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人道永昌

人道永昌 第527节

  但这伙是李信啊!

  是只要上了战场,不整点花活儿就浑身刺挠的李信啊!

  说他会打这种中规中矩的战役,谁信啊?

  陈刀都已经做好了这货会转道西进的后勤准备,命令麾下的将士赶制了大量运送粮秣、辎重的器械。

  “你看,你都没想到某家会直取巨鹿。”

  李信闻言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那张良韩信定然也想不到某家会直取巨鹿!”

  陈刀听后,心头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无语道:“你不会是为了攻打巨鹿而攻打巨鹿吧?”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

  但李信听懂了,一摆手道:“当然不是!”

  “依你看,我虎贲军要攻破巨鹿太平道本部,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他点着舆图上的巨鹿位置,冲陈刀示意道。

  陈刀端详着巨鹿的位置沉吟了许久,肯定的道:“是如何将巨鹿那二十多万黄巾军,逼出巨鹿!”

  “这不就是了?”

  李信一拍手道,“这二十多万黄巾精锐龟缩在巨鹿,就跟个大王八一样,无论咱们往哪儿下嘴,都得崩掉一口大牙。”

  “当年姬周三路大军合围太平道,王翦部与李牧部近四十万姬周大军合围巨鹿三月之久,都未能建功。”

  “咱哪有那么多兵力,那么多时间?”

  “相反,只要能将这二十几万巨鹿黄巾军逼出巨鹿,任他兵力再多,也不过是咱虎贲军碗里的一盘菜!”

  陈刀皱着眉头盯着舆图端详了许久,还是没能想明白这厮葫芦里卖得究竟是什么药:“所以呢?你直取巨鹿,就有把握将那二十几万黄巾精锐逼出巨鹿了?你当那二十几万黄巾精锐都是瞎子吗?他们能任你不声不响的摸到巨鹿,突然对他们发起攻击?”

  李信毫不犹豫的回道:“某当然没有打算从邯丹直取巨鹿!”

  他抽出佩剑指着舆图,从邯丹后方的漳水之后向巨鹿东南方画出一条弧线,连接到距离巨鹿位置更近的南宫县,直取巨鹿!

  “分兵二度漳水?”

  陈刀登时就明白了这厮的打算,“你强渡漳水攻打邯丹,就是为了迷惑张良与韩信,令他们以为你要从邯丹转道西进?”

  李信点头:“可以这么说!”

  陈刀看了他一眼:“什么意思?”

  李信好整以暇的说道:“韩信使出了上炕的劲儿才啃下了并州,他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某家抢了他的并州,是以吾大营中兵力减少之后,他定会挥师南下,强攻邯丹,以求切断某家的兵道、粮道,等到巨鹿太平道本部分兵南下,某家再趁机二渡漳水,直取巨鹿,运气好,一战便可瓦解巨鹿太平道本部!”

  “届时你我兄弟二人再联手南北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这堪称完美的战略与战术谋划,看得陈刀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你他娘强渡漳水之时,就已经想好了要拿某家顶雷?”

  与这厮并肩作战这么多次,他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在邯丹顶住巨鹿黄巾军主力进攻的,肯定是他陈刀。

  而是迂回作战、二度漳水、直取敌营,这份儿出风头的任务,肯定是李信亲自操刀……

  李信脸上得意洋洋的笑意一滞,讪讪的笑道:“也不是强渡漳水之时想到的,是咱们从阳平转道向广平时就想好的。”

  他们穿过兖州进入冀州境内的第一站,就是阳平郡,当时他们就面临着向西还是向东的选择,向西可转道向并州、向东可迂回千里穿插幽州……

  陈刀惊异的看了这厮一眼,“啧啧”赞叹道:“真有你的,那么早就做好通盘谋划,屎到屁眼子才告知某家,还真有将主风范啊!”

  李信厚颜无耻的认下了:“大王不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看’嘛,某家稷下学宫的将官班毕业论文,可是大王亲笔朱批的上甲……说真的老刀,你要不愿意顶雷,此战某家驻守邯丹,你统兵迂回也行!”

  陈刀瞅着他一(假)脸(模)真(假)诚(样)的模样,嗤笑道:“罢了,以后还得在你麾下混饭吃,某家可不想穿小鞋!”

  “好说!”

  李信大喜,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你我兄弟一个锅里搅马勺,但凡有某家一口肉吃,就觉得有你老刀一口肉汤喝!”

  陈刀懒得于他浪费口舌,正色道:“说正经的,你要和蒙恬别苗头、想给虎贲军正名,某家自当支持你,但你须知适可而止,大王不接受惨胜,更不接受因将领的愚蠢或争名夺利而造成的惨胜,能破巨鹿太平道本部固然是好,可若是虎贲军伤亡过重……我可没办法替你向大王说清!”

  以陈刀的身份,说这些话,可以说是掏心窝子了。

  李信亦悚然动容,正色道:“放心,大王的脾性,某家心知肚明,若无必胜把握,绝不轻兵冒进!”

第四百二十二章 铿锵三人行

  袀玄广袖飘舞。

  李斯(陈平)转身,笑吟吟向入门来的嬴政(刘邦)一揖手:“大汉李斯(陈平),拜见大人(将军)!”

  ……

  嬴政亦笑吟吟的揖手还礼道:“李公别来无恙!”

  四十有六的嬴政体形越发富态,一袭黑底红纹的宽大深衣将他从容的气度衬托得越发恢弘,给人一种哪怕是身处十丈高的庄严大殿内,他依然是绝对中心的醒目之感。

  连李斯这等见惯大场面的大汉重臣见之,都为之心折!

  “有劳赢大人惦念,老朽一切安好……”

  李斯笑容满面的与嬴政寒暄,心下却暗自警醒……此人霸气外露,若不提前除去,定为大汉心腹之患!

  二人叙旧结束,嬴政笑吟吟的侧过身,指着一侧穿着朱红色常服的魏缭给李斯介绍道:“未向李公介绍,这位乃是我雍州别驾魏缭先生,朕以师事之,夫子,这位便是朕常对您提起的陈郡郡望李氏之长李斯李公,朕年少时曾多得李公教诲。”

  李斯与魏缭齐齐揖手连声道“不敢”。

  而后李斯笑吟吟的率先向魏缭施礼:“魏先生贤名,老朽闻之已久,惜缘悭一面,今日终得见,足慰残生矣!”

  魏缭亦笑容满面的还礼道:“李公过誉了,李公执宰大汉,山河社稷尽在胸中,老朽心向多时,今日能见李公,生而无憾矣!”

  二人笑脸相对,心头却都已打起十二分警惕。

  确认过眼神,是个难缠的对手!

  “两位都是当世大贤,就别再谦让了。”

  嬴政笑吟吟的一手把着李斯的手臂,一手把着魏缭的手臂,请入殿内。

  “久闻汉王喜茶饮,朕亦附庸风雅,从巴蜀之地购得一些粗劣茶叶,且请李公品评一二,看巴蜀之地的茶汤,与江左之地的茶汤,有何不同……”

  嬴政一边请李斯落座,一边状似寒暄的说道。

  李斯听言却是暗自一皱眉。

  这真是在请他喝茶吗?

  巴蜀,可是益州境内……

  李斯心头思忖着,面上却若无其事的笑着揖手道:“嬴大人竟也与吾王同好?那老朽可要净口以待了!”

  嬴政一挥大袖,长声道:“定不教李公失望!”

  说话间,便有一群谒者取来炭火、山泉水安置于殿中,烹煮茶汤。

  嬴政、李斯、魏缭三人分主客落座于殿内三方,操着一口兖州方言追忆着兖州的风土人情。

  说来也是缘分,殿上三人虽分居天南海北,各执一方。

  但究其根本,却皆是出身于兖州。

  李斯乃是陈郡人氏。

  魏缭乃陈留大梁人氏。

  而嬴政却是生于邯丹长于昌邑……

  三人谈天说地许久,都不曾提及政事。

  不多时,谒者奉上三盏碧绿的茶汤于三人案前。

  嬴政双手端起茶汤,遥遥向李斯示意:“李公远道而来,容朕先以茶代酒,为李公接风洗尘,请!”

  李斯亦双手端起茶汤,遥向嬴政与魏缭示意:“大人请、魏先生请!”

  话毕,三人以袖掩面,浅饮茶汤。

  嬴政放下茶盏,淡笑着询问道:“李公,如何?”

  李斯咂了咂嘴,轻叹道:“大人见谅,许是人老了,饮不得这烹煮的茶汤了。”

  嬴政的眼神闪烁了一笑,若无其事的笑道:“哦?难不成这茶汤的烹制方法,还有何说道吗?”

  “原本是没有的,但自从吾王带起茶饮之风后,便有了……”

  李斯轻摇着头起身,徐徐走到了殿中心,挥手驱赶开烹茶的谒者,亲自坐到茶案后方,卷起大袖净手。

  “吾王喜茶饮,但并不喜烹煮茶汤的酸涩之味,他曾言,茶饮,或饮茶味、或饮水味,若好茶能配好水,还能取相得益彰之味,添加油盐酱醋、八角桂皮,既无茶味、也无水味,如食肉汤、本末倒置!”

  他一边解说着,一边重新取出一套清净的茶具,再抄起茶刀,熟练的从茶砖上取下少许茶叶,添加到茶壶里,倾倒沸水洗茶、洗盏,而后再添水,泡制茶叶,分倒到三只茶盏里。

  他拿起手帕净手,笑吟吟的一揖手道:“请大人与魏先生,一品吾大汉之茶!”

  当即便有谒者上前,捧起两盏茶送到嬴政与魏缭的案前。

  嬴政端起茶盏一看,就见琥珀色的茶汤清澈见底,茶香淡雅而氤氲,光凭这个卖相,便胜过浑浊的烹煮茶汤无数倍。

  再浅饮一口,茶汤入口微苦,却不涩舌,吞咽之后,唇齿之间还残留一股淡淡的茶香,细品之下,还有一股若有似无的甘甜之味在唇齿之间萦绕。

  “好一个大道至简,好一个苦尽甘来!”

  嬴政大笑着击节赞叹道:“汉王大才!”

首节 上一节 527/7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从杀鸡开始横推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