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第175节

在衔烛之龙眼内,谢云书动用雪妖对敌未免可笑。仅以人身修为,施展的任何五灵术法,都没有伤害到祂的机会。

然而,就算谢云书明知如此,反正都是孤注一掷,又何必考虑退路?

谢云书又不是不清楚,两者修为差距,不可道以里计。无论他做出怎样努力,都是天堑一般的绝对悬殊!

可,倘若人连自己都放弃争取,任人鱼肉又能怪得了谁?

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

生死操之于人时,无非一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刹那间,郢雪如映主人心志,仙魔共感,剑气顷刻催生绽放的霓虹霞光,陡然盛烈之极,将不周山周遭耀遍,淹没了谢云书身影。

与此同时,却见本命鲲鳞隐有所觉,兀然脱离谢云书胸襟,收纳起被烛龙击散的雪妖灵力,并将长久积攒的鲲的神兽能源,尽数释放而出,加注决然一剑之威。

“覆水兮溟波,弱水兮湮波——”

不是衔烛之龙这种对手,鲲的本命鳞除了应激护体,压根不会有其他反应。

饶是如此,也不过只有这一次机会罢了。

此时此刻,方圆若有若无的柷敔呢喃,将覆海吞天之水灵重新凝聚,化作夺目而坚韧的厚实球体水光,包裹住谢云书四面八方,把衔烛之龙释放的五灵正法灵力抵消。

“烟波兮浩荡,天地兮消亡,茕孑兮——永劫!”

紧随其后,再闻柷敔遥遥吟念之音未绝,竟又将霜海寒流凝于数尺,尽作郢雪刺目寒光,亮如银霜白昼,一剑铮鸣射苍穹!

谢云书把握时机,跃空骈指抵住剑柄,须臾收纳漫天极光霞色,顷刻从九霄斜贯而下。冰封长空之景象中,郢雪疾如电闪无视一切,直取衔烛之龙颈边。

此生至今最强一剑,凌越仙威,无从复制。不知剑从何来,不知将往何方,唯有顺着本心决念峥嵘一斩,绽出星火万点,于绝路之中,砍出一条黎明坦途!

集众力,合一心,凝无可动摇之坚定意志,是为——人道!

------------

第七十五章 得失之间(4.20第一更)

“呼——呼……”

气空力尽,站已不稳。郢雪消散之刻,谢云书跪地以磐龙剑撑持,却未想过来到过去之后,碰到的最强敌手不是玄霄,而是这压根不会参与俗世事务的衔烛之龙。

这一剑之后,全身真气耗竭尽,灵力消耗一空,就连体力与元神之力也无半点存留。不仅如此,鲲本命鳞的力量消损,更是让谢云书猝不及防,不由惋惜不已。

不过,能使出那样的惊世一剑,谢云书此刻精神清醒之后,却又觉得不怎么吃亏了。

“……人道?”

几片剥离的龙鳞,静静断裂在地上。对于鲲的本命鳞化身柷敔虚影出手,令衔烛之龙稍感意外。但那又不是鲲的本尊,这点伤害于祂而言,同样不痛不痒,压根没放在心上。

真要论损失,肯定是谢云书长久失去这块本命鳞的神兽之力,来的更大。

而相较于鲲的动静,此时的衔烛之龙,已真正将兴趣放在了谢云书的身上:“渺小人族,谈何人道?”

“您逼战逼得莫名其妙,不就是为了看看晚辈不紧不慢之下,少在人前呈现的本性么?”

“哦?”

衔烛之龙略有些意外地说道:“本尊看你出剑如此决绝,与之前交流时不似一人。看来,本尊所想并无差错,要知一人内心趋向。这样的临机考验,才最能见其真正成色。”

“如果晚辈没让你满意,只怕您又是另外一套说辞了吧?”

衔烛之龙将“蝼蚁”两字着重强调:“却也不会取你这蝼蚁之命。”

不急着说明自身看法,谢云书咳嗽了几声,虚弱不已问道:“您刚刚并未出手破招?”

“本尊若出手破招,就算与这一剑威能等同。又岂是你一届凡躯,能够承担的反冲劲道?”

从一开始,衔烛之龙就没有动真格的打算。

只不过,如果给了谢云书瞻前顾后的时间,就失了衔烛之龙的本意。祂临时突兀地逼迫谢云书应激全力出剑,就是要看他能在这种状况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反应,从而观测人之本心所向。

若是让谢云书有了准备,那就失去了考验的意义。

不论是婉言推拒,又或拖延时间,都是一种人在绝境下会有的选择。但那些,都不是衔烛之龙所想要看到的平凡应对。

而不管谢云书这惊世越限的一剑,究竟是出自他在少不可数的时间内,超人计算得出的结论;又或者他本心之下决然一剑使出,都是值得衔烛之龙留心的真正价值所在。

对于几片龙鳞的损失,衔烛之龙反而显得不以为意,冷漠故我道:“相比起凡人的微渺实力,本尊所要见的,从来就只是尔等在无防备的前提下,毫无遮掩的意念思虑。你,值得本尊高看青睐。但,这一剑能否为人族换来将来立足之道,却还任重道远。而人族的未来,更与本尊毫不相干。”

“我……明白。”

谢云书不是纯真率直的云天河,事后总会去思考衔烛之龙逼他出剑的理由。

使出这一剑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借助柷敔神威,砍了几片衔烛之龙的龙鳞。隐隐约约,谢云书似乎看到了未来道路,也懂得了衔烛之龙无端逼战,所想告诉他的事实——

人生于天地,仰神魔鼻息而存,实无进退余地。

欲求与地位不符,只会沦落无尽折磨,不如朝生暮死,尽享百年喜怒哀乐。

首节 上一节 175/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迎娶王语嫣

下一篇:少年张三丰之名剑少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