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武道长生:从灵兽图开始 第370节

  伙计笑道,“一份宗门的,一份本州的,一份邻州的,您要哪个?”

  “各来一份吧,多少钱?”

  “一共六个灵币。”

  赵林给了灵币,拿着坊报走出店铺。

  出了集市,行至半山腰,看到路边树荫下有块大石,便走过去坐下,随手拿起一份坊报阅读起来。

  “以吾在德尼宗修道三年之经历,德尼宗修士做事严谨,且有条理,从来都照章办事,概无例外。”

  “行事风格与我成华宗修士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德尼宗制造之法器,价格虽高,却经久耐用……”

  这篇文章是一名成华宗修士,根据在西罗界德尼宗的见闻撰写的一篇文章。

  言辞之间对德尼宗极为推崇,分析了德尼宗的法器品质精良,口碑出众的原因。

  并且深刻地反思了为什么成华宗千年以来开始衰落,不复古时强盛的原因。

  “无耻之徒,写的什么狗屁!”

  赵林心中憋闷,还没看完就迅速翻到下一页。

  没想到在修仙界也能遇上这种崇洋媚外,吮痈舐痔的玩意。

  如果不是收了德尼宗钱,就是天生喜欢下跪。

  文章的标题是:地暗宗一年,论成华宗与地暗宗灵道院弟子之区别。

  写这篇文章的是某位灵道院长老,说的是他到地暗宗灵道院参观之后,有感于两宗弟子的区别,发布的一篇文章。

  在他看来,地暗宗的弟子更加独立,修道几乎全靠自学,入宗一年就敢进入危险重重的小世界探险。

  地暗宗弟子探险之时不忘修炼,还能精打细算地使用携带的灵米和灵石,遇到危险不依靠宗门前辈。

  相比之下,成华宗的弟子则逊色太多,同样的情况,第一天就把灵米吃掉一半……

  毫不意外地,文章末尾对成华宗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反思。

  “又是一个蝇营狗苟之辈!”

  赵林越看越气,狠狠地把坊报摔在地上。

  写这些东西的人到底是何居心,居然为岛上那帮狼心狗肺的玩意写赞文,简直数典忘祖!

  “我若执掌成华宗,必……”

  赵林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不过很快摇了摇头,哑然失笑。

  想执掌宗门至少要紫府境修为,且是德高望重之辈,自己还差得远。

  再说当前宗门的大略方向完全正确,大力发展炼器、阵法、符法等道艺,不计成本地培养年轻弟子。

  换自己上去,大概率眼高手低。

  刚刚被污了眼睛,赵林没心情再看原来那份坊报,拿起了南贺州的那份。

  本州的坊报就顺眼多了,主要介绍州内事务,各坊市的经营状态,以及最新发布的任务等等。

  赵林翻来翻去,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正当他准备放下坊报,换另外一份时,看到边缝处的一则讣告。

  状态基本恢复,下个月我要挑战了一下我的软肋,争取每天更四千字,拿全勤!

第391章 祝府

  “本州前符部宗伯祝立函修士,于甲辰年二月十三羽化,享年二百九十八岁……”

  “应其生前要求,叶落归根,不日将返回函赤郡。”

  看到这则讣告,赵林心中一动。

  讣告虽短,却能看不出少东西。

  羽化的本意是羽化成仙,是对修士去世一种委宛的说法。

  二百九十八岁去世,而且用了享年的字样,那么说明肯定是筑基后期修士。

  因为筑基后期修士的寿元在三百岁上下,能活到二百九十八岁,已经是高寿了。

  宗伯是符部的最高职位,能以筑基修士掌管一州的符道,在道法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

  毕竟这里是修仙世界,光有才华和能力不行,必须有实力背书。

  筑基后期修士,实力过人,遗体即将返回函赤郡……

  这是赵林从讣告中读出的信息。

  “筑基后期修士,寿元比炼气境长了一辈,有大把的时间完善自己的法术和道艺。”

  “苗可法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他以炼气境的身份,修出两门圆满级法术。但这样的成就,对筑基修士来说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赵林暗自揣度,觉得这位祝前辈很可能修出几道圆满级法术。

  如果真是如此,灵修图就能派上用场,从遗体中“追溯”出他生前的法术,为自己所用。

  但是……怎么才能接触到遗体呢?

  赵林盯着讣告,一时间沉吟起来。

  出席葬礼不难,难的是如何接近遗体。

  祝立函生前是州府要员,筑基境修士,自己一个外人,但凡有脱离常规的举动,都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有什么办法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触遗体呢?”

  赵林回忆在凡界时的送葬过程,思索一阵,忽然灵机一动,“有了,抬棺!”

  修仙界的丧葬风俗与凡间相似,送葬过程有入殓和进棺的步骤。

  将死者遗体抬入棺木,再运送至墓地。

  抬棺人必须是死者的晚辈,并且以青壮者为佳。

  成为抬棺人,在入殓的时候就可趁机接触遗体,追溯祝立函的法术。

  “就这么办!”

  想到这里,赵林看了一眼坊报上的日子,估计遗体已经抵达函赤郡,离入殓最多还有三天。

  “今天就去拜访祝府,争取成为抬棺人。”

  赵林站起身,沿来路返回集市,向人打听祝府的所在。

  祝家只是一个小修仙家族,但毕竟出了祝立函这样的筑基后期修士,赵林很快就打听到了:祝府就在松玉峰的后山。

  “事不宜迟,希望抬棺的人选还没定下来。”

  赵林离开集市,大步向后山走去,没走几步又停下来。

  他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跟祝家非亲非故,上门就要求给死者抬棺,行为过于唐突,搞不好要给人轰出来。

  必须想一个由头。

  赵林来回踱了几步,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对面的问道峰,想到一个点子。

  立即调转方向,下山向问道峰走去。

  “许老,请问本郡筑基修士的著作放在何处?”

  赵林来到藏书阁,询问看管书阁的老者。

  修士成就筑基境之后,大多会著书立说。

  一方面是为了传承经验,另一方面是希望留个好名声,同时赚取一些善功。

  赵林猜测祝立函应该也不能免俗。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本阁中的书籍都是按功法、法术、道艺分门别类,不曾依著作者的境界区分。”

  听了赵林的问题,许姓老者摇头说道,顿了一顿,问道:“你要找谁的书?”

  赵林当然不会直接说出祝立函的名字,笑道:“我想找几本关于风、水、冰法术的书籍,最好是近三百年以内撰写,著者以筑基境紫府境为佳。”

  他刚才在集市上打听过,祝立函是风、水、冰三属灵根,把法术限定在这三种,再加上修为和年限,能同时满足这样条件人应该不多。

  许姓老者被赵林的几个条件晃得有些头晕,怔了一下,指着藏书阁北侧的一排书架说道:“你到那边找找,有年头的书都在那里了。”

  赵林道了声谢,快步走过去。

  藏书阁的书籍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纸质书籍,另一种是玉简。

  玉简便于保存,还可以随意复制,如今宗门典籍大多以玉简的形式保存。

  不过玉简是最近百年才大规模推广流行开来,因此藏书阁中的旧书仍以纸质为主。

  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书籍,因为年代久远,看的人不多,很多书皮上都落了一层灰尘。

  赵林仔细看过去,竟然真的找到了祝立函的名字。

  书的名字是:水冰两行法术初探。

  赵林心头一阵释然,轻轻吹去书上的灰尘,仔细阅读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70/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拒绝主角,我和女反派契约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