了人皇功德,更是趁机夺取了天路最后的十个机缘。

  如今,自己成为舜的人皇之师,没想到修罗皇也成为了大禹的人皇之师。

  最关键的是,大禹还夺了舜的气运功德,间接的修罗皇有夺了自己的气运和功德。

首节 上一节 898/1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一品道门

下一篇:最强升级(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