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大道清理计划

大道清理计划 第185节

太衍转过身来,面对文武群臣,道“杨皇驾崩,临终时既托贫道代掌国事,那眼前便有两件。第一件事,就是为陛下立庙,四时祭祀。”

“立庙?”高应方疑惑道“敢问大贤良师,以前皇帝驾崩,从未立过庙,不知此庙属于?”

“太庙。”太衍说道“皇帝在位,朝堂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君清臣贤。死后当为其立庙,以为后世子孙瞻仰仿效。”

高应方眼睛一亮,立即说道“大贤良师所言甚是,当为陛下立庙,以为后世表率。”

太衍点点头,又看向徐翰文,道“若为杨皇立庙,当有庙号,不知可有斟酌?”

徐翰文在众人的注视下站了起来,闭目沉思片刻,道“陛下失国复得,延续国祚,当为‘祖’。肃清内政,驱逐外力,以传世代。故而庙号当为‘世祖’。”

太衍又道“庙号既定,当要表述杨皇功绩,以彰后世,所以当加谥号,你可有定论?”

众多大臣听着这些完全没有听过的词汇,也不敢插嘴,但大贤良师说的话,他们都奉为真理,于是众人又将目光看向了徐翰文。

只见徐翰文默思片刻,然后抬头道“谥号为‘章’。”

高应方连忙问道“何解?”

徐翰文拱手道“温克令仪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远耀曰章。”

太衍点点头,道“随世祖章皇帝,可。”

众人纷纷应诺,太衍又道“第二件事,先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陛下还剩一幼子,名为杨乙,现在陈国与母寄居。贫道之意,便是迎他回国继位,尔等可有异议?”

高应方等人心中大喜,这也是他们心里所想的,现在从太衍口中说出来,让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也落地了。

于是众人齐声道“大贤良师英明,我等并无异议。”

“只是陈国与我国向来有隙”李又臣突然说道,高应方眉头一皱,目光看向了太衍。

太衍笑道“此事简单,太尉可出多少兵马?”

李又臣道“三万。”

太衍摆手道“贫道再你三万黄巾力士,你能否迎回殿下?”

李又臣眼睛一亮,道“如大贤良师果真给我三万黄巾力士,不出半月便可迎回殿下。”说着,他有些犹豫“只是驻守陈国的武宗”

黄巾力士的战斗力李又臣是知道的,武宗以下无所畏惧,但是武宗嘛

太衍道“你无须担心,贫道已经拜访过六合派了,他们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干涉诸国之事。”

众人心中大惊,随后又是崇拜又是敬畏的看着太衍。

太衍最后看着杨幼真道“你代贫道坐镇宫中,但一应国事,需听诸位臣工决断,不得妄加干涉。”

杨幼真肃然拜道“是,祖师。”

然后,太衍拂尘一摆,身形如烟淡去。

太衍走后,杨幼真转身对着高应方等人道“国事就劳烦诸位了,我在此为父守灵,若有什么难以处断的,可以知会我一声。”

高应方叹息道“那就幸苦殿下了。”

众人一一拜别杨幼真,然后随着高应方三人去前殿议事了。

皇帝虽然死了,但国政不能荒废。

况且还要迎回先帝幼子,举办国丧,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如果因为给先帝守灵而荒废国政,那可真的就是‘有负先帝重托’。

第八十六章 劳形按引皆非道

姜国,浔阳城。

孙翁带着百姓从一辆辆大车上卸下一袋袋的粮食,一个饿的皮包骨头的年轻人迫不及待的撕开麻袋口,随后就愣住了。

在那麻袋内,装满了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米粒,甚至还能闻到一阵阵的米香味。

年轻人一下子就哭了出来,猛地一头就扎进了米袋子里,等旁边的黄巾力士把他脑袋抬出来时,他口里含着一嘴的大米,又哭又笑,跟疯了一样。

向九尘眉头一紧,目光扫过周围那些饥饿难耐的百姓,转身朝孙翁道“可否让人就地生火造饭,施粥放粮?”

孙翁的目光从那堆积如山的粮袋移到了向九尘身上,他打了一个激灵,然后一脸恭敬地说道“向道长,不如现场发放粮食,让大家各自领回去,也省了许多麻烦。”

向九尘道“不可。”

孙翁愕然,“为何?”

向九尘道“现场施粥,都有定数。若是发放粮米任其自便,恐长久饥饿之下不知收敛,虎吞暴食。伤身害命。”

孙翁怔然,随后佩服地道“老朽也是晕了头,竟没有想到这一节。”

向九尘点点头,道“可让众人就地取材,生火熬粥。先以稀粥填充饥渴,待脏腑调和,体力渐复,就可以发放粮米,任其自便,定无隐忧。”

孙翁连连点头,然后马上带着人,去组织百姓从家中搬来大锅,然后四处拾木取材,挖坑垒灶,挑水生火。

一时间整个浔阳城变得烟雾缭绕,但百姓们看着锅里的大米,脸上都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安心。

首节 上一节 185/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之准提问道

下一篇:我是洪荒第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