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124节

  于滚滚风浪之中,剑招大气堂皇,却在最后之际突兀吐出一口剑气,当时正观摩意境的季秋,于刹那间神魂微愣,只觉出乎意料,没有反应过来。

  可想而知,就凭这慢了一拍的反应,若与其为敌的话,估计将有被斩之危!

  凭此一点,就可知这蓄养一口剑气之法,到底有多么强大,只不过何冲虚未曾得祖师真传,这才被他弹指破之。

  不得不说,赢得侥幸。

  由此可见,任何传承都不能小觑啊!

  施展术法者,也是分人的。

  “此腹中藏剑气之法,足以为生死对决之中的一式杀招。”

  “再结合着这道经之中的记载,等我再收拢些道脉道法,待到将其尽皆融会贯通后,我便能创出独属于我自己的,神通道术!”

  季秋眸光闪烁,面露几分满意。

  观海道虽时至如今,不复最开始的鼎盛之状,但这一卷观海道书,却着实给了季秋不少启发。

  如今他所学颇为驳杂,几乎各脉各道都有涉猎,而且以追本溯源加上七窍玲珑的天赋,普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达到的登峰造极之境,对于季秋来讲,不过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因此眼下修行有成,也是时候整合一番一身所学了。

  大道贵精要,不在神通多!

  神魂生出,季秋整理了自身所学道法,待到看完这观海道书后,已是隐隐怀有了几分开法的念头。

  不过,他暂且还是先压制了下这个想法。

  毕竟如今虽有机缘,但是自己收录以及所学的左道传承,到底还是太少。

  若是能再多添几门成系统的左道之法,并将它们尽皆修至融会贯通之境……

  相信到了最后自己创出的法门,就算不敢说能入旁门之道,但估计也将是左道道书之中第一流的水准。

  放眼大炎天下,估计也是绝顶之列!

  所以,还是需要多光顾几家道脉才是。

第119章 千般妙法,一道难求!

  司州,泰安。

  这座天下最为雄伟的巨城,依旧巍峨如旧,昼夜不落,门内世家鲜衣怒马,正当盛世,与那青冀等州之景,截然不同。

  此时,太学宫中。

  当世大儒郑修,在为门下弟子讲解经要之后,回到了那一间草屋居所。

  他的手中,带着一封信件。

  那是由得远在他州之地的弟子张巨鹿,遣人递交于他的。

  推开木屋门扉,坐在案桌前的木凳上面。

  披着简洁的灰衣,就如一普普通通老者一般的大儒郑修,拆开了这封信函。

  【老师,见字如会面。】

  【自求学泰安以来,至今已时隔数载,恩师教授之道,弟子时至如今仍不敢忘却。】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弟子足迹遍布数州之地,仍不忘初心,与老师交流大道之音,尤不绝于耳,只觉一如昨日一般。】

  【时至如今,弟子已找寻到了欲求之大道,正在为此付诸实践,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得那太平大世降临。】

  【吾师不知可愿启程,前来与弟子共探太平大道?】

  【弟子,张巨鹿留。】

  灰衫文士看着这一道简短的信函,面上表情未有变化,有些默然不语。

  太平道,大贤良师张巨鹿。

  这个名号,就算如今远在泰安城中,他也已是听到过不止一次两次了。

  良久后,郑修叹了口气,合上了手中的信封,边口中略微喃喃道:

  “聚信徒之众,布一十三州,你乃是为师亲自教出的弟子,你到底想做什么,为师就算最开始不清楚,但到了现在听闻你之事迹,我还能不知晓么?”

  郑修抬头,望向那木屋之外,远方隐约露出的雄伟轮廓。

  在那里,世代公卿、门阀大族的府邸云集,于最中心被众星捧月般拱卫的大炎宫,更是伫立了近四百年之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初次听闻,郑修便已知季秋志在苍生与社稷。

  他本以为,这名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子,会登朝为官拜将封侯,甚至位列三公宰执天下。

  但眼下来看,他却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而这条路,郑修作为对季秋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别人看不明白,他却是能略微看出几分来。

  自己这名弟子,隐有倾覆天下,再造乾坤之意图!

  哪怕郑修仅仅只是猜测,但这其中透漏出的意思,却依然足以叫天下皆惊。

  不过对此,郑修却没有什么激动反应。

  他并未选择将太平道的底细,告知于大炎一朝。

  其中缘由无人晓得,许是因大炎腐朽无能,已经叫这位注经立传的大儒彻底失望,又或许是因张巨鹿乃其弟子,所以不忍告发?

  可能两者皆有,也有可能是都不沾边。

  但不论是何缘由。

  当这灰衫文士选择默不作声开始。

  他所站边的选择,就已经是彻底表明了出来。

  俯身于案桌之前,郑修提笔研墨,略略想了想,随即写下:

  “吾徒巨鹿,见字如会面。”

  “你之志向,为师心中隐约已是晓得几分,然为师隐于太学宫中著书立传,志在开文脉万载光辉,因此不能与你同行,甚憾。”

  “师者领弟子入门,剩下的路,皆由弟子自行探索,今日你既已入门,那后续的道路,当由你自己的意志为主。”

  “你所行之方式太过凶险,作为师者,为师并不希望你这么去做,但这既是你自己的想法,那作为老师,自然不会相阻。”

  “毕竟正所谓,千般妙法,一道难求。”

  “如若你之后仍然继续坚定不移,百死不悔的走在这条路径之上,那么待到你大势将成之际,作为老师。”

  写到这里,郑修微微一顿。

  他抬头,看着一侧竹简之中堆积的儒脉五经,闭了闭眼,随即似乎决定了什么一样,缓缓落下了最后一笔:

  “为师,当为你后盾,替你大道……”

  “遮风挡雨!”

  “太学宫,郑修留。”

  ……

  此时,川蜀之地。

  大炎天下一十三州,就属此地最为偏险,可谓是易守难攻,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如今天下疫灾旱灾遍及数州,隐隐还有蔓延的趋势,但偏偏居于山脉颇多,地势险要的川蜀之地,却是并未受到多少影响。

  此时此地,是少有的能保证治下民生不受波及的地带。

  而作为川蜀之地中,最负盛名的正一道,也并非像是外界其他隐世道脉一般,隐世不出,罕有人知。

  正一道教主张陵,师承太华山太华真人,曾得太华真人一身本领,得授一卷太平经,于川蜀传道。

  他以太平经记载的教义为基,于俗世红尘多有露面,弟子信徒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已是遍布川蜀之境,就连川蜀刺史都对其略带恭敬,足以见其威望。

  此时,正一道正一峰上。

  受季秋派遣,于川蜀之地传道,顺带前来拜见张陵的陈败与何昭,已至这座连绵不绝,香火不断的山门之前。

  二人皆是头戴黄巾,作道人打扮,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连绵道观,陈败先是吸了口气,眸中带着打量:

  “道兄,老师所言的这正一道,看着规模可不算小啊。”

  “而且一路行来,我听这川蜀之地,多有百姓对于正一教主张陵赞不绝口,观其行事风格,与老师倒是颇为相似。”

  “你说老师派我二人前来拜见,是否有引其为助力的意思?”

  听到同伴开口,何昭轻轻摇头:

  “大贤良师吩咐,我等只管遵从。”

  “至于如何打算,他老人家自有考量。”

  “眼下你我已至正一道山门,还是上前报出家门,以求能够面见那位教主真容吧。”

  “其他事宜,拜见之后再行定夺。”

  说罢,两名黄巾道人同时上前,就欲向着那守山弟子通禀来历。

首节 上一节 124/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