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启2003

重启2003 第138节

  在微博网的会议频道里,小老板照著记忆中的同行八卦内容给一群生意人搞起了科普,虽然本身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最近几年的官府采购热潮谁都知道,不过这逻辑本身还是挺新奇的。

  水榭歌台的老板郑南龄听后恍然大悟:“最近燕京这边就好多搞系统和软体的,怪不得这么火呢。”

  陈总继续科普:“南边的申城是国际化大都市,更需要关注实际市场……”

  “自从去年XP的sp2版本出来后,申城官府采购了一套专门设计的不联网的xp系统,转头软体包就流到市场上了。”

  “现在咱们网际网路产业整个都是吃了这套体系的便宜,而且这个系统是所有网际网路服务的底层入口,咱们现在不仅不用让微软通过网际网路入口降维打击,还能通过盗版系统的预装程序在里面分一杯羹,就是沾了官府政策的光。”

  举一反三的同学已经听懂了:“所以芯片和作业系统其实一样吗?那这个汉芯是申城搞的,所以是官府背后用来搞盗版芯片的?”

  这个猜测似乎有点道理,当然它毕竟只是猜测。陈总说道:“谁知道呢,不过芯片是重资产项目,没有分南北的道理,盗版系统的思路在这里是行不通的。现在官府资源主要在中芯那边,资源已经集成起来了。不过官府里的人也不是每一个都是懂芯片,可能申城想这么试试,现在被打假,他们就算本来想那么搞,现在也不会死保著这个破项目了……你们可以去跟申城官府打听一下,他们如果没问题,那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陈总这么一解释,好像这事确实没那么严重了,大伙都松了口气。

  不过这件事到底还是有点麻烦,比如顾文杰的副手打了个电话给官府的联络部门没找到人,旁听的孙小梅给那申城的白部长打了个电话、对方也没法给出准信。

  之后有人突然说,这事本来不严重,就怕新浪那边的利益方会搞点什么小动作……

  对这种可能性,别人倒是不以为然,新浪现在要内容没内容,要流量也不如星系软体,甚至连个页面都做不好,不过是土鸡瓦犬而已,更何况它还是顾总和陈总的手下败将,现在能有什么本事?

  然而别人不以为然,陈总却又反而没信心了……

  他倒是知道这汉芯有背景、但不大,所以不觉得这件事需要格外担心。

  不过要说社交网络,难免会想到前世的那个前车之鉴——

  在原本那个位面,第一个做天朝推特的本来也不是新浪,而是王新的饭否网;现在做校内网的就是他,未来做美团的也是他。

  而就像是个标准的重生者一样,此人算是完美践行‘时光机器理论’的天朝创业者的代表了——他的校内网是天朝的,他的美团则是天朝高朋网,推特这个热潮也是他第一个参与,当时他搞了个饭否网,本身产品还是做得挺好的。

  但这位王总毕竟还是有点太教条了,抄国外项目一点不知道变通,中间做饭否网也是想搞个天朝版的巨魔乐园来,结果马上就被官府教做人了。

  现在陈钦抄来的微博网当然不能继续做这个死,不过虽然路线本来就不一样,现在看到这个重要的节点、碰到这个宿命般的敌人,又被人这样一提醒,刚才安慰别人的陈总也有点拿不准了。

  正踟蹰间,水榭歌台的郑总却说道:“说起来,陈总……上次我跟你说那笔软体订单,你记得吗?”

  陈钦倒是记得:“记得啊,怎么了?软体确实也和国产化有关,但是官府采购软体要求比较多,咱们搞国际业务的,不适合做这种生意。”

  郑南龄说道:“其实找我的那个人,是个中科局的老师,我在公交车站碰著他,他说他知道我们星系软体,说我们很好,能给我们拉官府单子……”

  他又说道:“后来我拒绝了之后,他给我留了电话,要不我问问他?”

  顾文杰好奇:“他是谁啊?”

  郑南龄说道:“是李南光老师,就搞方舟芯片的那个李南光。

  顾文杰恍然:“就是联想的李南光吧?这可是大人物……你认得那就问问看吧?”

  郑南龄问:“问什么?”

  “你就照实说呗,就说咱微博网愿意配合国家信息建设,这事到底该怎么管。”

  “哦……”

  郑南龄看起来似乎是有点心里没底,不过还是赶鸭子上架去打电话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说:“我问李老师了,他也说这事不用担心,跟陈总说的一样。”

  大伙这下彻底放心了,不过就在这时,郑南龄说道:“不过李老师说想再聊聊,关于咱公司的产品……”

  顾文杰马上承揽了下来:“可以,不过我要过两天才回国,能打网络电话吗?”

  郑南龄说:“李老师他说他有,随时都行。”

  又说:“不过他想问问我们一些别的业务,手机、还有移动os什么的……”

  顾文杰以为他听错了:“等等,我们哪有手机业务?”

  郑南龄踟蹰道:“我也不太清楚……”

  “算了,我来说吧。”

  陈总突然出声,其他人似懂非懂,也不知道什么手机系统之类的东西,不过虽然事情有点突然,陈钦自己却大概知道这位到底想问什么。

  郑南龄回去跟人联系了,陈钦关上门,回头看了一眼,徐玲玲正趴在床上、戴著耳机,抱著另一台笔记本电脑看迪士尼动画呢,小腿在身后晃悠晃悠的。

  倒也确实有点突然,不过那李老师也没什么讲究,听到郑南龄喊他,他马上就来了。

  于是在一个单独的小频道里,谈话者有三人;郑南龄作为中间人,给李老师介绍了陈钦,说这是咱公司的首席产品师,您要问的业务就是他负责的。

  李老师好像还真听过:“你就是那个批评美丽坚大亨的陈老板吧?久仰久仰啦!”

  陈钦连忙说哪里哪里,谦虚了两句,还没想好该怎么开头呢,李老师直接说道:“你们是好人啊,我早就听说你们了,我先前还说能帮你们拉点官府订单呢,结果你们没要,现在官府大力支持国产软体,需要的就是你们这种企业的产品呀。”

  有一说一确实挺受用的,毕竟李南光此人……虽然对普通人没那么有名,不过对天朝IT行业来说算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早年把联想一手带大,后来一门心思在搞芯片,对IT行业来说算是最有名的官方人士之一了。

  而李老师一见面就好好夸了一通陈钦这个小学生……倒也不是他真的很有名。

  而是芯片和软体本身是非常严密的上下游关系,天朝芯片最近其实已经在造了,可惜造了没系统、有了系统又没软体,整体体系都落后一截,确实是个避不开的问题。

  当然这跟陈钦这个小学生也没关系。

  于是陈钦谦虚道:“李老师,您谬赞啦!咱这些软体基本上是些开源软体的发行版,本来也不完全是咱们自个开发的!”

  李老师作为民族芯片行业的名人,不久后其实跟天朝开源行业也有相当深刻的联系,现在虽然还没什么太多接触,不过他天天跟打交道,当然知道陈钦在说什么。

  “这我知道,不过听说你们最近在搞手机,这个可是真的了不起。我还挺关注你们公司的呢,你们到底搞媒体还是搞手机的?”

  陈钦笑呵呵地答道:“都搞,都搞!网际网路嘛,以后肯定要碰著一块的。”

  李老师便笑道:“也好,现在电脑是你们的网际网路入口,以后手机也能是你们的另一个入口嘛!咱们现在做自己的手机系统,配合自己的芯片、自己的软体,将来能发展一套自己的体系,也是一条绕开美丽坚的的路子,对你们网际网路企业也肯定是有好处的!”

  等会,这两人在说什么?

  郑南龄越听越迷糊,陈钦则还记得正事呢:“那李老师,咱微博网的那个东西,到底要不要管了啊?”

  “没事的,那姓陈的,我早就觉得他不靠谱了!不是说你啊。”

  说到汉芯,李老师好像很生气,一下子就有了话头,“我前两年从联想出来,想拉人做芯片,跟一个姓唐的搞芯片,那人技术有,就是钻到钱眼里,拿著官府扶持的资源搞房地产!这姓陈的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就该打假,把这些老鼠都从队伍里给打出去!当然不是说你啊。

  “您指导的对!”陈钦提议,“那李老师,能这次的事,能帮忙说说话吗?”

  “这事你别管了,肯定不会有人动你们。”李老师说道,“你们那系统,看著就大有可为,要好好搞啊!刚好现在国家也有几个扶持项目,比较好的有上千万资助,你们如果愿意的话,我帮你们往局里报!”

  李老师很热情,郑南龄没说话,但是咽了口唾沫。

  但陈钦仍然婉拒道:“这个还是先算了吧,咱这系统都八字没一撇呢。”

  “嗨,这有什么,你们投资的那个系统,他们创始人就是我带出来的,那个项目之前吃了不少扶持没做出来,这次被你们公司收编做商业化,这对官府来说也是乐于看到的好事呀!”

  陈老板却执意道:“不了不了,这要是拿了官府资助,等将来没做出来,那我岂不是跟汉芯一样的骗子了?咱们现在产品线拉得老长,做网游的也有,做软体的也有,做网站的也有,这个实在是没精力了,就不耽搁官府的赞助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变通呀!不过也行,现在咱们就需要这种沉下心做实事的人!既然你这么想,那不如这样吧,这次汉芯的事,我明天去帮你们问问吧!以后做那个移动系统,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我!……”

  李老师大概是很欣慰,退出前还在对这几个年轻人赞不绝口著。

  看他退出频道,郑南龄是真的忍不住了,私底下问陈老板:“陈总,咱什么时候做了手机了?”

  “其实是做了的。”陈钦说道,“前不久申城那边新搞了几个研究室,有两个就是专门做手机的。”

  郑南龄仿佛明白了什么:“我懂了,这事我不会说出去的。”

  “嗨,你想到哪去了。”陈钦却说,“你想说出去也可以,这个不是秘密计划,就只是实验性质地搞一搞,将来很大概率做不成的。”

  郑南龄踟蹰:“现在智能机很火啊,中兴也开始做自己的品牌手机了……”

  “那也跟咱们没关系,这次只是试一试而已,将来会失败的。”

  郑南龄越听越奇怪,他从刚才就觉得有问题了;毕竟不要官府扶持就算了,毕竟之前的官府订单也没要,哪有还没做就说将来会失败这种话的?

  实际上自从星系软体成立,做失败的项目就没几个,尤其陈总亲自策划的产品,那几乎就只有成功和巨大成功两种结果。

  不过想想也是。

  手机这么大一个赛道,现在要大张旗鼓地做,难免会影响到其他业务,不如这样先试探著搞一搞,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士气……

  郑南龄算是勉强给自个的疑问找了个答案,之后他回去跟其他人谈这件事了。

  陈钦说完,倒是知道郑南龄大概是误解了,不过刚才的解释,他还真没说假话。

  毕竟……行动装置确实是个巨大风口,对于天朝来说,更是本个康波周期之内最大的腾飞机遇,要在未来十年内跟上时代,手机是绕不开的问题。

  所以做重生者,手机这波流行当然是非赶不可的。

  不过行动装置本身虽然要搞,但现代产业的复杂机制决定了一项产品必然会有好几种、几十甚至上百种产业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

  而且他毕竟只是个小学生,要搞移动这波风口……当然还是搞网际网路。

  也许手机是实业,对新入行的人来说更有安全感一些,但未来信息行业有个词汇,叫做管道化,现在的电脑、手机、芯片、编码技术、系统软体、分发渠道……一切都会随著竞争而变成输送利润的管道,要说真正有价值的行业,永远都在管道的末端。

  虽然将来网际网路也会变成管道的一环,但是身处行业风口浪尖,确实没必要回头去搞手机。

  当然,如今的商业竞争并不是完全的乌托邦,就像是现在天朝也在被迫重新发明电脑一样,不掌握上网入口,网际网路本身也是无根浮萍,距离入口太远的话,多大的产业也会被错综复杂的上游随时掐断。

  所以为了确保上游安全,也可以适当地搞一搞手机——刚好手头有两亿花不出去,之前陈钦琢磨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要搞手机试试了。

  对手机领域来说,两亿美元本身不算是什么大钱,而要‘适当地搞一搞’……大体上的思路也很明确。

  当然还是要做赚钱的产业,就算是要自己开工厂,那也得先站住利润的一端再往上下游扩张。

  而在手机这个传统的制造业领域来说,赚钱的地方……基本上遵循传统行业的‘微笑曲线’规律。

  就是说,这个行业虽然复杂,但中间的制造业其实是没什么价值的。

  真正赚钱的部门,一个是微笑曲线的末端,也就是销售与品牌,实际上天朝手机行业就是被这一端带著起飞的。

  不过这一端一方面是竞争激烈,一方面本身也是下游,从网际网路跨过去搞这个实在没必要。

  所以陈钦手握那两亿美元,最后选的是另一端——

首节 上一节 138/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韩剧:多子多福,嫂子坏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