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442节

看到萧承走入殿中,他连忙俯身拜倒在地,双手递上密信,沉声道:

“臣郭解,拜见陛下!启奏陛下,吐蕃那边,有急报传来!”

萧承闻言,连忙示意身边小太监接过密信。

密信厚厚的一叠,拆开一看,皆是王玄策亲手所书,有关吐蕃国情的调查、以及使团遭遇之事的禀报。

在看到去年开始,吐蕃气候变化,而导致粮食产量增加的情报,萧承眉头顿时一皱。

萧承可是清楚地记得,前世唐朝时期,吐蕃之所以能够击败大唐,占据了偌大地盘,成为吐蕃帝国,可不仅仅是因为什么文成公主带去的大唐工匠、先进技术。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气候变暖,使得高原粮食增产,吐蕃治下能够养活上千万的百姓,可以供养着庞大的,超过数十万的大军!

而如今,因为天地大变,萧承同样面对着这样的情况。难道,他还会让吐蕃重演那段历史?

想到这里,萧承视线一凝,再次看向了手中的情报。

有关使团遇袭,王玄策密信之中清楚明述,将之后他们拷问出来的,包括羊同部袭击的原因、夏国如何串联勾结、绣衣使可能的谋划,以及有不知势力暗中通风报信等等事情,皆一一写明。

萧承放下密信,靠在龙椅之上,闭目沉吟片刻之后,却是忽然睁开了双眼,对着冯保沉声问道:

“吐蕃之主弃聂岐,对羊同部是什么态度?”

冯保闻言,皱眉思索片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

“回陛下,羊同部乃是吐蕃西南境内的部族,东厂势力暂时没有延伸至那边,所以了解并不算太多……”

说到这里,冯保又沉声道:

“不过根据手下番子们传回国中的情报,奴婢倒是知道,十几年前弃聂岐初登位之时,便急匆匆地想要收拢王权,引得吐蕃国内大部族联手反对,这才作罢。后来弃聂岐蛰伏十年,积蓄力量,方才重新开始加强吐蕃王权……而当年,带头反对弃聂岐的几个大部族之中,便有羊同部!”

萧承闻言,便是冷笑一声,道:

“难怪了,朕还在想呢,这弃聂岐对国内情况的掌握如此差劲?羊同部悄然调兵,千余兵马,一路从吐蕃西南来到两国边境,他都一点不知道?细细想来,只怕就是他在背后搞鬼,想要借着我大云的力量,消灭羊同部呢!”

显然,这第三方不为人知的力量,正是这位一心与云国修好的吐蕃赞普弃聂岐!

暗中推波助澜,坐视夏国绣衣使谋划,使得羊同部动兵袭击云国使团。乱军之中,吐蕃使团之中的那些各部族权贵,也必然会被波及。

然后他再暗中派人,通知云国驻军,直接借力消灭那羊同部的青壮精锐。

如此一来,羊同部既要面对云国的问罪,也要收到国内各部族权贵的指责,还因为青壮精锐的损失而消耗一波实力。

之后携各方压力而来,对羊同部是用是灭,那可都在弃聂岐的一念之间了。而他,甚至都不需出太大的力!

萧承冷笑一声,道:

“好一个吐蕃雄主,如此手段,果然不容小觑……只是,他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一些,竟然敢将我大云使团当做了棋子!”

此时的萧承,心中再次坚定了,一定要打压吐蕃,甚至彻底消灭吐蕃的念头!

“传令!”萧承沉声喝道。

郭解闻言,当即俯身在地,恭闻帝命。

“羊同部袭击使团之事,乃夏国挑拨之举。其首领聂赤醒悟之后,诚心悔过。朕宽宏大量,当不予计较!着令边军,即刻护送使团入京。”

他弃聂岐既然主动将棋子送到萧承手中,萧承可没有不要的意思!

郭解闻言,虽然心中有所不解,但依旧俯身行礼,沉声应道:

“臣遵旨!”

--------

云国后宫之中。

在一群宫人的簇拥之下,杨玉环脚步轻快地走在回寝殿的路上。

此时的她,脸上尚带笑意,对着身边伺候的贴身宫女兴致勃勃地道:

“两个皇子,今日我都见了,当真是好可爱啊!脸颊肉嘟嘟的,白嫩嫩的,看着便让人想要上去掐上一把呢……”

一旁的贴身宫女闻言,却是笑着回道:

“娘娘若是喜欢,不妨也生一个啊……正好如今陛下,夜夜留宿娘娘宫中。”

后半句,已经悄然压低了声音。

萧承的后宫算得上单薄了,一共只有三人。南荣姝和边流韵都是刚刚生产,尚在休养之中,萧承自然也只有往杨玉环宫中去了。

而听到贴身宫女的话,又想起今日边流韵那痛苦的哼声,杨玉环心中不由生出一丝畏惧,连连摇头道:

“还是,不了吧……哎呀,陛下说过,我年纪还小,倒是不急,且随缘分吧!”

贴身宫女看着自家懵懂的主子,有些心累地叹息一声,道:

“娘娘,这个慢不得的。家主那边,可是叮嘱奴婢许多次了……”

杨玉环闻言,一脸懵懂地问:

“父亲叮嘱了什么啊?”

自然是皇子之事啊!

如今的杨家,文有杨延和,武有杨大眼。更是与当初尚书令马家、曲家,当朝太尉陶家,隐隐串联在一起,以宫中昭仪杨玉环为中央,形成了形成了一方势力。

虽在萧承有意之下,几家权势不如当初那般,权倾朝野,仅凭一家印信便可号令百官。但潜藏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

只是与后宫联系过密,到底犯忌讳。

所以四家可是一心盼着杨玉环,能够诞下皇子,使得杨、马、曲、陶四家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不过可惜的是,杨玉环对此,似乎并没有太上心。

此时面对杨玉环的询问,贴身宫女张了张嘴,又看了看身后跟着的一大堆宫女太监,只能住了嘴,道:

“额、家主那边,又在族中找到了位人才,想要推荐给娘娘!”

杨玉环闻言,当即一拍手掌,笑道:

“那可太好了!他叫什么,我可曾听闻过?”

“嗯,好像是叫,杨再兴?”

第三十二章 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夏国,江城府,西南招讨司衙门之中。

西南防线各重镇将领,齐聚于此。

从金陵城而来的传旨太监,在禁卫军、绣衣使的簇拥之下,手捧圣旨,昂首阔步走入其中。

“大夏皇帝圣旨到,众将恭迎!”

只听得一片铠甲甲片碰撞之声响起,众将齐齐跪倒在地,神色肃穆,齐声喝道:

“末将等,恭闻圣命!”

“朕膺昊天之眷命,诏曰:

朕获承天序,钦若大行皇帝之训。云国窥觊社稷,屯兵西南边境。当用抚边将,四方于宣,以寄社稷安危之重。

德阳侯齐默,习三阵之机钤,有统帅之智略,今晋抚军大将军,领西南招讨司副使之职,令赐王命旗牌,统管西南军务。

威远将军,晋封方寿都亭侯,率部移师武陵郡。

抚边将军……

……

……

安顺郡郡尉,乐邑都亭侯郝元化,率部协防兴元府。

归附黎将陈立言,授虎节校尉,领兵协防武陵郡。

原西南边军主将,征南将军廖固,容州一战损兵折将,致使边军尽数覆没,本应军法处置。但念此非战之罪,今撤起官职,降为校尉,驻防前线,准其戴罪立功。

钦此!”

西南局势实在紧要,所以在虞昭凌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便是发来西南,接管大军兵权,稳固防线。

而此时圣旨之中提到的,诸位接管西南防线各处大军的将领,不是虞昭凌旧部,便是此前表露出投效之意的将领。

一众接管西南大军的将领,此前早就收到了消息,心中早有准备。此时接到正式的圣旨,当即掩去喜色,俯身齐声喝道:

“末将等,接旨!”

躲在一众将领之中的廖固,听到自己免除此前军职,发往前线充任校尉的命令,他既没有沮丧之色,也没有因为免除责罚而欣喜若狂。

虽然这一道圣旨的下达,代表着廖固此前丧失西南边军的罪责彻底被掀过去了。但廖固可没有忘记,自己能够逃过问罪的真正原因!

当初的他,在云国粘杆处的安排之下,“平定”了慕容复叛变,守卫住了西南重镇永州城。然后又在粘杆处的安排之下,摒弃了旧主晋王,向虞昭凌表达了忠心。

为了安抚战败将领之心,以及表达对晋王昔日门下故吏的招揽之意,虞昭凌接受了廖固的效忠。

最终,在虞昭凌登基之后,廖固能够得以没有被抄家问罪。

而这一切,全都是在云国粘杆处的谋划之下完成的!也就意味着,他廖固,上了云国的贼船之后,便再也没有下来的机会了!

廖固神色复杂,不由得幽幽叹息一声。

如今他身边的亲卫,已经都换成了云国粘杆处的人。而自己身上,勾结云国的证据也俨然证据确凿,再无回旋的余地。纵然他不想背弃家国,可到了这个地步,他显然没有了选择……

----

首节 上一节 442/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敕封万物

下一篇:女帝模拟人生,我老六身份曝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