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427节

嘴笨的慧力急得抓了抓脑门,憋了半天,方才涨红着脸道:

“贫僧也一样!”

萧承闻言,又看向惠启,挑眉道:

“惠启大师,又是如何看的?”

若论本心,惠启实在是不愿佛门,过多地牵扯到天下诸国、俗事争斗之中。但这事关佛门传道之事,佛门僧众必然群情激昂。纵然他有心反对,也孤掌难鸣。

想到这里,惠启心中微微一叹,俯身道:

“贫僧,自然是听从陛下调遣的。”

当初初登基之时,当今陛下根基尚且不稳,佛门都难以抵挡其手段,便连昔日的云国佛门威望最盛、实力最强的感业寺,都因为忤逆谋反而彻底覆灭了。

而如今的皇帝陛下,对外开疆拓土,败夏国、逼降黎朝。对内推行新制,撤宰相、推行科举。正是根基最稳,民望最盛,皇权最隆之时,佛门更不用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除了毕恭毕敬,匍匐陛阶之下,充当当今陛下稳定民间的工具,佛门再无别的选择……

萧承见此,满意地笑了起来,朗声道:

“既然如此,你们今日回去之后,便私下商议出个章程来吧!”

说到这里,萧承顿了顿,扭头看向一旁的阿那律,道:

“第二件事,与阿那律有关。”

一直待在殿中的阿那律,听到萧承欲借佛门影响力,展露出对吐蕃的野心而心神不宁的他,忽然听到萧承喊到自己的名字,猛地一惊,连忙回道:

“是,阿那律在!”

萧承看着殿中有些局促不安的阿那律,开口道:

“你所写的天竺十三国风土录,朕很是喜欢。”

听到萧承的话,阿那律有些迟疑地道:

“陛下、喜欢就好……”

“天竺与我大云,此前虽然比邻,但路途不通,少有往来。而今南方小国国土,尽皆归附我大云,两国之间畅通无阻,倒是应当多加联系才是!”

此前云国西南云远郡与天竺接壤,但毕竟临近高原,道路崎岖,商队行进尚可,但大军行进便是想也不用想。

既然相互之间没有威胁,正式的官方往来自然也不用太多。

而听到这里的阿那律,顿时生出心惊肉跳的感觉。

西南诸小国被扫灭,云国与天竺之间终于彻底接壤,局势早已不同往昔。

在见识到云国如今的强盛气象,以及萧承这位大云国皇帝的所言所行之后,阿那律心中自然生出了一种极为可怕的猜想。

或许,眼前的皇帝陛下,已然将视线投注到了天竺之地?

阿那律此时,虽然故作镇定,但脸上那隐现的惊慌之色,显然逃不过萧承的眼睛。

萧承眼睛一眯,忽然看向六怀和尚,语带深意地开口道:

“朕听说,这天下之中的诸子百家,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至今,全靠不断进取,吸收别家学派精华补全自身。佛道辩法已有四轮,最先的两次连败,只怕便是因为我大云佛门数百年来困守国中,独占信仰有关!”

六怀和尚闻言,眼睛一眨,连忙附和道:

“陛下所言甚是!”

萧承这话,其实就连此时的惠启和尚,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道教乃是道家理念,与夏国的神鬼志异传说结合而形成的,至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只论自身体系,可比不上传承尽千年,流派众多,已经能够自圆其说的佛家了。

只是云国建国以来,便独尊佛门。无人竞争,这云国佛门没了进取心,便如温室之中的花朵。如今对上道教,便如骤然面对风雨击打,自是难以招架。直到吸取教训之后,众僧知耻后勇,潜心准备,方才有了之后的两场辩法获胜。

“而天竺,乃是佛门祖庭,门中必有流传的高深典籍经义。若能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方才是进取之道!”萧承继续道。

“对,陛下所言甚是!既然天竺佛门能派阿那律大师前来取经,那我大云佛门,也应当派遣僧众前往请教才是!”六怀和尚道。

他不懂萧承为什么这个时候说这些,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要是陛下所说,自己便要毫不迟疑地点头同意。

阿那律此时有些抗拒,很想说天竺佛门在婆罗门教的打击之下,经文典籍早已遗失大半。若非如此,自己也不能以取经的理由前来云国。

但话刚到嘴边,便听到萧承继续道:

“正好,朕想要与天竺多些联系,准备命礼部组建使团,拜访天竺诸国。前往天竺交流的僧人,便一同随使团前去吧!”

此言一出,阿那律整个人一下子顿住了。

他前来云国的目的是什么?

天竺佛门式微,婆罗门教步步紧逼。前来云国,便是想要云国为天竺佛门撑腰,让天竺诸国国王有所忌惮,从而遏制婆罗门教的攻势。

能够随云国使团一同回归天竺,还奉云皇之命,带着一众云国僧人前往天竺佛门交流。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展示云国对天竺佛门的支持?

再想一想,若是国中崇信佛门的大云国,能够将自己势力延伸到天竺,那天竺佛门的境遇,是不是大不相同了?

中土诸子百家学派之中的很多弟子,都是对自家学派的认同,高于对自己所出身国家的认同。所以当初稷下学宫设立的时候,天下才会有那么多的诸子百家学子前来云国。

而自幼便生长在天竺佛门之中,一直接受振兴天竺佛门理念熏陶的阿那律,亦是如此!相较于自己天竺人的身份,他更认同自己僧人的身份。

听到萧承已有为天竺佛门撑腰的意思,阿那律心中刚刚生出的,那份对天竺将来局势的担忧,顿时消散干净。

他眼神之中顿时闪过一丝坚定之意,当即双手合十,一施佛礼,郑重地道:

“若陛下能够伸出援手,阿那律感激不尽……天竺佛门,甘为陛下驱使!”

第二十一章 请封泸水龙王

佛门众僧告退之后,萧承声音一沉,继续开口问道:

“东厂那边,可曾安排?”

冯保躬着身子,小心回道:

“吐蕃名为一统,但实际之上任多由地方部族分治。弃聂岐收拢王权,不少部族被其除名,子民收归其麾下,所以很好安插人手。奴婢手下的番子,已经在吐蕃王都逻些城中发展了不少的人手。”

萧承点了点头,道:

“那天竺呢?”

说到天竺,冯保反倒是微微低头,告罪道:

“请陛下恕罪,天竺那边,尚且没有进展……天竺之地,大大小小的国家有十多个,又因征伐不断,所以相互之间防备很深,所以进展不快!”

萧承闻言,倒是也没有着急,只是沉声道:

“无妨,这天竺可以慢慢来。”

天竺之地,地域虽大,人口虽多,但如何比得上中原之地富庶?便是要打主意,也得是排在夏国之后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忽然听到养心殿殿外,有宫人禀报道:

“启奏陛下,建昌府布政司,有密折呈上!”

萧承闻言,眉头一动,沉声道:

“杨延和?”

建昌府布政司之中,被萧承特授密奏之权的,也有出京任布政使的杨延和了。

【蓝色策卡,密折制度

卡牌效果:使用之后,官员把柄生成概率+35%

卡牌说明: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

如今的杨延和,虽名义上只任建昌府布政使,但实际上,安北将军程不识部兵马的粮草供应,新得江阳郡的一应政务、事务,也皆有其掌管,可谓是镇抚一方的地方大员。

面对杨延和突然递上来的密折,萧承不敢疏忽,当即道:

“呈上来!”

“是。”

手捧着密盒的宫中侍者,快步走入殿中,俯身跪倒,唯有将手中的密盒高高举起。

墨家精心打造的密盒机关,强行打开只会触动机关损毁密盒与其中放置的密折。唯有两把钥匙能够开启,一把在萧承这边,一把在授予密奏之权的大臣手中。

一旁的贴身伺候的宫人,连忙取出养心殿中保管的钥匙,打开密盒取出其中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萧承。

萧承接过,连忙打开翻看。

密折之中所述之事,倒是并不紧要。只是杨延和汇报这数月来的治政得失,给萧承来了个工作小结报告。

因为兵乱、瘟疫,江阳郡,不,应该说是整个西南六郡,都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而大乱之后,必然大治。杨延和在驻扎地方的边军帮助之下,将无主的土地给配给流离失所的百姓、赠送粮种、修建房屋,很顺利地便将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奏折之中,杨延和还禀明,如今西南之地全依靠大军维系地方。一时应急尚可,却不可形成惯例,所以当尽快抽调朝中官员,前往地方任职,使地方官府机构尽快运转。

萧承看到这里,不由得微微摇头,苦笑道:

“哪里还有人手了……”

以小国凌大国,行鲸吞之事的后果便是如此。

新得的四郡之地,加起来有云国三分之一大小。如此之大的地盘,所需要的官员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纵然萧承登基之后,设立稷下学宫招揽百家学子、年年举办科举,但朝中的人手还是不够。

此前连五军都督府这样新设的重要机构,各官员都未能配齐。能够在西南四郡之地,勉强支撑起地方官府的架子,就已经尽力了。

首节 上一节 427/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敕封万物

下一篇:女帝模拟人生,我老六身份曝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