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南宋求长生

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167节

一顿鞭子抽完,团长喝道:“将他们逐出军营!”

方云收到团长派人送还的钱,数了数还多处五十大洋,听了对方的话,方云满脸感激,不住地赞扬团长高风亮节。

看着远去的军兵,方云心里寻思道:“没想到老爷还有这样的能力,一个团长居然巴巴的又是处理手下又是送钱说好话,今后这慈幼院就可以安心办了。”

中午方云再次回来,告诉了李书成军营送钱回来了。

晚上,李书成再次来到团长房里留下一封书信,第二天团长起床发现了书信,心里震惊不已。昨天他可是增加了一倍守卫,门外还有人站岗呢,居然还是让人摸进来了!

“这是人是鬼啊!”团长心里感叹道,“还好及时把钱还回去了,不然今天”想到这里,团长急忙打开信,看看对方的意思。

信上赞扬他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军营里的害群之马,另外还有跟他合作做生意的意思。

“这慈幼院有什么生意可做?难道还要我出钱?”团长心里想道。不过为了小命着想,团长还是打算亲信去看看,实在不行,那这团长干脆不做了,这些年手里也存了一笔钱,回去做富家翁得了。

卫队长带着两人再次来到慈幼院,一番谈下来才知道是做海鱼生意。慈幼院将多余的海鱼做成鱼干,还有海带这些,他们负责运送,这些东西在内陆还是能卖得出去的。打开销路之后,他们也可以从慈幼院进货,自己做生意。而且干海产品也有高档的,像海参、鲍鱼、鱼鳔、乌鱼子这些,味道鲜美有价无市,不会亏本。

卫队长回来跟团长一说,团长想了想,说道:“嗯,这个生意可以做。像鲍鱼这东西,在上海价格不贵,但是在内陆可贵得很。送货那点钱才多少,既然这是正当生意,我们就直接从他们那里进货。你再去跟他们谈谈,看看价格如何。价格高了,我们就只能少从他们那里进货,去向其他渔民手里收了。”至于运货的安全问题,他们可是军队,有枪有炮的,还怕那些土匪流氓?

因为这是走量的,而且东西多了在上海也卖不出价,李书成考虑之后给了他们一个低价,而且前面几次可以等他们卖了货再付款。

团长高兴不已,以为这是李书成对他处理给的好处,却不知道李书成只是为了生意能够做下去而已,多出来的鱼干,卖不出去就没什么用。

生意一做起来,慈幼院终于走上了正轨,不用李书成再贴钱了。

第157章、报信

第157章、报信

“咦!方云回来了。”

“今天渔船出海弄到了一条大黄唇鱼,我给送回来。”方云笑道,“这鱼可难得,尤其是这么大的。”

“其实这东西假得很。”李书成笑道,“大黄唇鱼的鱼肉不好吃,传得神乎其神的鱼胶,还不就是蛋白质这些东西,鸡蛋也富含蛋白质啊!而且说实话这东西没什么味道。”

“那这鱼怎么办?”方云问道。

“拿去卖了。有的是冤大头愿意买,能卖个好价钱何乐不为?”李书成笑道,“下次要送,就送些小的,这些鱼大了肉就不好吃。”

“好,老爷。”方云说道。说着招呼人运走。

“对了,做鱼干剩下的那些下水边角料怎么处理的?”李书成忽然想起这个问题,问道。

“那些东西又吃不成,都扔了。”方云说道。每天做鱼干,剩下这些东西又脏又臭,扔在近处还不行,只能又扔回海里去。

“这样,以后这些边角料都处理处理,晒干了磨成粉做饲料。”李书成说道,“慈幼院也搞一个养鸡鸭的场子,这些就做饲料了。”

“好,我记下了。”方云回答道。

而团长做生意,不可能半点风声不漏,很快就被旅长叫过去。

“子良啊,听说你最近日子过得很不错?”旅长说道。

“旅长,什么日子不错啊,也就是将就着过。”蔡子良说道,“我那地方您也是知道的,就是一些村子,没什么油水可捞。”

“我听下面的兄弟说你们团的兵拉东西过关卡,这是怎么回事?”旅长脸上看不出喜怒,说道,“数量还不少,这一次福寿膏能赚不少吧?东西从你那边过来,那肯定有人和你合伙,不过这都是一个旅的兄弟,我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意思就是,你是我手下,你和人合伙做鸦片生意也好,只是给人家送货也好,有油水是不是的孝敬孝敬老子!

“旅长!什么福寿膏啊!”蔡子良苦笑着说道,“有这东西,人家还跟我这个小角色做?我运的那些是鱼干。”

“什么东西?”旅长疑惑地问道。

“用海里的鱼做的鱼干。我的驻地不是就在海边嘛,那里的老百姓都打渔。”蔡子良说道,“最近又有人在那里办了个收养孤儿的慈幼院,他们有两艘船,每天出海捕鱼,慈幼院用不完的就做成鱼干。然后找到我,让我帮忙。我一想帮帮这慈幼院也是一场功德,所以就买了他们的鱼干运到内陆去卖。这东西在内陆虽然勉强卖得上价,不过一来一回花费也不少,赚不了多少钱。”

旅长一听就没了兴趣,卖鱼能卖多少钱!说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你们运东西,损耗的子弹枪械得自己掏钱补充。过段时间我会下来检查,要是没有补充,你这团长就别干了。”

“那肯定啊。”团长说道,“旅长您随时下来检查,少了您那我是问。”

等蔡子良一走,旅长打开蔡子良送来的礼物,跟往常一样,还是一百大洋。想想他就是卖个鱼,也赚不了多少钱,叫夫人把钱收了。不过他却不知道,蔡子良赚的比之前可是多了好些,而且下面的军官甚至小兵也跟着赚了钱,这个团的兵日子可比其他兵好过了。

“新青年报社被巡捕房封了。”这天,江明月说道。

“在人家地盘上,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封了就封了吧。”李书成说道,“况且,他们也不会就这么停下,不久杂志还是会出来的。”

“要不我们捐他们一笔钱?”江明月说道。她对新青年这杂志很有好感,希望能帮他们一把。

“你看这办吧。”李书成说道,“有这一笔钱,他们也许能发展得好点。”这些人大多是小地主家庭出来的,要真是贫民,也读不起书不是?但是出来之后,手里也是没几个钱的。而这杂志,又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思想,所以钱一直是个问题。

江明月出手大方,银元体积大,没给多少,倒是黄鱼给了不少,小黄鱼八十根,这就是五斤,换成大洋就是三千多,要知道现在一块银元可以买十八九斤大米。

然而,钱给了人家还不知道是谁给的。因为当时江明月就说了一句李书成给的,而他们却以为是李汉俊的哥哥、同盟会元老李书城给的,可拐弯抹角打听却证明不是。虽然李书成和李书城都住在砝租界,但是,李书成不喜欢与上层人物交往,附近的人也不知道李书成的名字,何况他们。

果然,很快新青年又办了起来。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李书成最近经常去买菜,因为好些让人看不上眼的小鱼小虾却是美味。

“你们几个小子今天抓了多少?”黄包车出了砝租界又走了很长一段,几个小子已经在等着他了。

“比昨天抓的还多!”一个小子笑道。他们卖东西给李书成已经好几次了,知道这个有钱的老爷和气得很,一点也不怕他。

首节 上一节 167/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十万倍天赋

下一篇: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