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615节
因为大夏皇帝身死,周铁衣的意志也得以复苏,他的力量也同时在传国玉玺中、
他戏谑地笑道,“宫主什么时候觉得我是那种舍己为人,只为天下人考虑的人?”
大夏太祖错愕。
是啊,他说了那么多,前提条件都是周铁衣放弃自己成圣的机会,将机会让给他。
“所以为了这次成圣的机会,就算是置人族于万劫不复,你也要与朕争?”
大夏太祖开口问道,他这不仅是在给周铁衣心理压力,同时也在确定周铁衣的道统方向。
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认为周铁衣的道统是和人族大兴息息相关。
但正如他最后一刻都可以瞒天过海,周铁衣这位传播人族最开始历史的存在没有理由不知道瞒天过海的用法。
“不。”
周铁衣笑着回答道,“我之前传播的知识……嗯,也就是万年之前传播的那些知识,都更偏向于古典,所以里面有大量的儒家学说,即使是道家学说,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但事实上,天下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对于天下而言,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要有一位圣人,而是没有圣人!这才是文明下一个阶段的形态。”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他的笑声消失,声音变得宏大冷漠,“为了天下众生,既然宫主想要我让出这圣人之位,也还请宫主你让出这圣人之位!”
事情已经没有妥协的余地,大夏太祖也没有再试图和周铁衣争论,既然双方理念不合,那么自然要以这一局定胜负。
他挥出一道道至小之剑,想要将李剑湖和他代表的天命从传国玉玺中分离。
不过周铁衣借助【剑开天门】,运使帝吼剑一一回挡,旱魃扭曲的力量不断侵蚀着大夏国运代表秩序的力量,两者本来就是同源而生,相生相克。
大夏太祖既然利用历代大夏皇帝组成了一个偷天换日的阴谋,那么此时他也自然要承受历代大夏皇帝的诅咒。
虽然他自称运绝,让大夏皇帝们承担了全部的因果,但就像是兵家的五灭之法从来没有真正的完善过一样,周铁衣也构想过完全斩断因果,有借不还的法门,不过因果哪能那么容易斩断,即使是大夏皇帝们化为旱魃陨落,他们留在世间的痕迹仍然汇聚成为帝吼剑这件绝世神兵。
两人互相在传国玉玺中争夺圣位的时候,此时外面的神道也反应了过来,他们已经上过周铁衣和大夏太祖一次当,现在两人再起争端,而且看样子很难有一个绝对的胜负。
因此神道们也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苍龙,祖凤,雷神的意志从猿通身上飞离,想要落入外界天地之中,从赵佛儿身上被逼离的太虚幻主的意志也开始收取太虚幻境。
不过这处战场是周铁衣准备好的,怎么会这么轻易让他们脱离战斗。
一枚铜钱带着羽翼飞落到太虚幻境之中,一枚枚太虚幻币受到号召,也如同流光一样汇聚到铜钱之中,随着‘太虚幻币’显露出本质,炎黄通宝通过一枚枚子钱控制住整个太虚幻境,权柄瞬间易主!
郝仁指挥着炎黄通宝,落入天后手中。
“天尊口谕,大夏皇帝倒逆施行,置苍生于不顾,已然天诛,但时至人道为难,国不可一日无主,令天后暂代其位,镇压远古神道。”
冥月之中,通过炎黄通宝,天后重新获得了冥月的权柄,而此时复苏的四位神尊意志也都处在蜃气构成的平行时空之中,天后自然知道周铁衣的意思。
只不过她现在和周铁衣反而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周铁衣和大夏太祖有圣道之争,但现在天后距离圣道还有一段路程,掌握如今的天下局势反而会帮助她推进圣道。
于是那冰冷的月光如同寒霜,降临在整个太虚幻境,让太虚幻境中的一切开始冻结,周鱼龙也不再牵扯天后的力量,两者迅速完成妥协,太极阴阳桥横空,架在冥月和太虚幻境之间,增幅天后的圣力。
此时幽冥之中,不用再镇压旱魃出世的平等王佛墨俭也腾出手来,以自身的圣力加持在天后身上。
三位亚圣出手,配合太虚幻境这座远古神尊的神国,再次形成一个巨大的牢笼,将其中的一切事物禁锢镇压。
这甚至影响到了圣道之桥上仍然在争斗的周铁衣和大夏太祖,不过这种变化对于周铁衣有利,对于大夏太祖却极为不利。
周铁衣现在根本没有登临圣位的可能性,所以他只需要拉扯住大夏太祖就行,就像他的选择一样,他如今成不成圣不重要,只要大夏太祖不成圣就行,就像他当时和大夏太祖下的那局棋一样,他要中场封盘。
第659章 两界
三十三天中,在无数众生见证下。
如同海市蜃楼的玉京山被一轮冥月完全笼罩,冥月寂静,清冷幽寂,仿若能够冻结一切事物,不过就算是如此,也能够隐约看到冥月之中几道如同大日的身影在彼此争斗。
祂们的力量相互牵扯,都不是最为鼎盛的状态,因此被冥月的光辉掩盖,陷入沉寂之中。
天后,周鱼龙,墨俭三位亚圣共同出手,让冥月从空中坠落,坠落到三十三天之下,不过就在冥月即将完全被三十三天镇压封印之时。
周鱼龙忽然出手,她将手中三个婴儿抛出,抛入那虚幻的倒悬玉京山之中,让倒悬玉京山有了物质之感,与现实世界没有完全脱离,形成一个半封印的连接状态。
天后和墨俭看到这一幕,知道这是周鱼龙为了以后周铁衣回归做出的布置,不过祂们都没有阻止,因为周铁衣已经为天下众生做的够多,于情于理都应该有回归的机会。
况且周铁戈这位城隍帝君成圣已经是确定的未来,到了那个时候,即使祂们压着封印不放,周铁戈也会想方设法打开封印,所以还不如就这样卖个人情。
至于周铁衣脱困之后,诸位神尊会不会脱困,那都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不用现在考虑。
当冥月下沉,完成初步封印之时,三十三天之中,诸多神祇也抓住这个最后机会向外飞逃,一道道流光从三十三天中迸射而出,有落到大夏天地之内的,有回归到大夏天地之外的。
落入大夏天地之内的众神被打成妖魔,邪神之流,遍布整个四十九州天地,这是之后取经人一路上需要解决的麻烦。
至于逃到大夏天地之外的众神,祂们知道神尊只是被封印,仍然有解封的机会,于是各自召集部族,准备围攻大夏人道。
但是三十三天已经建成,天后借助周铁衣的神谕,掌握住一部分三十三天的权柄,她看向身旁的周鱼龙,询问道,“不若如同之前一样,还是用三十三天封锁内外天地?以待来日破局之法?”
周鱼龙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虽然现在人族有三位亚圣,但是亚圣顶多能够保住自身,如果这个时候和外界的百族发生大战,就算最后胜了,也是惨胜。
确实不如像天后提议那样,先以三十三天封锁内外天地,到时候只需要等待佛法南渡完毕,自己大儿子顺利登圣,再反过来解决外界百族的问题。
这个期间三十三天就是人族的护城河和城墙,纵然外族举世来攻,人族也能够轻易抵挡十倍之兵。
她颔首同意,“善。”
天后开口道,“奉天尊谕令,人族天地与百族暂不相通!”
这是周铁衣之前就在莲花世界下达的口谕,所以周党的一品们自然不会反对,其余诸子百家以及大夏朝廷构建的天穹之主们也同样赞成这个提议。
只见那高于众生之上的三十三重天穹,北至冰原,南至雷池,东临血海,西抵瀚海,如同一个巨大的罩子一样从天空覆盖而下,将人族天地罩在里面。
这样就算没有了荒古神尊们陨落形成的绝境,百族也不能够轻易抵达天穹之内。
太和三年,天尊镇压众神于三十三天之下,夏哀宗薨,其后赵氏秉天尊之意即位,改国号‘周’,与诸子百家共治。
不知不觉又过了八年。
一处钟灵毓秀的山野之中,放牛娃百无聊赖地驱赶着老牛,忽然远处传来询问的声音,“敢问这位小施主,此处可是两界山?”
放牛娃看向问话人,对方虽然穿着一件粗布灰色僧衣,但是唇红齿白,面若春桃,简直比画里面走出的人还要漂亮,他点头道,“大师,这里就是两界山,敢问大师有什么事吗?”
放牛娃十分惊讶地问道,两界山虽然有人居住,但从他记事起,就甚少有外人进来,如同荒郊野岭一般。
和尚双手合十,即使面对的是六岁孩童,他仍然怀着虔诚和恭敬,“贫僧从东海而来,欲往西方佛国求取真经,路上得菩萨指点,说这两界山下压着一只石猴,本领高强,可以护卫贫僧渡过千难万阻。”
孩童眼珠子一转,“你是那只吹牛的猴子啊!”
和尚疑惑不解,“吹牛的猴子?”
孩童笑道,“可不是吹牛的猴子吗?他说自己当年打上了凌霄宝殿,拖下了玉帝老儿,但却被压在那座山下翻不了身,可不是吹牛吗?”
和尚觉得这放牛娃话中有话,不过不等他继续问,那放牛娃就指引着说道,“顺着这条道下到底,那里有一块夫子立下的碑,过了碑就能够找到猴子了。”
“夫子?”和尚好奇地问道,两界山里面的一切对于外面都是秘密,但他知道能够在这里担任夫子的绝非凡人,“敢问贵宝地的夫子尊姓?贫僧可否前去拜会?”
孩童同样眼中露出困惑,“夫子好像没有姓,村里面的人都称他夫子,顶多有几户骂他臭教书,你等会儿看了猴子之后,就可以看到村子的入口了。”
和尚再次郑重的感谢了放牛娃,他循着放牛娃说的路,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果然到了一片怪石嶙峋的山谷,那谷前立了一碑。
碑上用遒劲的笔力写道,‘两界’。
和尚刚到山谷,就听到远远传来兴奋的声音,“可是东海来的和尚?”
和尚顺着声音望过去,那山谷一片乱石之中躺着一只猿猴。
周朝立国,天后改国号‘天武’。
天武八年春,一个从东海来的和尚,在两界山救出了一只石猴,一起往西方取经去了。
时间又过了十八年。
今天是两界山书院招生的日子。
从十八年前两界山面前山谷崩了一片之后,路就开阔了很多,外面的人也能够花费功夫进到里面来,所以每逢到了这个时间,外面到村子里来的人就络绎不绝。
他们绝大多数都衣着华丽,会带来大量村里面没有的新鲜事物和故事。
村里面的孩童们都羡慕极了,他们想要跟着外面的人出去看看。
但外面的人却经常发出感慨,这个决定他们不敢帮人做,能够在村里面出生就是福气,多待一天就享一天的福,哪一天不想享福了,有能力就自己出去。
所以这些外面来的贵人们,都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孩子留在村里面学习,但是他们却只会待极短的时间就离开。
小孩们当然不相信贵人们的话,只以为贵人们在外面享福,不愿意带着他们。
桃花巷,一处小院中。
一个少年急切地推门进来,走进书房,对着另外一少年说道,“秋宇,我妈同意我跟着外面的贵人出去了!”
名叫秋宇的少年放下书,“伯母怎么同意的?”
那少年跑得急,拿起秋宇的茶杯灌了一口,才说道,“不知道,那贵人和我妈在房里面商议了半天,然后我妈找我,问我是不是学不进去了,想要出去见见世面,我自然是点头答应下来,然后我妈就同意了,只不过她低声说了些我听不懂的话……”
“什么花?”秋宇好奇地问道。
“我妈琢磨着说道,算算日子,那猴子出去也有十八年了,也是到了时候。”
“猴子?”秋宇问道,“是传说村口那被山压着的猴子?”
“可不是村里大人们说被山压着的猴子吗?他们说我们村口以前有一座山,那山是三重天穹落到地上,共同压住一只猴子,但他们这些人说的话哪一句能够信的,如果山能够压住一只猴子,那猴子早就死了,结果还被一个去取经的和尚给救了出来。”
秋宇莞尔一笑,村里面的人确实有些信口雌黄,他们很多人都说自己要么是名震天下的将军,要么就是一方学士,在外面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是在村里面,他们点火有的时候弄不明白都要借别人家的火折子。
如果真像他们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怎么连个火都点不着,而且在村里面生活的这十几年中,秋宇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村里面的人施展过所谓的神通,即使是最被村里人尊敬的夫子,以前也没少被他们这些捣蛋鬼戏弄。
甚至他们这些小年轻私下吐槽道,这村子改名叫吹牛村得了,村里面的老一辈没一个不会吹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