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241节

“当然了,陛下、还有朝廷亏了!”

石校尉闻言,当即连连摇头,声音坚定地道:

“陛下亏了?那不行,我要上禀将军,捅到陛下面前去!”

道衍闻言,却是一把拉住了石校尉,劝道:

“唉唉哎,别急啊。这瘟疫尚未结束,这背后之人还有大用呢!还有啊,他们敢这么大胆,想必上下都已经打点好了,不是咱们能够阻止的了。”

虽然道衍因为自身所处环境、地位所限,不知道这背后是杂家的金堂峰。但他却也很清楚,能够有这么大手笔的人,整个云国也绝对不多。

若是这件事被捅出来,谁还有没有人,能够帮助朝堂运转调集物资呢?

而且正如道衍之前所说,有背后之人在其中运作,除了朝廷吃点亏之外,反而会更有利于防治瘟疫之事。

道衍并没有什么立场去拒绝,甚至连劝服石校尉的事,也是他主动揽下的。

听到道衍的话,石校尉一脸急色,道:

“哎呀,大师糊涂啊!这事儿但凡被捅出来,可就没命了!你辛劳数月,坐镇城中遏制瘟疫,本来有大好的前程啊。若是因为这事儿倒霉,我想救你都不成了!”

道衍看着眼前露出焦急之色,真心为他思虑的石校尉,忽然笑了起来。

“不必担心,其实陛下还有朝廷,也不会吃亏的,甚至还能从中获利!”

道衍一边说着,一边对着石校尉微微眨眼。

石校尉闻言,又是一愣,不解道:

“什么?”

道衍闻言,眼中狡诈之色一闪而过,压低声音,轻声道:

“事后再告发,陛下下旨抄家就是了!到时候,陛下用原本预算十分之一的银子,便防治了北境瘟疫。还能再从那人家产之中,再抄没一笔啊……”

石校尉闻言,再次愣住。

许久之后,他挠了挠头,默默嘀咕道:

“你们啊,心眼真多……”

第一百零一章 叛军之中的高手

黎朝京师,升龙府。

虎背熊腰,气质豪迈的高大汉子,远远地看着前方巍峨耸立的黎朝宗庙,神情颇为凝重。

在大汉身旁,俊朗温润的青年此时也微微皱眉,忍不住开口道:

“大哥,这里不简单!”

大汉闻言,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此时,在二人的感知之中,冥冥之中,自四面各处,宛若潮水一般用来的气机,朝前方的黎朝宗庙汹涌而去。

而就在宗庙之中,便好似潜伏着一只巨兽,不断吞噬着涌来的力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兽的气息便变得越发恐怖凝实起来。

站在这里的高大汉子,与俊朗青年,自然便是受萧承派遣,前来黎朝助力的萧峰、段誉二人。

这二人都并非庸手,一身武功在九阶高手之中,都称得上一流。但便是面对那股潜藏在宗庙之中的气息,心中都不由生出几丝退缩之意。

在二人身旁,身穿一身常服,面容格外消瘦的黎朝太尉陈丰,此时忽然开口道:

“王室世代相传,老祖黎醒,六百年前我大安上国立国之时,便已经突破至九阶境界。”

段誉闻言,犹豫一会儿,却是忍不住道:

“陈大人,并非不信你所说言论。但人之寿数有尽,便精通养生的内家高手,活上一二百载,已经相当惊人了……这贵国老祖,活了六百多年,实在是、是太让人不敢置信了!”

江湖千百年来,惊才绝艳之士层出不穷,便是当初世界并未升格之际,也有人能够突破天地限制,直至那陆地神仙的境界。

但就算如此,那两三名旷古烁今,各领数百年风华的人物,寿数最久的,也不过活了一百八十多岁而已。

黎朝老祖黎醒,若是正是活了六百年的妖孽,那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些!

听闻段誉的质疑,萧承也是面露疑惑,看向陈丰。

陈丰此时不由苦笑一声,对着二人略显无奈地道:

“我虽位居国朝太尉之位,但毕竟出身微寒,全凭两代君王信任重用,才得以位居高位。国朝之中的隐秘,我并不比二位知道多少……”

说此话之时,陈丰面色显得极为无奈。

现在陈丰所知道的,也只有黎王告知的一些东西。至于其他,那是一概不知。

这个时候,倒是此前陪同三人,却一直很少说话的敖侯黎护,接话道:

“国朝王室武学,名曰《玄武七宿》,相传乃是老祖观神兽玄武吞吐修行,心有所感,整理出来的一套武学典籍。这门神功法门,虽在攻伐手段之上,略有欠缺。但修行之人,却能够凭此功法,行气导引,吞食天地之气,使得修行者寿数接近仙人。”

萧峰段誉闻言,不由得对视一眼,惊讶道:

“这天下之中,竟还有这般神异的武学?”

其实萧峰二人,此时心中还是不太相信这套说辞。

若是真的能够,仅凭借一门功法典籍,便能够使人活上六百载,那黎朝为何怎么可能还委屈地憋在云、夏两国之间,隔几十年就挨一顿揍?

毕竟六百年下来,修行这门武学而得以活到现在,靠着深厚功力将境界生生堆到的八、九阶高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吧!

这样一群吓人的老祖宗存在,黎朝还不拳打大云,脚踹夏国?

而能够真正使黎朝老祖活了六百载岁月的东西,恐怕就是当今陛下让他们二人前来追寻的东西!

不过就算二人心中有所猜测,但是一来,顾及双方此时的合作关系。二来,也生怕为黎朝这边警惕,是以不曾继续探寻下去。

萧峰沉默一会儿,忽然话锋一转,神情郑重道:

“敢问,贵国布置,还需多久完成?在我和三弟的感知之中,你们口中那位老祖宗,不知在修行什么武学功法,气息越发凝实迫人。若是再拖下去,只怕便不是我们兄弟二人能够对付的了!”

黎护和陈丰闻言,纷纷对视一眼,点头道:

“我等虽无二人这般灵敏的感知,但亦是能够察觉到其中凶险。相应布置,已经在安排之中。若是一切顺利,大概八日之后,便是动手之机!”

段誉闻言,看了看大哥萧峰,却是忍不住问道:

“敢问,是什么布置?”

陈丰此时,也是有些好奇地看向黎护。

黎护嘴唇微张,轻声道:

“下毒!”

--------

夏国,江阳郡。

军中大营之中,西南边军士卒口罩布帛,巡防不停,严守营门,禁止任何人随意进出军营。

军中将校们手持军令,奔走不息。

甚至在如此时节局势之下,耳边还听到了军中士卒操练之时的暴喝之声。

此时这江阳郡大营之中,俨然和此前瘟疫未生之时,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其实在此前,还并非如此。

那时候的江阳郡军营,在瘟疫威胁之下,军心动荡,士卒担忧家人,每日都有不少人相互结伴,暗中逃离军营。

直至两个月之前,岐王虞昭凌因为西南诸郡瘟疫之事,只带着冯处,以及十来名亲兵,轻车简从,一路之上快马加鞭,赶到了这里。

凭借着当朝皇子,以及统领西南边军数载的威望,岐王很是轻易地便接管了江阳郡大军,整顿军纪,这才使得军营恢复了当初那边井然有序的模样。

如今的西南诸郡,因为将门私兵作乱,夏国威信威望本就极为薄弱。而这一场瘟疫的突发,更是使得西南之地一片大乱。

官府无力约束百姓,茫茫然不知所措,行政机构彻底崩溃,使得夏国朝堂彻底失去了西南之地的统治能力。

而各郡县之中的驻防大军、边军,也因为大多士卒出身西南之地,得知瘟疫之事后,忧心家中,军心动荡,不过数月之间,便已经士气尽失,组织能力丧尽。

这一场瘟疫,其实相较于夏国历史上的诸多瘟疫来说,并不算多么严重。原本以夏国官府的威望手段,本不该使局势如此糜烂。

但就是因为这场瘟疫,时机爆发得太过巧。正是夏国官府威望最低,百姓对官府怨恨最深之时发生的。

诸多缘故相加,这才使得事情愈演愈烈。

但你若说这西南诸郡当真没救了,其实倒也不至于。

西南之地,虽不如江南富裕,中原物产丰富,但凭借当地粮草物产,亦是足够供应百姓。

但可惜,夏国在西南的统治能力,已经近乎丧失。没了朝廷的调度运转,夏国各郡只能顾得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无法相应协调,相互配合。

还时不时的,有或是不满夏国朝堂的叛军、或是驱逐官府,乡民自治的义军,各方势力捣乱,使得局势变得更为糟糕。

这样几次下来,短短数月之间,西南诸郡之中,疠气流行,家家有死难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西南百姓,死伤无数。

而如今,相较于各种物资、粮草、草药来说,其实西南之地最为需要的,还是一位能够坐镇此地,调度一切的人物。

而这,也正是岐王为何执意要来到这里的缘故。

江阳郡军营之中,冯处脚步匆匆,快步走入帅帐之中,对着岐王微微拱手,然后自怀中取出一道黄色的圣旨,道:

“殿下,陛下命您,领西南诸郡大军,坐镇西南防疫的圣旨,已经通过绣衣使渠道送来了!”

听到冯处的话,岐王连忙放下手中的军务,接过圣旨扫视一眼,亦是长舒一口气,开口道:

“只要圣旨在手,之后朝中的文武大臣,也不好参本王擅自接管大军的罪责了!”

首节 上一节 24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敕封万物

下一篇:女帝模拟人生,我老六身份曝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