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第727节

“天窍为清,地究为浊,阴阳互补。若欲另立天窍,须清气钟会钟灵毓秀之地,或符合天一生水条件之处。”

谢云书抬头看了看上面,说:“地点容易。天帝伏羲在神州留了不少先天八卦阵。”

剑谪仙道:“嗯。不过,你重建天窍又是为何?”

“为了以防万一。”

谢云书不假思索地说:“在我们这边,人族相对较弱。如果受到神族、魔族,乃至外部力量的侵略威胁,很难短期组织起有生抵抗力量,所以我才想借助天窍,缩短大家的修炼时间。”

“唔……”

简单来说,谢云书想搞“速成”。当然对于正经的修士来说,他们在天窍内的确还是修炼了几十年,只不过外界才过去十天半个月而已,并没有任何隐患。

而剑谪仙一听之后,虽然很乐意帮助谢云书,细细感应了一下壶中界内人族的情况,说:“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怎么?”

“贵界人族寿数,大略不过百。不似吾境人类,活过成百上千年,亦属寻常。”

剑谪仙点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纵使仙宿助你另建天窍,许多修士若无……媲美汝界成仙之能,只怕会老死天窍之中,亦不为外人所知。”

“这……修炼到死吗?”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加速,都可以加速

“这确实是一个缺点。”

进入天窍闭关有几个条件,其中非正之辈难以进入,资质人品低劣者也无法进入。放到六界来说,那就是修炼浊气的兽族与魔族,就几乎没什么进去的机会。

哪怕强如重楼,想要进入天窍,也只有天窍自行崩溃的一个结果——这玩意儿就是这么倔,承受不住就自毁。

除此以外,在天窍内闭关的时间,亦非一尘不变。如若受考验者无法参透自身关隘,大有长时间逗留在内的风险。一个不小心,几十年过去,没有任何闭关成果。通不过考验的话,闭关者老死饿死都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六界哪怕是资质奇高的修仙之才,在有半仙之境前大略还得吃饭。这一点的确是一个得提前考虑的问题。

谢云书想要因地制宜,就得改变一下天窍的闭关条件:“不过,如果天资禀赋不够,我想我也不会浪费功夫,请别人进入天窍闭关。”

“这都由你自行决定。”

毕竟只是谢云书召唤出来的一道灵识寄影,剑谪仙只负责临时帮忙,当即注目壶中界天空中若有若无的幻瞑座投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共宗居北,万化始源。”

“幻瞑座的主人灵髓份属玄阴,因此半空中的幻瞑之种,符合极阴之地的描绘。而天窍秘境的重建条件,须得水为始源,云烟为化,随机而变。”

谢云书道:“所以,壶中界应该可以布置天窍?”

“嗯,还须一观贵界伏羲先天八卦。”

要做好天窍的本土化工作,就得参考实际的伏羲八卦。至于缺少天窍之灵……谢云书请人家过来,不就是为了这个?

好在蜀山修行者,极为熟悉伏羲先天八卦,谢云书瞬息以指为引,于壶中界里重衍八阵。剑谪仙观察少顷,旋即心中有数:“最好是在汝所言幻瞑之种正下方的位置,只是尚须凝聚水灵。”

“这事不难。”

没有水灵,那就创造水灵!

谢云书让李忆如取出水灵珠,疾催其中水属灵力,顿时使得壶中界内一侧灵力,蜂拥汇聚而至。

不过,要满足天窍的灵力需求。谢云书可没想靠一颗灵珠达到,剩下三分之二还是得出自谷神玄根与天堂鸟身上。

得亏谢云书目前用不到谷神玄根与天堂鸟对付敌人,不然重塑天窍的损耗,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让它们弥补回来的。

但天窍本身属于壶中界,灵力总归是在谢云书自己这里循环,却也没有什么浪费的嫌疑。换一个能够随时能闭关的精神时光屋,那无疑还是赚的。

“水源于天,天之清气,亦不可或缺。”

剑谪仙羽扇一扫,当即助谢云书一臂之力,接引幻瞑之种,投射其中力量,化为绵绵清气,与天窍轮廓相融合,尽作水烟迷雾,变幻万端之景。

谢云书闻言心思一动,干脆拔起两座云峰入山水画像,参天耸立而起,直接幻瞑之种的底部。如此峰顶作为天窍的入口,便再合适不过。

“此地尚缺真实星灵……”

“嗯。”

等天窍的外观差不多固定,谢云书三人便一起进入内中。但此时的天窍,内部乃是一片混沌空白,完全没有念动生景,随缘化生的玄妙。

剑谪仙道:“天窍的实体,乃是一片星辰之海。汝须外接星灵之力,引入其中。此事耗时许久,仙宿恐无力助你到底。”

“这样差不多就行了。”

九野那边的星象,乃是盘古梦境所化。虽然未必没用,但谢云书还是想去往六界天外,收集实际的星辰灵力。

不过,纵使目前的天窍的构建还没彻底完成,可最起码有谷神玄根与天堂鸟补充灵力。三者形成良性循环的话,那仍然是最佳的结果。

而等天外星辰的灵力,汇聚到天窍之中,就可以等它自行衍化,使得星辰化实,另成一个小洞天福地——就跟套娃一样,壶中界里再有洞天,反哺壶中界星辰之力,而且天窍内部有夸张的时间流速比……简直赚麻了!

劳烦人家一遭,谢云书问道:“不知道前辈你那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首节 上一节 727/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迎娶王语嫣

下一篇:少年张三丰之名剑少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