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从道法古卷开始

从道法古卷开始 第133节

“是文宣先生自身的底蕴所致,非我一人之功。”周长青谦虚的道。

“是也不是,已经无妨,若是一切顺利,老师不用多久,或可重新出山,屹立在学府之内。”文玉微笑说道。

“学弟是否现在就要去闯浩然九阶?”

“择日不如撞日,便是今日前去吧,还请学长引路。”周长青拱手道。

他的时间有限,如非必要,最好今日便能踏入内院,成为真正的书院弟子。

“不知文学长,是否知道文宣先生口中的浩然九阶是怎么回事,儒家修行又是怎么回事?”

两人一边走着,周长青一边问道。

他自身修行道家之法,也见过佛家弟子,领阅过剑宗之剑。

唯独这儒家,却是从未有过了解。

“不瞒文学长,在下修习了道家观想之法已然入定,却不知学了儒家之法后,是否会有冲突?”周长青一脸郑重的问道。

“学弟是在担心所谓的走火入魔?”文玉饶有兴趣的说道。

“正是。”

“儒家修行,讲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家修行,更注重清净自然,逍遥自在。

所谓走火入魔,不过是不能贯彻已心,心念不合的结果而已。”

“儒家养浩然气,道家修自在意,虽有冲突,可也没有冲突,全凭所学之人心中所想而已。”

“心有多大,身有多大,格天地万物,求取真理,又岂能不算一种自在。”

“过程或许崎岖,但关键还是在于学弟本身的念头是否通达。

若是学弟自认无法兼距两家,到时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就是。”文宣徐徐说道。

“不过在那之前,怕是会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

除非学弟心生不正之意的同时,再修儒家法门,如此才会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文宣说着,目光饶有兴趣的说道。

“若是这样,学长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帮你报官了。”

“……”

……

(感谢想不到好的昵称的100打赏,求自动订阅、推荐、月票,书单推广。)

[140.第五十章 一步之间浩然生]

“儒家修行,共分为三个阶段,修身、立心、塑命。

若一定要做对比,则分别对应道家的练气、炼神、不可言三境。”

“不过与道家修士在练气境便可以驱使法力镇压邪祟不同。

儒家在修身阶段,多以养文气为重,文气的强弱,决定着能挡住多强的鬼魅。

虽不能伤敌,但可以做到自保。

当然,要是遇见艳鬼之内,心生了邪念,则文气便存在流逝的风险。

身不正,自然影子歪,容易遭鬼魅所趁。

至于能够外放伤敌的浩然之气,则需要明理了,什么时候明理,什么时候才算登堂入室。

至于塑命之境?

能成塑命之境的人,必定是一方大儒。”马车里,文玉徐徐说道。

“吁……”

这时,伴随着一声轻吁之声,福伯的声音,顿时从车外传来。

“少爷,浩然楼到了。”

“儒家修行相比于道家而言,更讲究心性,与道家的心境不同。

前者由内而外,主要向内求。

后者虽两者兼具,但我见过的道家真人,大多都是寄托天地自然。”

“也因此,对于心性这一块,反而是儒家更为看重。

心性到了,哪怕是一介白衣,也能在一念之间,成为大儒镇压一地邪魅鬼怪。

这一点与佛家到是颇为类似,不过有优自然有劣。

至少儒家的弟子,在寿命这一块,很少有能活过其他几派的。

但我们人多,而这天地之间,最多的也是人,这便是人道。”

“好了,准备一下,你也该走浩然楼了。”

随着话音一落,周长青脑海里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他走出马车,就见旁边的青布马车之内,那位文玉学长也正好迈步而出。

“多谢学长一路解惑。”周长青当即拱手说道。

为了更好的让周长青明白儒道两家的区别,这位文玉学长却是一路上,都以隔空传音的方式向他展示。

浩然气,存乎于天地之间,存乎于人心之念。

正如,我思故我在。

虽然还有些疑惑之处,但周长青对于儒家,却是有了大致的了解。

读书人,讲究唯心,心意通透百邪不侵。

道家人,讲究天地,天地自然大道无穷。

至于佛门和武者的区别,这却是后话了。

不过有一点,儒生和武者,都是求内。

存已身,百邪不侵百折不挠,是为人道,讲究人定胜天。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你解答的过程,也是我明理的过程,这便是温故而知新。”文玉笑着说道,伸手指向了前方。

于其手指的方向,周长青就见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广场。

那广场,在山道两旁商店的尽头,立在青山之下。

于那广场的中心,有喷泉池水,在阳光之下,泛起波光凌凌。

在那广场的尽头,是一座九层台阶。

台阶正对着那青翠的高山,有云雾飘渺,隐约之间似有一尊巨大的石像,立在那山体之上。

还未踏进浩然楼的附近时,周长青能够看见那如山一般高大的石像。

但走进之后,却发现那石像竟在云深之中,当真是不凡。

至于面前的浩然楼?

说是楼,其实这广场并没有真正建楼,只是在踏入广场之时,有着两根石柱,一道横牌竖起的牌楼而已。

“浩然自在心间,故而无需在人心中,设定局限和框架。”

似乎担心周长青对眼前的一切不解,文玉对走到牌楼之下的周长青解释道。

“此举,倒是不明觉厉。”

听着文玉的话,在看向广场尽头的九层青石台阶,周长青却隐隐觉得话中有话。

这位文玉学长似乎在向他提醒走这浩然楼的注意事项。

“去吧,只要心无旁碍,能够走到哪里,便是哪里。

一炷香后,只要你还站在台阶上,便算是成功通过了考验。”

两人越过牌楼,走过广场,在学子们或是诧异、或是惊愕的目光之中,来到了九层青石台阶前。

“这里每一阶台阶,长三丈三,宽三尺三,高三寸三,寓意九九无穷之意。”文玉解释道。

“一炷香之后,站在任何一处台阶,都算通过?”

周长青看着面前平平无奇的台阶,诧异的道。

他的目光望向九层台阶之上,只见上面是一个白玉平台。

“敢问文学长,这每一阶台阶代表了什么,若是踏过九层台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每一层台阶代表一处心境,每三层台阶,代表着一个境界。”

“前三层非文采斐然者不能立,中三层非心性坚定者不能立。

至于后三层,能够上的去,便代表着有大儒之姿。

可这种资格,只是代表着一种可能,须知还有伤仲永。

至于九层之后,根据老师所讲,若有人能成功踏在上面,或许可见圣人。“

“可见圣人?”周长青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目光落在那九层台阶之上的白玉台。

首节 上一节 133/7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我父宋缺,岭南阀主!

下一篇:师娘,我真是正君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