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第224节

  赵林当时就觉得奇怪,什么叫有缘再见?听起来像是道别。

  不过当时他正在准备第三次比武朝会,想等过后再联系,哪知自那便没了梁松的消息。

  如果不是那封信,赵林甚至怀疑梁松被人害了或者掳走。但梁松走之前不但写信给自己,还辞了捕快的差事,说明是主动离开。

  “时间对得上!”

  赵林点点头,微微皱眉,“怎么跟道士扯上关系了?”

  刘知府不敢打扰,在一旁静静等着。

  过了一阵,赵林收回思绪,“刘大人,你继续说。”

  刘知府继续道:“我从守城官兵那里打听到,梁松他们是从东门出去的。下官猜想他们可能是去了东边的邻县,就派遣人手追查。”

  “结果一路打听下去,原来他们不是去邻县,而是一直往东南走,穿过三个州,十几个郡县,到了齐州。”

  “然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们了。”

  赵林神色一动,“齐州……靠海吧?”

  刘知府道:“正是。”

  赵林摇头失笑,“我那兄弟难道跟着道士出家了?”

  说完拱手道:“多谢刘大人了,”

  刘知府忙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

  送走刘知府,赵林再次回到书房。

  走到九宫图前,负手而立,脑海里忽然想起那个刚刚穿越过来,在白头山中挥锄刨地的少年。

  “十五年了……”

第251章 疑云

  墙上的九宫图,是赵林将脑海里的灵兽图口述出来,找画师画的。

  相比于十年前,只多了一条火云蚕的精魂。

  其实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异兽,以求吸收精魂提升修为。

  但异兽好找,合适的却难寻。

  灵兽图中的七只异兽:熊罴、风狸、银翼蝙蝠、闻香貂、寒冰蚕、雷鲶、噬金鼠,已经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想进一步“升级”,基本不可能。

  空余的格子只剩两个,必须慎重选择,所以他迟迟未做出决定。

  直到去年,赵林听说卫兹的烈焰宗有只一百多岁龄的火云蚕,便动起了心思。

  正好卫兹因为近些年战绩不佳,必须缴纳大量珍稀药草给大越,赵林便提出让他们用火云蚕“抵债”。

  烈焰宗虽然不舍,但为了保住最后的龙骨树血,也只能忍痛交出火云蚕。

  火云蚕是火属异虫,赵林吸收其精魂,体内自然也多了一道火属真气,修为更直接晋升到元境圆满!

  元境不像力境、气境和血境那样分为三重,只有“未满”和“圆满”两种境界。

  元境武人的修炼过程就是吸收天地间的元气,替换体内原来的劲气。

  本来踏入元境,想要修到圆满,少说也要十年之功。

  但赵林连续四次比武朝会夺魁,为自己挣得了大量的修炼资源。

  以龙骨树血为例,任何人想得到一滴都极为不易,他却有上百滴之多!

  凭借这些资源,他只用了三年就修到元境圆满。

  接下来,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先天境!

  ……

  次日一早,赵林离开府邸,出城来到行云宗。

  虽然贵为国公,但他还是喜欢轻车简行,独来独往。

  “赵长老早。”

  “见过执法长老……”

  走进山门,路上的弟子遇见赵林,纷纷神色恭敬地驻足行礼。

  赵林二十七岁突破元境,成为行云宗历代最年轻的元境武人。

  彼时执法长老范文殊年事已高,掌门和其余长老一致推举他接替其职位。

  赵林本来意不在此,但长老有阅读宗门所有功法的权限,而且还能查阅历代年鉴,也就痛快地答应下来。

  不多时,他来到位于山巅的闲云堂,穿过两道长廊,走进一间静修室。

  室中宽敞透亮,地上铺着青条石,进门右首的天窗下有一桌一椅,桌案上堆着厚厚的两摞书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是独属赵林的静修之处,他平日在这里钻研武道。

  走到桌前,熟练地抽出十几本书,全部翻开,对照阅读起来。

  这些书有功法典籍,有前人笔记,也有历代年鉴,还有他自己总结的修炼心得……

  从踏入元境的第一天,赵林就计划突破到下一个境界——先天境。

  想要突破先天境,必须推演功法。

  人体浩瀚如海,虽然基础的经脉穴窍一模一样,但也有许多细微末节处大相径庭。

  比如心房的位置,足弓的形状,经脉长短走势,以及遍布身体各处的“隐窍”。

  这些细微不同之处,在力、气、血三境时可以忽略,但到了先天境,就不能再视而不见,功法须因人而异!

  这也是为什么先天境武人被称为宗师,邯郸学步可成不了宗师,要有推演出适合自己功法的能力。

  赵林从十九岁开始在闲云堂修习武理,十二年下来,这方面已经有相当功底。

  元境圆满之后,他开始尝试推演功法。

  不过很快发现,元境武人已经是人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元气遍布全身,功法威力倍增,且元气可以离体。

  比如赵林修习的劈空斩,真正能做到功如其名,劈出一柄元气风刀,三丈之内,威力不减。

  再往上推演,功法已进无可进,只有一条路可走:重塑肉身,脱胎换骨!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赵林翻阅宗门历代宗师留下的笔记。

  虽然别人的功法不能直接拿来用,但修炼大体方向还是可以看出来并借鉴的。

  这些笔记也印证了赵林的猜想:元境已经是武道的尽头,想要再更进一步,必须淬体重炼肉身。

  阅读笔记的时候,不免要对照宗门年鉴,赵林又发现一个问题。

  行云宗立派六百年,一共出现过四位宗师。

  除了第一位宗师在行云宗安享晚年,其余三人都在四十岁左右离开宗门,然后就不知所踪。

  “奇怪,四十岁正当壮年,他们为什么走?”

  赵林心头疑惑,难道因为高处不胜寒,在宗门修炼已经进无可进?

  不太可能,就算云游天下,造化修行,也总要回来一趟。

  这三个人却是一去不返。

  遭人谋害?

  更不可能!想杀一个元境武人都是极难的事情,更别提宗师了。

  赵林百思不得其解,拿这个问题询问过掌门和几位长老,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

  “怪哉,难不成修炼到宗师境,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赵林摇头叹息一声,随手拿起案上的一部宗门年鉴读了起来。

  宗门年鉴是由宗门的行事、执事执笔,记录宗门发生的大小事情,以及掌门、长老等重要人物的活动。

  由于执笔人不止一个,所以同一时间段可能存在多本年鉴,几百年下来,宗门的年鉴已经汗牛充栋。

  赵林陆陆续续读了一年多,也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

  因为最近对几位宗师的经历感兴趣,便将这几人离开宗门前后的年鉴借来翻阅,想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发现。

  翻到其中一页,一段记录映入眼帘。

  “延和三十二年六月十五,玄岳山道士朴元庆拜访掌门……”

  赵林眼神一凝,怎么又有道士出现?

  如果是昨天之前,赵林看到这段记录肯定会忽略过去,但自从得知梁松的事情,再看到时,心中疑云大起!

  陆远修就是在莲山别院的椅子上留下文字的那位前辈,延和三十二年时,他已是先天境宗师,行云宗的掌门。

  同年,陆远修辞去掌门,云游天下!

  梁松消失前见过道士,陆远修也是如此……这些道士是什么来头?

首节 上一节 224/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拒绝主角,我和女反派契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