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72节

  徐华盛笑着说。

  “怎么做到?”

  张敏瑞身边的一个人忍不住问道,其他人也看着徐华盛,连张敏瑞也是如此。做企业的,谁不想自己家的产品有高溢价啊。

  “很简单,只要完成一件事就可以了。”

  这话一出,大家更好奇了。看着大家的表情,徐华盛乐了起来。

  “只要你们海尔,能成为全球制冷产业的王者。你们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溢价啊。”

  轻飘飘的一句话,差点没让所有人噎死。

  全球制冷产业的王者,这条件果然可以。

  “张总,我来猜测一下啊。你们海尔是不是接下来想要多元化发展,进军更多产业啊?比如洗衣机啊,电视机的,空调啊……”

  徐华盛笑着问道,这话让张敏瑞一脸的严肃。他一脸凝重的看着徐华盛,他没想到徐华盛眼光竟然如此毒辣。

  看着徐华盛,最后张敏瑞点点头没有否认。海尔确实有多元化发展的计划,准备进军更多产业。

  “张总啊,我想问你,论做电视机,你们比得过长虹吗?做洗衣机,比得过小天鹅吗?做空调,比得上格力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张敏瑞咽了咽口水。

  答案很明确,比不了,毕竟那些产业是人家的优势啊。海尔多元化发展,也是为了去抢点吃的。

  “国内企业你们海尔都比不了,国外企业那就更不用说了。与其这样,为什么海尔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制冷产业做大做强呢。张总,你们不要只盯着消费者业务啊。你们知道一套大型冷库的制冷设备能赚多少钱吗?你们知道一艘冷藏船的制冷设备能赚多少吗?你们知道一辆高端冷藏车能赚多少吗?不要总盯着普通老百姓口袋里的三核桃俩枣的,就拿你们引进技术的利勃海尔来说,他们最擅长的是什么技术?他们能做到为何你们做不到呢?不就是技术吗?技术可以投钱研发啊,没钱可以融资啊。”

  徐华盛看着张敏瑞,一番话让张敏瑞等众人沉思了起来。是啊,与其去新市场和别的人抢饭碗,为什么不深耕自己的优势呢。

  “张总,我们华夏是人口第一大国,有十二亿人口,你说我们华夏未来需要建设多少冷库?需要多少辆冷藏车?更别说一些特殊单位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冷藏设备,这些设备溢价能力更高。其他的不说,仅仅全国的医院,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想想全国有多少太平间?这些地方需要大型制冷设备啊。还有医院放药的冰箱,溢价能力也很强。这个市场你们拿下了多少?”

  徐华盛的话让所有人咽了咽口水,作为制冷行业的人员,他们自然也知道一些大型制冷设备的溢价能力,比如大型冷库,有的一个冷库的制冷设备就需要几百万甚至更贵。

  “张总,论市场,我们华夏未来绝对是全球制冷设备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市场的重要性我就不必多说了吧?而且这些大型设备可都是暴利啊,如果你们拥有技术,又在性价比上占据优势,仅仅国内的市场,就能轻松的让海尔吃到撑啊,成为一个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先把国内市场吃了,建立完善优质的供应链。再利用咱们的性价比和技术优势,慢慢去海外市场抢吃的,想想这是多大的利润。而且专精以后,你们的技术优势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技术护城河,其他人想要进来抢吃的,可比你们去抢电视机洗衣机的难度要大多了……”

  诱惑,徐华盛的话充满了诱惑。这一番话,让张敏瑞他们一个个心跳加速。

  专精制冷业务,先吃国内再吃国外,利用华夏巨大的市场来壮大自己。然后再进军国外,这条路,完全可以。

  论市场,华夏未来绝对是制冷设备的第一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华夏人口是全球第一。

  而在各国市场中,本国企业是具有巨大的本地优势的。别说进军国外了,仅仅华夏市场,如果海尔真能拿下大部分市场,那规模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张敏瑞被徐华盛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的,他知道徐华盛说的有道理。

  如果按照这个路线发展,在制冷产业中,只会强者恒强。

  “徐总,有话你就直说吧?你们华盛集团,到底想干什么?”

  张敏瑞看着徐大宝和徐华盛,让自己看展厅展示技术,又给自己出这么一个骚主意,肯定是有所图啊。

  “嘿嘿,张总,我就是想问问你们海尔。现在缺钱缺技术不?我们华盛集团想投资你们海尔,我们公司现在不仅拥有小型制冷压缩机的技术,目前大型冷库用的压缩机也已经研制成功了。我们想和海尔联合起来,一起在制冷产业发力,做大做强……”

  徐华盛直接说道,这话让张敏瑞一愣。

  “徐总,为何你们不自己做呢?你们现在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怎么看都没必要和我们海尔合作吧。”

  张敏瑞看着徐华盛,表情很认真。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华盛集团不自己做这件事情。

  看着张敏瑞的话,徐华盛笑了起来。

  “张总,想听实话吗?”

  徐华盛的话让张敏瑞一愣,最后点点头。

  “实话就是这点辛苦钱赚的太累,浪费精力。就好比VCD影碟机,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啊。但是那样太累了,制冷产业也一样。与其让我们浪费精力去做,还不如找个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只卖核心产品,或者说只卖技术,赚钱也不少,还不用操心,这多好……”

  徐华盛笑着说道,虽然大型制冷设备利润高,但是售后也比较麻烦。再说了,这玩意利润高能高的过半导体?未来半导体产业才是华盛集团的重要产业,自己卖一座数据库赚的钱,恐怕海尔卖很多套制冷设备的利润都比不了。

  与其这样,不如找个合作商,华盛提供技术方案,特别是未来的智能化方案,合作商卖产品,华盛集团少赚点,但是赚的舒服啊。

  更何况,未来华盛集团还可以卖给海尔芯片,未来大型冷库,一样是越来越智能化,一套智能系统的价格也是很贵的,而且利润很高。

  华盛的目标,是国内企业不敢挑战的高端产业,那才是华盛的目标。赚习惯了大钱,再让华盛集团赚这些辛苦钱,不习惯。

第110章 入股友商:华盛集团要当狼王

  “徐总,如果我们海尔没办法接受你们融资会如何?”

  张敏瑞看着徐华盛最后问道。

  “张总,没关系啊,多大点事,大不了我们自己干呗,又不是开不成,也就麻烦点而已。”

  徐华盛笑着说道,这话让所有人咽了咽口水。

  是啊,多大点事,大不了人家自己干呗。

  华盛集团可不像其他资本,有的资本只有钱没技术,或者说有技术没太多钱。而有钱有技术的,人家都自己干了。

  华盛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人家只是懒点而已。你海尔不合作,想合作的多了。国内制造冰箱的企业又不是海尔一家,海尔制作目前做的比较好罢了。

  就算都不合作,人家成立一家制冷公司,自己招点人自己干多大点事啊。

  霸气,这才是真正的霸气。

  “徐总,你们想要多少股份?”

  张敏瑞再次问道。

  “多多益善呗。不过最低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对了。你们可以联系一下利勃海尔家族,询问他们手里的股份多少钱愿意卖,溢价高一点也行。现在的利勃海尔,恐怕也有危机感了吧。”

  徐华盛笑着说道,听到这话张敏瑞深吸一口气。

  如果是百分之二十,这倒也不算太多。在张敏瑞看来,只要不控股都没事。

  更何况如果华盛集团真的能把利勃海尔手里的股份给收购的话,那就更简单了,毕竟利勃海尔手里可是握着海尔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股份价值并不算太高。毕竟海尔现在的规模还不大,一年营业额才几个亿了,一年纯利润连一亿人民币都没有。

  现在沃盛集团在欧美发布高端品牌,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对于利勃海尔集团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本来利勃海尔给海尔的技术都不算很先进的技术,现在沃盛集团又推出新的技术,这代表着海尔的技术更加落后了。

  这样一来,只要稍微放出点风声,那么利勃海尔那边肯定会着急,到时候也许华盛集团会用一个很不错的价格拿到这些股份的。

  深城热闹了起来,而被华盛集团镇住的,不仅仅只有海尔。

  长虹,小天鹅,格力,康佳……

  华盛集团分开接见了这些品牌的一把手,流程都一样,都是先带他们去展厅参观一下,见识一下自己的技术。

  当见识了华盛集团的技术后,这些人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一样。

  新型显像管,新型压缩机,新型电机,智能控制芯片,新材料,新喷漆工艺等等。

  看看自己,再看看华盛,华盛集团在这些技术上,真的做到了遥遥领先,直接吊打他们。

  而华盛集团也趁着这次技术展示,向很多厂家提出了入股的要求。以技术和资金入股,如果合作成功后,这些品牌将会参与到百思买和其他一些合作中来。

  如果合作不成功,那就不好意思了。在华盛集团这边,要么是合作商,要么是竞争者。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以华盛集团现在的资金和技术,进那个行业,那个行业就得死。

  哪怕长虹厂也一样,长虹厂现在是国内电视圈的老大,在国内电视机的市场份额中占了一半还多。

  但是如果华盛集团真的自己进军电视机领域,凭借新型显像管和华盛集团掌握的其他技术,再加上华盛集团恐怖的资金,绝对能把长虹厂直接干残。

  其实也正因为有如此实力,华盛集团才不愿意亲自下场做这事。

  如果华盛集团什么产业都干,那规模就太恐怖了。到时候华盛集团在很多人心里,那就不是领头羊了,可能就变成一种威胁了。凭借技术和资金,华盛集团可以形成别样的垄断。

  恐怕到时候会有人觉得华盛集团就是一头巨鲸,一鲸落,万物生。徐华盛可不愿意华盛集团成为这样的存在。

  所以对于华盛集团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一些国内有潜力的企业,用技术和资金入股,自己占点股份,同时用技术和资金扶持这些企业快速壮大成为行业巨头,先稳定国内,再去国外抢吃的,有钱一起赚。

  这样一来,华盛集团的位置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就从独裁者,变成扶持弱小的领头羊企业,变成了带头老大哥。

  这就是格局,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的格局。未来,华盛集团会不断的拓展新业务,当然也会不断的出售旧业务。

  比如星耀品牌,现在先做着,未来可能就直接独立出去,脱离华盛集团的体系,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其他一些不太高端的产业,未来也会随着公司的壮大而慢慢等剥离。

  行动,各家公司行动都非常的迅速。

  没办法,这是大事啊。他们也想借助华盛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提升自己公司的实力。更何况合作谈好以后,可能立刻就有大单子等着自己。

  在很多人看来,有了华盛集团的入股,自己公司未来发展会更快。

  海尔公司,一场股权谈判正在进行着。

  而谈判的对象,是华夏一家不知名的投资公司和利勃海尔的代表。

  云岭投资想从利勃海尔手里购买海尔集团的股份,不过徐华盛却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委托给了国内一家投资公司,免得被利勃海尔察觉到什么异常。

  而对于这份交易,利勃海尔那边也很重视,接到消息后,总部开会之后立刻派人来了。

  原因很简单,这些天利勃海尔也搜集到了很多不利的消息。

  制冷产业也是利勃海尔集团的重要产业,利勃海尔也有自己的冰箱,而且自己的冰箱走的也算是高端路线。

  但是这几天,他们却收到了好多不好的消息。

  美国沃盛品牌突然发布,产品技术直接更新了一代,利勃海尔也买了沃盛品牌的冰箱回来研究,发现沃盛的技术比自己现在公司最先进的技术还厉害很多,比如制冷压缩机,现在利勃海尔最先机你的制冷压缩机都无法和沃盛的压缩机相比,甚至他们正在研发的新型压缩机的各种数据都全面落后现在沃盛的产品。

首节 上一节 72/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