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287节

杨延和闻言,微微朝一旁的萧瑀看了一眼。

萧瑀也不退却,捧着手中的圣旨,沉声道:

“臣等前来,乃是为了陛下的这道旨意……”

“敢问陛下,不知圣旨之上的十数位是何人物?立下了何种功劳,需要朝廷以内亭侯爵位酬功?”

上首的萧承闻言,批阅奏折的手微微一顿,抬头看向二人,点头道: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啊!”

萧承停顿片刻,接着道:

“这些人都是国中大商贾,这几个月北境诸郡瘟疫之事,全靠他们维系物资供应。为国出力,朕自然也不好寒了他们的心!”

杨延和、萧瑀二人此时之所以露出如此神色,便是他们手中如今拿着的这份需要他们润色的圣旨,竟然是一封给数十人册封内亭侯的旨意。

听到萧承的承认,杨延和却是轻咳一声,劝谏道:

“陛下,这朝廷官爵,乃是治理国家之根本,岂可轻易授予他人?”

萧承闻言,眼睛眨了眨,道:

“只是授予内亭侯虚爵罢了,还是不给俸禄的那种……”

十里为一亭,亭侯,说的是封邑一亭的爵位。

内亭侯,它的另一个名字,都亭侯,或许更让人熟悉一些。而所谓都亭,也就是城池之中的一亭。

而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很少出现国中之国的情况。所以这城池之中的封邑,也就是名头上意思一下而已。

严格来说,就是朝廷给你一个亭侯的虚爵。名头给你了,但你没有实邑,然后每年朝廷象征性地给你发一点钱,就当做封邑的赋税了。

而对于这些商贾来说,连这点钱都不需要!这些人,可都是云国之中的大商贾,那是真的穷的只剩钱了……

在封建社会背景之下,对于商贾来说,“穷的只剩下钱”并不是一种凡尔赛的说法,而是一种真实客观,又隐隐带着一丝心酸的形容。

便如现在已经伏法的杂家当代首席弟子金堂峰,这位能够影响整个云国市井百业繁荣的大商贾,在面对皇权、朝廷的大势碾压之下,除非抱着鱼死网破的想法,否则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抵抗。

入粟拜爵,这是对双方,那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云国朝廷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出力的商贾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

这个方法,萧承觉得是很有前途的。若是施行得当,那对朝廷来说,可是极好的事情啊!

而此时的杨延和、萧瑀却似乎不是这么想的。

杨延和沉吟一会儿,却是开口道:

“陛下,臣等自然明白您的用意……臣特并非献媚君上,只是陛下不过弱冠之年,便有如此文武功绩。铲除权臣、御驾亲征、一扫国中经年弊病,稷下学宫、科举,使陛下贤明传颂天下,将来绝对是我大云称颂百年乃至千年的圣君!”

萧承看着杨延和一脸严肃地说这这番话,手臂上汗毛竖起的同时,更是觉得心中莫名舒爽。

好家伙,这还不是拍马屁?

“便是因为如此,陛下的一言一行,必然是我大云日后历代君王效仿典范。所以小到言行做派,大到施政手段,都需要留心一番!”

一旁的萧瑀闻言,当即接话道:

“陛下今日虽授予的是虚爵,但对于后代君王来说,却是一个漏子。卖爵鬻官,都可用效仿陛下的借口。后世之人,也可以此来攻讦陛下。臣等之所以劝谏,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萧承闻言,微微有些愣神。

此时的他便想起了,历史上推行入粟拜爵的汉武帝。后世还真就有很多人,将我大青(咳咳)那毫不掩盖的卖爵鬻官的原罪,直接扣在汉武帝的身上。

其实自西汉之后的历朝历代,这捐官之事就从未停下来过,甚至还演变出了铨选制度。可是这么多朝代,就从没有我大青这么明目张胆,约成俗例的!

此时杨延和接着道:

“有功之人,赏赐的方式有很多,如今国库之中不缺金银,何必要用这种给陛下圣名威望留下污秽的手段呢?”

以萧瑀、杨延和二人的智谋眼光,显然不会那么迂腐,只是因为单纯觉得这是在卖官鬻爵而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一是担心给后世不成器的云国君王留下借口,二是担心后世有人以此抹黑萧承威望。

萧承沉吟了片刻,却是轻笑一声,摇头道:

“你们二人担忧,朕已经知道了!只是朕也有朕的打算,这以虚爵酬功商贾的制度,事关日后一统天下的大业,朕已经下定注意了!”

现在这些商贾能够保证北境几个月的粮草物资供应,那日后天下大战一起,军中粮草物资,也自然能够负担其中那不算太紧要的一部分。

军中辎重营为主,商贾商队为辅,两者配合,省下的损耗、时间、人力、金银,那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萧承微微抬头,语气昂扬道:

“这功过评论,自由后人。但朕若是一统天下,创下前所未有的伟业,难道还怕后世宵小抹黑吗?至于这社稷延续更替,可不是朕能够做主的了!”

便是汉唐那般鼎盛的王朝,也都有覆灭的时候。真到了王朝衰败的时候,除非碰上个千古英杰人物,要不然谁来都没用……

饶是二人向来理智,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能够辅佐萧承创下这般伟业,傲然自信地任由后人评说功绩,便不由得心潮涌动,久久不能平静。

得,本来是来劝萧承的,结果倒是让萧承把他们劝服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宫中侍者却是忽然在殿外道:

“启奏陛下,陶老太尉在殿外求见!”

萧承闻言,失笑一声,道:

“好家伙,一个个的倒是赶巧。快请进来吧!”

萧瑀和杨延和对视一眼,当即拱手一礼,齐声道:

“臣等告退!”

萧承这个时候倒是一拍脑袋,抬手示意二人停下,道:

“对了,等等,朕倒是突然想起来了!”

二人脚步一顿,齐齐看向萧承。

萧承开口道:

“北境诸郡,此前便因为战乱,致使地方官府丧失职能。这刚组建没多久,又碰上了沈睿广的事情,诸郡之中不少官吏都进去了。北境直面夏国,一旦战起便是前线,若是不派得力人手去主持政务,恢复秩序,朕实在不放心。”

“还有邕州那边,四州之地乃是黎朝故土,北面是夏国,南面是黎朝,较之北境更为紧要这里,朕也要派人去主持!”

二人听到萧承所言,顿时对视一眼。

萧承此时留下二人,谈及此事,意思倒是明显了。

“朕觉得,这宰辅必要起于州郡,不曾主政一方,何能位居中枢?这一次,倒也是个机会,你们二人可愿意一试?”萧承看向二人,沉声道。

而刚才杨延和、萧瑀二人,才被萧承一番言语弄得热血沸腾,只恨不得立刻就辅佐萧承创下名载史册的伟业。

此时听到这番话,自然不会起拒绝之心,连忙齐声道: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力!”

萧承点了点头,沉声道:

“既是同意,那回去便早做准备吧!”

“是!”二人躬身一礼,这才转身离去。

二人刚到殿门之前,便恰好与老太尉陶艾碰到。他们对着陶艾恭敬地行了一礼,让开了道路。

陶艾微微点头,缓步迈入殿中,对着萧承躬身一礼。

“老臣陶艾,参见陛下!”

被朝野视作一体的马、曲、陶三家,如今马敏文、曲诚都已受封爵位,归家荣养,仅仅只剩下陶艾尚位居太尉之职。

如今萧承新设立的五军都督府,便是陶艾在主持筹备。

萧承微微点头,笑着开口道:

“老太尉今日前来,可是五军都督府筹备出了什么问题?”

陶艾点了点头,然后又微微摇头,然后自怀中掏出一封奏折,双手捧着,沉声道:

“启奏陛下,老臣在筹备五军都督府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

萧承微微抬手,当即便有宫中小太监小跑着接过陶艾手中的奏折,捧到了萧承面前。

萧承翻开看了一遍,却是一脸不解地道:

“这就是国中大军耗损钱粮的统计单子,和朕此前看到的并无差别啊!太尉给朕看,是想要说什么?”

陶艾闻言,声音严肃道:

“陛下,老臣翻阅过了前几年的条子。汪晓维持手下精锐边军,每年军费都差不多是三四百万两左右的样子。而今年,不过刚到一半,军中上报的钱粮条子,却已经高达四百七十三万两了。这其中,颇有些不寻常。便是因为如此,老臣这才入宫面见陛下!”

萧承闻言,下意识地眉头一紧,但再次扫过一眼这军费明细,却是不由笑了一声,道:

“太尉的忠心,朕一向清楚。不过这其中,倒是没有人弄虚作假!”

萧承可是一直都很清楚兵权的重要性,如今云国之中的兵马,北境六万大军,为程不识执掌。东南驻守邕州的十数万边军,在石安奉旨归京之后,便由狄青接管。南方秀山郡方向,也有杨大眼领着数万大军紧盯黎朝。

这几人,都是忠心不用怀疑之人。

至于京中禁军、京郊大营,也都被萧承挑选心腹死忠接管。

地方上或许还有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有胆子欺上瞒下的,但军中是绝无这种可能!

陶艾听到萧承所言,却是皱眉道:

“那为何今年大军军费开支,如此之高,几乎是前几年的双倍?

要知道,前几年的时候,汪晓一直在对南方小国用兵,一直在征战之中。

首节 上一节 287/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敕封万物

下一篇:女帝模拟人生,我老六身份曝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