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南宋求长生

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169节

“你还知道悟道茶?”李书成笑道,“就冲你知道悟道茶,你在上海的这段时间肯定请你喝一次。”

“你真有悟道茶?”苏醒看着李书成说道,“这么说你就是传回武当秘传的李大侠的后人?”

李书成心里说道:“什么后人,就是我自己。”嘴上说道,“是不是悟道茶你一尝就知道了,悟道茶的特别和功效你应该听说过。”

“对了,你师祖还在世吧?”李书成接着问道。

“当然还在世,而且身体很好。”苏醒说道。

“算算他应该已经八十八岁了,内功到了哪一步?”李书成问道。

“按照他老人家的说法,他距离一流巅峰还差一截。”苏醒叹息着说道,“这辈子是没有机会突破了。”

“你师父呢?现在多大年纪?内功到了哪一步?”李书成又问道。

“我师父今年也有六十四了,内功嘛,也要差师祖一截。”苏醒说道,“按照师祖的说法,如果有悟道茶相助,师父应该能够达到一流巅峰。这修炼内功,实在是太难了!”

“自然难,不然全天下谁都是高手了。”李书成笑道。

“李兄,看你说得这么轻松,我也感觉不到你的功力,你到了哪一步了?”苏醒问道。能够将武当内功传回,李家人怎么可能不会内功。所以苏醒问道。

“我就不说了,说出来打击你。”李书成笑道,“不过你的资质不错,你师父倒是找了一个好传人啊!”李书成的内功到了哪一步?都已经是几百年的老不死了,说出来还不得吓死他!

“你这么说已经打击我了。”苏醒说道,“至于我,不是师父带我回山的,是师祖。”

“嗯,你资质很好,好好修炼,我再给你一些悟道茶,你有很大的几率最终能够突破一流,进入绝顶境界。”李书成说道,“从古至今,绝顶高手都少之又少,就算武林最昌盛的年代,也不过十二三人。而且这些人年龄跨度大,上至一百多岁,下至四十余岁。”

“居然有四十余岁就打通任督二脉的绝顶高手?”苏醒吃惊地问道。

“当然有,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李书成说道,“还有二十余岁就打通任督二脉的高手呢。”

“二十余岁!”这下苏醒真的震惊了,想想他也觉得自己资质不错,然而现在三十二岁的年纪才突破一流没两年,至于打通任督二脉,也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可能,这差距实在大得让人绝望。

“这有什么好吃惊的。”李书成说道,“你们武当第二代弟子张翠山,他儿子张无忌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就打通了任督二脉,成为当时唯一的绝顶高手。”

“唯一的绝顶高手?”苏醒回忆了一下留下的不多的记载,说道,“那时候三丰祖师还在吧?难道三丰祖师也没有突破?”

“我可没这么说。”李书成说道,“难道他就不能再次突破吗?张无忌突破绝顶之时,你祖师也早已突破到先天多年了。”

听说祖师武功超过绝顶,苏醒心里好过多了,然后又问道:“先天?你是说绝顶境界后面的境界是先天境界?”

“不错。”李书成确认道。

“先天先天返老还童,这么说传说祖师爷活了二百一十八岁是真的?”苏醒说道。

“你想什么呢,哪来的返老还童?先天境界只是能够延长一些寿命罢了。”李书成说道。至于张三丰活了二百一十八岁,这确实是真的,可这能说出来?别让他魔怔了!可他真魔怔了,呆呆地坐着,眼神空洞,脸上渐渐出现傻笑。

“醒来!”李书成轻喝一声,将苏醒震醒,然后说道,“你还是别想东想西了,还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修炼,先打通任督二脉再说吧,不然你就是想一辈子都只是空想。”

“多谢李兄提醒!”苏醒脑子里正在幻想自己成就先天,意气风发长生久视,被李书成喝醒。不然陷入幻境中,时间长点就会走火入魔,就算不死也得残废。

“好了,幻境也是因为我引起的。”李书成说道,“这段时间你就住在这里,我们切磋切磋,互相进益。”

“那就太好了!”苏醒高兴地说道。

切磋不只是交手,最重要的其实是论道,思想和武学道理的结合,这才是武功达到高深的大道。别看张无忌二十二岁就突破绝顶,就认为他是幸进,要知道他小时候在武当住过两年,读过不少道经,而且小小年纪遭受了许多磨难,因此他的思想境界超越常人太多。而欧阳锋才真正是幸进,别看他武功高强,但是隐患却非常大,以至于他都不敢将蛤蟆功传给欧阳克。甚至都被假九阴真经弄成疯子,也是他运气天大,疯疯癫癫多年才终于理顺,创出逆九阴真经这门武功。

第159章、方云离开

第159章、方云离开

刘维海跟着方云出了门,坐船过了黄浦江,才开口说道:“我看方兄弟你也是练武之人,不知你出自何门何派?”

方云说道:“我是武当的。”

“武当?唔!武当的长拳非常厉害。”刘维海说道,“这些年时常有武当的人下山游历,十年前我跟你们武当的李振兴切磋过,败在了他手下。”

方云说道:“李振兴师兄的功夫在我们这一代中是数一数二的,十年前,那时候振兴师兄已经学有所成了,你年纪比李师兄小,比不过是正常的。现在过了十年你的功夫肯定大有进步,正好,我想向你请教呢。”

“请教什么啊,互相切磋罢了,要请教也该向你那师叔请教。”刘维海说道,“你那师叔看着瘦弱,但是给我的感觉他非常危险。年纪虽小却辈分高,果然不一般人啊。”

方云说道,“嗯,苏师叔这些年武功进步非常快。”他是太和殿的,苏醒是紫霄宫的,虽然不是一宫的,但是经常切磋。在他的印象里,苏师叔虽然辈分高,但是跟年龄差不多的师兄们切磋,经常落败。不过,最近几年,苏师叔的武功突然进步飞快,已经快速赶上了,师兄弟中也只有李振兴师兄和张怀师兄勉强能够胜过他。“这次见苏师叔,感觉苏师叔的气势又有所收敛了,看样子苏师叔又有进步了。”方云寻思道。

他听师父说过,苏师叔所练的功夫很特别。练武当长拳,随着功夫越深,气势越重,只有达到化劲气势才会渐渐收敛起来,但是武当这么多年,有几个掌握了劲力变化之妙,达到化劲的?

而苏师叔他们练的却不一样,他们在掌握暗劲之妙后,气势就会慢慢收敛起来,刚达到化劲就能够做到完全收敛,平常时候,看着就是一个寻常人。他不知道,这是内功的收敛效果。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跟你师叔切磋一番。”刘维海说道。

“应该可以吧。”方云说道,“苏师叔是很好说话的。”

“那好,我找个机会问问他。方兄弟,我们去的这个慈幼院是个什么地方?是一个学堂吗?”刘维海又问道。

“老爷没跟你说过吗?也是,你才刚来,公馆的事还没理顺呢。”方云疑惑地说了一句,介绍道,“慈幼院是老爷办起来收养孤儿的地方,也可以算是一个学堂,不但有吃住,也有学堂,现在已经收养了两百多孩子,多是三四岁、五六岁的。”

“是这样?”刘维海感叹道,“没想到老爷还是个善心人。两百多孩子,每天得花多少钱呐!”三四五六岁的孤儿,什么都不懂,失去家人流浪要饭,没有人收养,几乎都活不下来,没想到这个新的主家居然舍得花这么多钱来收养这些孩子。

“不是你想的那样。”方云笑道,“老爷特意把慈幼院办在海边,就是为了省钱的。慈幼院只是开始出一笔钱,后面就用不着花钱了。我们刚开始买了两条渔船,还有一片地办起慈幼院。渔船每天出海捕鱼,除了满足孩子们吃,还能多出很多卖出去。现在不但又买了一条船,还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孩子们每天下了课堂就帮着做四个小时,做鱼干、磨鱼粉、喂鸡鸭。”而且出海捕鱼的人的工钱,请来照看孩子的妇人的工钱,老师的工钱都是卖鱼的钱。

首节 上一节 169/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十万倍天赋

下一篇: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