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诸天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诸天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第210节

  清空万里的虚空中,突然浮现出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皆呈现出缥缈朦胧的淡淡颜色,状似混沌,排列虚空。

  这一刹那间,好似整个天空,众星云集,群星闪耀!

  随着楚临阳指尖一划,一颗颗星辰碾压虚空,若燃烧的陨石般朝着虚空深处远去,恢弘磅礴,恐怖无边。

  众星所到之处,虚空破碎,万道轰鸣,极尽杀伐毁灭之威。

  如此恐怖的一指,恐怕已经达到了歼星的威力。

  “去了一次星空大星辰术的领悟就深了一分,看来,以后星空还是要多去去,这一招就叫星天落瀑吧。”

  楚临阳继续推演和完善着星天落瀑,指尖星光流转,每一个动作都随心所欲,自然而然,有一股玄妙莫测的道韵流转其中。

  简直是夺天地之造化,化腐朽为神奇!

  让人叹为观止!

  不知过了多久,庭院尽头远远的走来一个微微低头的少年仆人,十七八岁的年纪,身躯略显瘦弱,面容清秀,双眼转动时,灵动活泛。

  仆人径直来到楚临阳身前,抱拳行礼,恭声说道:“公子,门外有一个传信的人说要把这封信给您,看上去很普通,应该是帮别人跑腿的。”

  说着,他把一封密函双手呈上。

  楚临阳拆开密函一看,不由挑了挑眉,淡然道:“不自量力。”

  楚临阳目光看向少年,少年顿时心领神会,转身而去。

  “呵,太子。”楚临阳嗤笑一声,念头一动将密函震成粉末,随风飘散,然后重新闭上双眼。

  又过了一会儿,少年仆人匆匆返回,躬身道:“公子,一位姓郑的大人来了,正在前厅,想要见您,说您知道的。”

  楚临阳本来眉头已经皱起,暗道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上赶着前来,乡下赶集吗,着实让人烦不胜烦。

  但听到是郑兴怀前来,他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微微颔首:“带郑大人去会客厅,我在那里等他。”

  这位老大人还是要见一见的,不为什么,因为就算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精神之光同样能照耀整个世界。

  侯府会客厅。

  楚临阳刚坐下没多久,门口一位清瘦老者就在下人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他五十出头,蓄着山羊须,面容严肃,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古板威严,透着上位者不苟言笑的气质。

  但此刻他的脊背却有些佝偻,两鬓头发发白,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好似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

  此人正是楚州城的幸存者,楚州布政使郑兴怀。

  来到此处的郑兴怀踏过门槛,看着面前的青衣男子,眼中闪过一抹无比璀璨的光芒,激动的急切上前,整了整衣冠后作揖道:

  “老夫郑兴怀衷心感谢侯爷为楚州城的百姓,为我的一家老小报仇雪恨,您的恩情,我在此谢过,永生难忘。老夫已是病残之躯,如有可能,来生定将报答。”

  楚临阳双手虚扶,叹息道:“郑大人莫要放在心上,镇北王罪有应得,楚某实在惭愧,快请坐。”

  “郑大人此番前来可是因为镇北王的事情?”两人分别坐下后,楚临阳问道。

  “没错,淮王倒行逆施,搞得大奉天怒人怨,他纵然已死,但已经不配当大奉的亲王,应该贬为庶民,悬尸城外,曝光三日。”

  楚临阳微微颔首:“镇北王乃元景帝的胞弟,这件事不容易吧?”

  郑兴怀轻叹一声:“虽然老夫已经联系了朝中的很多大臣,淮王屠城的事传回京城,刚开始大家无不义愤填膺,愤慨激昂,老夫以为滚滚大势已经形成,就算是陛下恐怕也决然挡不住,大局已定。”

  “但没想到,近些天整个局突然势急转直下,官场上出现了许多其它的声音,而一些原本要将淮王定罪的大臣也纷纷改弦易辙,但纵是只有一丝一毫的把握,还有一个人支持老夫,老夫就不会放弃。”

  楚临阳看着面容枯槁但精神亢奋的郑兴怀,劝道:“这就是元景帝的高明之处了,浪潮最凶猛的时候。他避其锋芒,闭宫不出。”

  “等诸公们都冷静下来,自然就是他发挥帝王之术的绝佳时机。郑大人,此消彼长,此刻胜利的天平已经在朝着元景一侧倾斜,或许退一步海阔天空,不然你的性命都可能堪忧啊。”

  “当日我在城头答应过三十万枉死的百姓,要为他们讨回公道,既已承诺,自然是百死不悔。”

  郑兴怀摇摇头,脸上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眼神坚定的简直可以撼动天地。

  随后站起身,告辞道:“既然今日得以见到侯爷,那老夫心中已经了无牵挂,只有最后承诺的这一件事了。今生恐再无见面之日,老夫再次向你道一声谢谢。”

  一个作揖,转身准备离开。

  “郑大人且慢。”楚临阳叫住了郑兴怀,说道:“大人不要忘了,淮王是我所杀,让他死后还能得享尊荣,那不就是在打我的脸嘛。”

  “果真!”

  郑兴怀霍然转头,楚临阳的这一表态无疑是给他打了一针强心针,在这个困难的时局下更是雪中送炭一般的温暖。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

  楚临阳笑道:“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郑大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

  皇宫,元景帝的寝宫内。

  摆设奢华的寝宫内,元景帝端坐在软塌,面容阴郁,眼中恶意满满,开口就是厉声问道:“内阁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老太监低垂眼帘,轻声道:“首辅大人近来没有见客。”

  元景帝面色不变,再次问道:“那魏渊呢?”

  “前日散朝后,郑布政使去了一趟打更人衙门,魏公见了,而后两人便再没交集。”老太监如实禀告。

  “魏渊和王首辅都很聪明,只不过啊,魏渊更不把朕放在眼里。”元景帝怒气上涌,但勉强压了下去,沉思半晌,忽然脸色又是一冷:

  “郑兴怀呢?”

  “郑大人这几日各方奔走,试图游说百官,肯见他的人不多,诸公们都在观望呢。他后来便改了主意,跑国子监蛊惑学子去了。”老太监继续低声道。

  元景帝扯起嘴角笑了笑,眼神却没有半点笑意,带着阴冷。

  最后,他一字一顿,带着绝大的恶意,咬牙问道:

  “楚家呢?!”

  瞬间整座大殿气氛凝固,好似变得犹如冰窖一般。

  老太监将头低的更低了,低声道:“楚府很低调,目前并没有看到有和什么人来往。”

  “楚家小子行踪很诡异,下面的人很难摸到他的踪迹。”

  元景帝脸上青筋迭起,怒喝道:“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半响后方才收敛了神情,喃喃道:再给朕一点时间,再朕一点时间.

  一气化三清,三者一人,一人三者,能分能合。

  只要有一道元神幸存,其余二者的元神也能再次孕育而出,但这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

  ps:明天开始,元景进入死亡倒计时,元景死后剩下的一些剧情也好,人物也好应该会加快速度,大奉就算过了。

第232章 峰回路转

  次日,三天来的第二次大朝会开启!

  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的第九天,寅时二刻,天色一片漆黑,天际已微微泛白。

  宫门外,一根根精致的石柱中,摇曳着橘红色的火光,与值守宫门禁军手持的熊熊火把交相辉映。

  整个皇城附近,随处可见影影绰绰的身影汇聚而来,俱是站在大奉权利顶端的诸位文武大臣。

  其中就包含了武安侯楚天武,他脸色冷峻,来到城门跟前,眼神微微一扫,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须臾间就收回了目光,和平常一样等待着上朝时间的到来。

  披红带紫的一大帮大臣们巍巍的站于清凉的风中,齐聚在宫门外,默默等待着早朝。偶有相熟的官员低头交谈,窃窃私语,总体保持着肃静。

  自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以来,整个大奉的政治风格都变的有些出乎在京各级官员的意料了,在他们的印象中元景帝从来就没有这么密集的召开过朝会。

  可惜的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元景帝突然变得勤勉了,而是因为出了镇北王这档子有损皇家荣誉的事,元景帝迫不得已下场要将影响降到最轻,他必然不想给自己的皇帝生涯留下任何的污点。

  “咚咚咚”

  天光微亮时,高耸的城楼上,鼓声敲响。

  文武百官默契的排好队伍,走进缓缓敞开的宫门里,依次进入。

  金銮殿。

  四品及以上的官员踏入大殿,未等多久,已经年过五旬的元景帝便来了,长须飘飘,一身明黄的五爪金龙袍,脸上毫无表情,眼中一如既往的透着高深莫测。

  待元景帝坐在龙椅上,老太监踏前一步,环顾一圈殿内的诸位大员,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时间竟无人说话,气氛像是凝固住了一般。

  许多大臣此刻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好似一座座泥菩萨一般,仿佛只是来滥竽充数的。

  最近的风向不对,精于权谋的他们自然知道站队势大的一方,愚蠢之人是不配站在这座大殿之内的。

  而之前激进派的一些王党和魏党的大臣,此番没有得到自家大佬的授意,自然也在等待和观望。

  但没关系,朝堂上永远有一个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半响见没人回答,老太监第二遍高声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即,在众人遗憾的眼神和微微的摇头中,楚州布政使,郑兴怀佝偻着身子,缓慢但坚定的行至大殿中央,直面元景帝,沉声道:

  “陛下,淮王屠戮楚州城三十余万百姓,如此暴虐行为,天人共愤,如今已经过去数日,陛下为何还不将此案了结,给冤死的百姓一个交代!”

  “如今大奉百姓群情激愤,都恨不得将淮王挫骨扬灰,陛下还在等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10/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编造谎言成真:开局忽悠老子修仙

下一篇:玄幻:开局一座天机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