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拯救诸天单身汉

拯救诸天单身汉 第1040节

《秋菊打官司》在戛纳获奖之后,后续的发行就好办多了。

戛纳国际电影节,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影的展销会,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商来参展,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发行商来选影片。

《秋菊打官司》有戛纳金棕榈奖的肯定,自然能卖出高价。最终,二十多家國家和地区的发行商引入这部电影,让麒麟影业收获近一千万美元。

即便不算内地的票房,这一千万美元,也足以让麒麟影业回本了。毕竟它的制作成本,也才八百万人民币而已。

《秋菊打官司》随后也在内地上映,因为有戛纳金棕榈的噱头,所以上座率还是不错的。

但最终分到项南手里的票房,只有不到三百万。其余的钱,估计都被院线方、发行方给眯了。

项南虽然生气,但是也很无奈。若凭他的人脉,若想追这笔钱,肯定能追回来。但是,大环境还是难以改变。

陈珮斯当年拍《太后吉祥》、《好汉三条半》,哪家影院都满座,但院线方坚持说电影不卖座,睁着大眼说瞎话。

结果本来很赚钱的电影,最后一算居然是亏本。气得陈珮斯毅然退出影坛,再不拍电影了。后来改演话剧,一张门票就是一份钱。虽然规模远不及电影,但好赖是见到钱了。

项南没陈珮斯那么大气性,不会退出影坛的。不过这次吃得亏,也让他长了个教训。以后再投资拍电影,要么就找个靠谱的发行商,要么就直接一口价卖发行权。

要还是以票房分成的形式,他肯定是拍一部赔一部。一分钱赚不到不说,还得干往里赔钱。

……

九四年,项南开始填坑,推出了《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八七年的时候,他曾推出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着实让不少读者大呼过瘾。

不过当时却也引来了一些文艺批评家的置喙。认为项南的写作太过商业化,娱乐化,缺乏创新,缺乏深度,只是一部部精神快餐、文学垃圾而已。

但时过境迁。如今生产快餐文学的项南赚得盆满钵满。相反,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先锋作家,却是穷死得穷死,饿死的饿死,转行的转行。

京城三环外的农村,聚集着大量此类作家,天天啃着馒头喝凉水,一心想创作出媲美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米兰·昆德拉(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巨作。

但九四年,文学创作环境与十年前相比,已大不相同。

一方面,相比严肃文学、先锋文学,人们更喜欢通俗文学,如金庸、古龙的武侠,王搠的痞子,琼摇、席绢的言情等等。

一方面,盗版横行。金庸的武侠,三联正版销量不足三十万册。但是全國现存的金庸武侠数量,怕是上亿册都有了。

项南的这部《龙岭迷窟》推出之后,也才卖了不到五十万册。相比之前动辄百万的销量,真是差得太远了。

……

八月,《玉观音》正式杀青。

一边搞着后期制作,一边跟电视台谈合作。

八零年代起,内地电视台已经开始外购节目。

比如亚视的《大侠霍元甲》、TVB的《上海滩》、中视的《昨夜星辰》、台视的《新白娘子传奇》等等。

项南现在就准备把这部电视剧卖给电视台播放。

而每一集要卖多少钱,播出后的版权归属,分销权归属等等,都得好好谈谈。

之所以如此,主要也是因为,八零、九零年代,电视台的版权意识都不强。

九零年,中國才推出《著作权法》;九二年,中國才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之前,一直都是粗放式管理。因此版权保护意识淡薄,已是根深蒂固的事。即使到二零二零年,电视台节目还屡屡被曝出侵权,更何况是九零年代了。

在当时,一家电视台买来拷贝之后,就可以随意跟其他电视台互换节目,根本不管自己有没有版权。县市级电视台甚至公然播放盗版影碟,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因此如果不加限制,这部《玉观音》怕是只能卖一遍了。到时候,其他电视台都免费拿去播放,那项南损失就大了。所以必须严格限制。

最终,麒麟影业和央视达成协议,《玉观音》以八万每集的价格,卖给央视。央视每重播一遍,要再付每集两万的费用。而且,合约约定不允许央视转卖、赠予、互换播放权。

……

十月份,《玉观音》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飞天剧场。

这也是项南的电视剧,第一次在央视首播。之前,都是在燕京电视台播出的。

《玉观音》推出之后,收视率立刻爆红。

惊心动魄的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鲜活复杂的人物,以及俊男美女的组合,让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由此,俞飛鸿、李亜鹏、刘奕君等都开始迅速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尤其俞飛鸿,因为颜值高、气质好,更是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

在《大众电视》评选的十大我最喜欢喜欢的电视演员中,她和朱霖都名列前茅,仅次于主演《上海滩》、《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的赵雅芝。人气之盛,可见一斑。

而《玉观音》在央视播完之后,立刻又被省市电视台买走,进行二轮、三轮的重播。虽然价格相比首播,差了一大截儿,但因为买得电视台多,所以麒麟影业还是赚了不少钱。

这部剧,整部投资为七百万人民币,最终单是卖给电视台的播出权,就已经赚到三千万人民币。

再加上音像制品的发行权,最终,麒麟影业单靠这么一部电视剧,就赚了三千多万。在九零年代,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比电影赚得还多。

冯晓刚也因此获得了百万分红,喜得他大板牙都漏出来了。

“程爷,您真太够意思了。”他开心的道。

在燕京电视艺术中心干了十年,公司加在一起,也没超过三万元。来麒麟影业不到一年,片酬加分红,就赚了一百二十多万,让他真觉得跳槽跳对了。

“我早说过,我这人就是这样,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项南笑道,“刚子,你继续跟我混吧,我不会偏你得。”

“行。”冯晓刚笑道。

1453【甲方乙方】

九四年九月,张义谋休养半年后,拿出了新的拍片计划。

他看中了李晓的小说《门规》,准备将它拿来改编成电影。

项南看过小说之后,认出它应该就是张义谋执导的那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那并不是一部太成功的作品。因为故事性实在太弱了,多条故事线都没能完整展开,草草收场,有头重脚轻之感。

而且,对《教父》的模仿痕迹也太重,同样的背叛,同样的追杀,同样的避难……

张义谋想拍出一部锸肥峁瓜殖隼吹模词羌父瞿腥宋埔桓雠说恼绯源锥选J祷笆邓担窬痔×恕�

不过,项南没有直接否掉张义谋的计划,而是先答应他,然后又提议亲自帮他写剧本。

其实,李晓的小说还是有底子的,毕竟他是知名作家巴金的儿子。只是他的阅历不足,一切有些想当然了。仔细调理调理,还是可用的。

项南亲自出手编剧,张义谋自然不拒绝。

毕竟他的剧本,连好莱坞都抢着用得。

项南随后以《门规》小说为底子,重新编写了一部剧本。他借用了黑泽明《罗生门》的叙事技巧。

同一件事,由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讲述,互相印证,最终揭晓答案,真相大白。他认为这样拍,比原版的平铺直叙要好多了。

张义谋看完剧本后,果然非常满意,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十二月份,这部电影正式在周庄取景拍摄。

……

冯晓刚见张义谋又拍了电影,也不禁技痒难耐,跟项南申请自己也想拍片。

项南没有拒绝,直接掏了个剧本给他。

冯晓刚接过一看,就见剧本封皮上四个大字——《甲方乙方》。

他又把剧本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这剧本的故事,有点像王搠写得《顽主》。

《甲方乙方》讲述几个无业青年凑在一起,开了个好梦一日游的公司,专门负责帮人完成心愿。最终,因为不赚钱,而被迫停业。

而《顽主》讲述的是三个待业青年凑在一起,开了个3t公司,也是专门帮人排忧解难的。最终,也因为赔钱,而被迫停业。

可以看出,两个剧本重合的元素有点多。但话说回来,创作领域,新瓶装旧酒的事,本来就是很常见的。

比如霸道总裁爱上我,其实就是灰姑娘的变种。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所用的女扮男装,又被女人爱上的桥段,也被用到了韩剧《原来是美男》中……所以撞桥并不叫事儿,在娱乐圈是很平常的。

冯晓刚并没有过多纠结,看完剧本之后,立刻拍板要拍这部电影。

……

《甲方乙方》四个主角儿,姚远、周北燕、钱康、梁子,冯晓刚决定全用大明星。

姚远就定了葛悠了,周北燕就定徐帆了。冯晓刚拍《永失我爱》,虽然赔了个底朝天,但是却跟女主角徐帆好上了。

其实徐帆原本是男主角王志文的女朋友,但奈何王志文太大男子主义,甚至一度把徐帆赶出家门。两人闹翻之后,冯晓刚趁虚而入,正好捡了个便宜。

钱康他准备让项南来演。以项南的人气,他要肯演这个角色,那票房肯定就没跑了。至于梁子,他准备找梁天来演。《我爱我家》现在正热播呢,梁天扮演的贾志新可是一大亮点。

另外,各单元的演员,他也准备豁出自己的面子去,全部请大腕明星来客串,打造一个全明星阵容。他就不信,票房就起不来。

不过项南看完他的演员阵容后,却是直接否了俩。一是女主角不能是徐帆,他准备改用俞飛鸿。

在拍《玉观音》时,俞飛鸿跟他关系很亲近。但后来得知他已有老婆、孩子后,她就开始跟他保持距离了,害得他都没来得及上手。

项南很不喜欢这种半途而废,所以想启用俞飛鸿做女主角。再追她一次,如果真的不行,他再放弃。

另外,梁子这个角色,他不想用梁天。梁天当然是好演员,但一个葛悠,一个梁天,就真的太像《顽主》了,毕竟《顽主》就是他俩和张國立主演的。

到时候,媒体拿这件事一炒作,说他抄袭王搠,甭管真与不真,对项南都是一种伤害。所以他坚持不要梁天。

……

老板发话,冯晓刚再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首节 上一节 1040/1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长生武道:从炼化白虎开始

下一篇:大秦:开局当山贼,捡尸秦国太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