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启2003

重启2003 第150节

  杨志远说道:“对,高盛最近在跟他们做生意,邀请我们来参与星系软体的尽职调查。”

  他说话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不对,马赟惊奇:“星系软体要被并购?”

  李开福连忙解释:“不是尽职调查,是帮他们优化管理,我俩是高盛请来的顾问。最近星系软体的腐败丑闻,你没听说过吗?这事还挺大的。”

  马赟点头:“听说是一大堆问题同时暴露了出来,高层管不住中层,现在双方正纠缠著要上法庭,我还以为就国内的人知道呢。”

  杨志远也说道:“高盛不懂网际网路,就请我俩来看看,帮星系软体出出主意,这大概需要两三天工夫,之后我们再去临安,到时候可等著Jack请我们吃你说的国宴菜呢。”

  “那是当然……”

  马赟连忙笑著应承,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星系软体最近的新闻,他是听了不少,但因为顾文杰最近在海外忙他的生意,而且他跟雅虎关系不好,最近交流少了,所以也没来得及打听那边到底怎样了。

  不过消息他是听过了——最近,星系软体的资方似乎在找第三方来解决公司的管理问题,虽然一般来说‘家丑不能外扬’,不过星系软体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在乎外人的眼光,它没有上市的计划,也不需要别人投资。

  虽然这么闹腾对公司形象有所损害,但是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后好像变成了‘星系软体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很有钱’这样的传闻,吃瓜的群众也是围绕著这一点在八卦的,星系软体好像也不见得吃了什么亏的样子。

  至于所谓的优化管理,这对创业者来说本来是最简单的事,对方却似乎专程叫了高盛来,这就已经很奇怪了——高盛可不是一般公司……虽然在美丽坚、高盛大概距离普通企业家更近一点,但是如今高盛根本没有对华业务,千里迢迢跑来帮星系软体做这生意是图啥?

  还特地请硅谷最有名的两个华人企业家来做顾问,这……

  马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总之就这样谈到了星系软体,两人似乎对此很有兴趣:“马总,听说你过去跟星系的创始人很熟?”

  “是啊。”马赟没什么忌讳,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他原本似乎是个东南亚的技术人员,文杰说圣地亚哥就是他的家族企业……”

  杨志远好奇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马赟回忆著几年来的经历,感慨道:“已经挺久了,有三年了吧,当时淘宝网都还没起来呢……”

  “其实就是淘宝网。咱们当时要注册这个域名的时候刚好被他抢注,所以跑去联系他……”

  “他那时也还没开始创业,不过他那时就想找个C2C电商一起合作了,咱们那时候没经验,本来以为要被他讹了,结果他把域名免费给了我们……”

  李开福有些在意:“你是说圣地亚哥、还是圣地亚哥的创始人?”

  “我是说陈傲天啊,你们不知道他吗?”

  “知道啊,他的微博,最近老火了……”

  说著,杨李二人笑了起来,马赟上过几次微博网,还真没关注过那个人的动静,不知道这两人在笑什么,心想之后得去好好看看。

  然而杨志远说道:“这个人大概确实很厉害,不过他可能是想退出了,他最近似乎有意套现,而且他本人在美丽坚很活跃,跟民主党走得很近,大概是很多人创业成功一样,打算去从政了。”

  “哦……”

  马赟点了点头,随即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俩大人物会特地跑到申城来掺和星系软体的事,原来……他们真是来谈收购的?

  就这样一顿饭吃完,接下来就要出发了,李开福和杨志远要去星系软体做‘顾问’,跟自己无关,马赟本来不打算再去了。

  不过杨志远邀请他,你也要来吗?如果以后有机会,你说不定也能和星系软体一起工作,就像现在你和3721一样。”

  马赟踟蹰:“可以吗?”

  “来吧。”

  杨志远硬拉著他上了车,马赟便跟后边的手下说了一声,就跟他们出发了。

  想来倒也正常,毕竟外国人钱多。

  在如今天朝,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网际网路的价值,创业者只是想把用户聚集起来卖给大洋对岸的大资本家,没人在乎网站到底做得怎么样。

  官府也还在观望,认为这是外国人出钱帮天朝解决就业率、发工资、培养人才……至于具体业务,也还是雾里看花的样子。

  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拿著这些境外投资商给的薪水,烧钱占据一条前途未卜的赛道,去年他在阿里五周年上说要创业一百零二年,这倒不是假话,但这条路对个人来说,无疑是有些太遥远了。

  现在听到那个陈傲天想卖掉公司去从政……好像确实没什么奇怪的。

  ,你相信4+2法则吗?”

  马赟正胡思乱想,后座的两个人聊起了天。

  杨志远反问法则是什么?”

  李开福给他解释道:“是个最近很流行的管理学定理,它列举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共有的特性,其中有4条是一家企业的基础素质,还有4条次要的素质、得有至少2条达标,当然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并不一定适合……”

  杨志远摇头:“我不知道……”

  “那Jack呢?”

  对各路流行的成功学文案烂熟于胸的马赟连忙点头:“我稍微听过一点……”

  杨志远倒是不介意:“那你们得教教我,你们知道我完全不擅长做管理……”

  “当然,那我来说吧。”马赟便自告奋勇,“不过说错了还得请开福老师纠正我。

  “诶,我哪里比得上你们,你们都是亲自甩膀子把那么大的企业做起来的人……”

  “开福老师您这是谦虚了……”

  这样互相谦让了几句后,马赟大略讲了一下这个理论的内容,当时他还只当是在闲聊,之后汽车很快到了黄浦江边,驶过滨河公路、来到一片产业园区,隔著江的东方明珠塔在白日的阳光下清晰地高耸著。

  下了车,已经有不少人等在那里了。

  一个高大的秃顶西洋男人站在人群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和旁边的人说著话。

  杨志远看到他就过去跟他握手,李开福过去之前,给马赟介绍道:“那是高盛的天朝办公室的负责人……”

  马赟不太理解这个职位的意义,跟在后面,认出人群中有个工行的高层,他正跟在高盛天朝办公室负责人身后,就像是自己跟在这两个大人物身后一样。

  两人相视、无奈地笑著互相点了点头,而高盛的负责人则直接邀请杨李二人上了楼,像是在招待客人进自己家一样。

  路上,他介绍著高盛最近几天的验收成果,说著这个公司的规模、业务、营收状况,还给两人各提供了一份调查文件。

  到了9楼之后,还要带著两人参观星系软体的办公区域。

  所以……星系软体真的打算要卖出了?

  马赟当然看得出来,这不是在招待顾问,而是在给买家展示自己的商品。再想到之前这两人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信息,马赟觉得这个猜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杨李二人也仍然有点不太自在,杨志远说道:“不劳烦您领路了,咱们既然是帮忙做评估,自然会尽到我们的义务,请让我们自由参观一下公司的各处吧。”

  “好的,我们专业的资产管理小组随时恭候为您服务。”

  高盛的大光头职业地笑了笑,然后让开、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李二人在前后的瞩目目光下走进了星系软体的办公区,进去后回头招手,你不来吗?”

  马赟连忙跟上去,他感觉气氛有点奇怪,不过这两人却浑不在意,甚至还在讨论刚才的话题:

  “既然有这个4+2法则,那么用这个规律来看看星系软体吧,这个神奇的公司,它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出众的地方,可以在那么多领域达成旁人无法达到的成就……”

  “对了,第一条是什么来著?”

  杨志远重新有了兴趣,马赟只能继续做解说:“4条最基础的要求,第一条是战略,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它会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来指引前进的方向。”

  杨志远又问:“那么星系软体的战略是什么?”

  李开福一边走路一边翻著高盛给他的文件:“大概是网际网路吧,无论是音乐还是软体,都与网际网路这个平台离不开作用,这应该就是它的战略了。”

  “嗯,不过网际网路这个题目有点大啊。”杨志远看著周围,对鞠躬的公司前台小妹点了点头,“说起来你们谷歌的战略是什么?”

  李开福头也不抬地答道:“当然也和他们一样。”

  “哈哈。”

  两人干笑了起来,避过了这个话题……马赟也识趣,开始谈起了第二个‘原则’:

  “其二是执行,有战略、那也得有能把战略执行下去的体系才行。”

  马赟继续介绍,已经到了九层的办公区,杨志远看著九层的开放办公区的员工,问道:“那这个呢,你觉得星系软体如何?”

  “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感觉挺……保守的。”李开福看著手里的调查资料,说道,“他们公司基本上是项目分包结构,一个项目包给一个人,那个人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发进度,但主要产品思路是开会讨论的。”

  杨志远仿佛随口问道:“嗯,是不是跟你们的ORK工作法很像?”

  “差不多吧,”李开福也随口答道,“其实我也不太了解谷歌的执行结构。”

  马赟感觉自己要开始淌汗了。不过他还是接上了第三点:“第三点是文化,一个企业得有自己的文化、才能有凝聚力,才能激发员工的精神面貌。”

  这次是李开福主动说道:“就跟你们雅虎的‘可携式鸟笼’一样,你们鼓励创意创新。”

  杨志远笑道:“也还是你们谷歌比较出众,不作恶原则,我感觉要有这种觉悟还是很难的。”

  “那么星系软体这边……”

  已经到了办公室的尽头,画写的白板上贴著工程师们自己绘制的装饰品:“免费,开放,共享”

  “这。”李开福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这还是星系软体更有觉悟,虽然网际网路精神大家都知道,但是要以这些原则作为企业信条,还是挺需要决心的吧。”

  杨志远点头:“那么最后一个……”

  “最后一个是组织。”马赟说道,“如何精简人手、减少官僚主义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这一条就没那么简单了。”杨志远说道,“这段时间,高盛查出他们的中层有大量腐败现象,感觉简直不像是刚创建三年的公司。”

  李开福却看著文件说道:“其实还行,他们的中层人员数量不多,相对来说组织比较扁平,整顿一下应该就可以了。”

  这样讨论了一番,看起来最基础的4条应该是没问题了。

  不过之后就是进阶的4选2了——4个次要要素虽然不如那四个基础要素重要,但它代表著企业能超过别人的关键,其实反而是最重要的东西,而这里也不需要全部都做到最好,四条里只要能有一半能做好就可以了。

  “次要要素里,第一个是‘人才’。”

  马赟说完,杨志远也沉吟了起来:“所以星系软体的人才多吗?”

  李开福看著调查报告,沉吟道:“高盛说他们条件待遇很好,但留住的人才不是很多,没看到很有名的圈内熟人,上面也没有记载具体人员在项目中有多大作用。”

首节 上一节 150/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韩剧:多子多福,嫂子坏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