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启2003

重启2003 第164节

  老徐倒是没忙著帮高盛带话,但总之他开始急著出国,出了宾馆就往机场赶。尤其是在机场等消息的时候,外管局的正式文件已经发到红水基金那边去了,老徐听后吓得魂都飞出去了。

  他的担忧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毕竟这件事确实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工行的一次信息演练中,一个刚从纪律系统调过去的保密小组组长发现了一份有关红水基金的文件,出于职业嗅觉,他把这份文件留了下来,并提交给了上级。

  而官府最近刚好刚出台反洗钱法,最近遇到这种事的处理效率高得不可思议,报告发出后,当天就已经打通了上下关节,而红水基金虽然国内管不著,但是文件上可说得很清楚,快看传媒跟这家基金的关系非常密切。

  于是就像是推翻了第一片多米诺骨牌,起初只是一点小小的推力,但这股力量迅速膨胀扩大,将巨大的压力压向了似乎对此没什么防备的狙击目标……

  再加上高盛的推波助澜,看起来好像确实声势不小。

  高盛并没有掩饰自己在这件事当中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一切手段合法合理,为了让自己不至于背上泄露友商的商业秘密的黑锅,他们甚至主动策划了这起‘偶然’——他们没有泄露友商的商业秘密,只是在教工行做保密管理的时候故意把三方的商业秘密放在了一个u盘里,然后推动工行来‘偶然发现’而已。

  而这个布置周密的阴谋这样爆发开来,然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据说,当天申城与临安当地的地方官府反应很激烈,跟银行你来我往,外人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总之似乎是神仙斗法来了几个回合。

  但是之后,据说银行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并且那位来临安会见国际友人的工行高层也匆匆上京去了,反而把临安的高盛高管晾在了一边。

  后来两个相关的企业提交了一些说明文件,没出什么事,老徐也顺利出国了。

  果然还是官府需要时间慢慢讨论确认吗?

  利益相关的各方似乎都是这么想的,但是计划既然开始了,那自然没有收手的道理。

  “阿钦……”

  在回去的列车上,两家人头顶上的空气似乎仍然凝重。

  老陈坐在前排,强行找话题跟老人说著话,徐奶奶却有点魂不守舍——不管怎样,白天目睹的那一幕对她的冲击有些太大了,对普通人来说,理解复杂的商业逻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度放大某方面的威胁、但又无法理解真正的威胁是很普遍的情况,在白天的那件事当中,她确实是看到了最不好看的那一幕,之后就算是工行的保密小组强制执法,实际上也没有再用那种相对比较野蛮的手段。

  但是老徐行色匆匆坐上了飞机的背影犹在眼前,回来的路上老人一直心神不宁,老陈试著找别的话跟她说,徐玲玲也在担忧,看向身边的陈钦,陈钦说道:“不会有事的。”

  确实不会有事。

  高盛的做法,大概与他的做法差不多——当然高盛可能稍微激烈一些,思路也不复杂,就是釜底抽薪的意思……

  当初他吊著爱德华基金,让对方误以为可以马上找更多资金接盘,结果没等著,又恰好碰上行情翻车,幕后实控人就跳楼了。

  高盛的目的也是增加红水基金的财务压力,现在他买了几个亿的CDS,其中很多保证金比例较小,需要源源不断地交维持费,若是跟高盛借贷的帐款对照一下,应该很容易就能知道、红水基金手里已经没牌了。

  但这个结论高盛没法知道,因为在高盛的视野里,这些资金都是红水基金提供的,红水基金有不少外部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可以帮红水基金兜底、提供弹药,但是背景却不怎么干净。

  为了‘釜底抽薪’,高盛策划了这次‘误会’……

  对这种背景有问题的离岸资本来说,监管铁拳可比行情翻车严重得多了,面对不断撤资的投资人,一个私募基金能怎么样呢?就像是已经跳了楼的原爱德华基金一样,原本能撑满四年的可能就直接火烧眉毛了,而原本只能撑半年的……

  可能确实就要直接破产跳楼了。

  当然,毕竟这件事本来就是不会发生的。

  红水基金其实并没有什么外部资本,那些‘外部投资人’作为空城计的一环,跑光了对基金也没影响,至于高盛惊动监管驱狼吞虎,这事他也早做过准备了。

  虽然预想中官府发现这件事的节点要晚一些,但影响也不大——天朝官府没有长臂管辖权,就算拿星系软体的国内产业杀鸡儆猴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根据未来的经验,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直接管的。

  更何况陈钦也压根没想保著那些‘合伙人’,他早就准备好了名单,官府需要的话,随时都能交给他们,如果高盛想从这条路来整他,那算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想到这里,陈钦又仿佛是在确认一样、低声重复道:“不会有事的,徐叔也不是管这事的,你们就别担心了。”

  徐玲玲点了点头,鬓边的头发随著汽车的晃动轻微地摇晃著:“那我回去告诉奶奶。”

  陈钦嗯了一声,目光却看著窗外的平原,等待著汽车到站。

  老徐很快就到香江了,下了飞机报平安的时候,长途汽车还没到汉章市。

  到了汉章,停靠了十分钟,汽车又往龙山开了。

  如今全国的高速公路还没修完,汽车上了旧国道,越发颠簸了起来,前排的老奶奶今天有点晕车,面色发白地坐在椅子上,终于到了龙山,娄雪梅叫了辆计程车来送人,总算是让老人安稳到了家。

  上楼的时候徐奶奶哎哟哎哟地叫著,老陈两口子把他送上了楼。

  回家后娄雪梅才问咋回事啊,你们好端端的出去玩,老徐突然出什么事了?

  老陈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而陈钦坐了一会,感觉也没事干,就拿著电脑包,回到自个卧室去了。

  “雅虎的人怎么说了?”

  “我就说咱早该把卢森堡那帐户销了,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快看那边的事,还是告诉顾总请他来定夺吧。”

  “所以那条信息到底是谁渗漏出去的?如果是高盛……”

  “话虽如此,我觉著这事也不能全怪卢森堡那边……”

  一进公司的远程会议室,里面就乱糟糟的一团,主持开会的说陈总来了,投资部门的人心惊胆战地继续开著会,又有人私底下发来信息、告诉他白天发生的事,并说现在部门正在按照风险控制预案解决问题,但是这次事故的内部评估文件已经完成了……

  就和预期中的一样……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高盛蓄积力量的一拳,声势够大,但因为打错了方向,一开始就没起到什么实际用途。

  只是段位差的太多,又意外地被掺和到了工行和高盛的恩怨里。

  就只是被蹭到了一下,也够他身边这一圈产业抖三抖了。

  “今天微博网后台检测到很多新注册用户在炒作关于咱们的话题,说红水基金是‘国内的贪官污吏在美丽坚搞慈善’。”

  “申城和临安突然派了会计来公司查帐,大伙给忙得鸡飞狗跳……”

  “另外快看传媒那边,咱们还没问,不过他们的问题也很大。”

  “据说雅虎总部突然宣布支持那几个小股东维权,昨天就开始要求快看的顾总公布那一亿美元融资的去向……”

  “够了。”

  陈钦制止了正在试图跟他解释情况的金融实习生,这些情况他猜到了一些,之前洛杉矶发了邮件过来,他也差不多知道发生什么了。

  “你们试著跟高盛联系过了吗?”

  “有过交流。”正在通话的实习生却已经知道这件事了,“高盛似乎想对我们施压,但同时他们去联络星系软体的孙总,似乎态度有所转变……”

  陈钦问:“他们想要什么?”

  “之前是催促咱们收紧债务,据说这次的条件不一样了……”

  实习生说稍等,似乎是直接去跟孙小梅对接了,片刻后孙小梅直接打了个网络电话过来,却对陈钦说道:“陈总,高盛今天中午突然来给我开条件,他说他们不再寻求我们的债务利润了。”

  “他说……高盛公司有与天朝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如果我们现在陷入了困境,他们可以溢价购买我们手里的所有CDS,作为代价,高盛可以给我们的债务延期十年,他还保证说高盛可以帮我们完成手头的一切业务,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收购,他们可以帮我们搞定微博网,他们可以帮我们把手机卖到世界各地,他们甚至可以帮我们在三个月内免费上市……”

  “你怎么回答了?”

  孙小梅答道:“我觉得条件太好了肯定有诈,所以没有接受,说起来老板,外边都在传咱们公司在搞对冲基金?……”

  情况似乎很明朗了。

  大概局势可能真的不一样了,想到贝克斯今天早上那副满眼血丝的样子,也许他昨晚确实没睡好,至于陈钦之前觉得星系软体这笔生意对他们的吸引力不足,大概也的确没有想错。

  不过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一笔更大的生意似乎正在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这笔生意的缘故,他们重新被高盛给盯上了。

  “老板,投资部门的人跟你说过了吗?今天银行的人直接来我们公司查税了。”

  “说过了。”

  “那快看怎么办?咱们这边情况还不严重,但快看好像很危险啊,顾总今天好像很著急的样子……”

  “我待会去看,大伙辛苦了。”

  孙小梅那边有别的麻烦要应付,很快就挂断电话去干事了,陈钦坐在自个房间里,又翻出了洛杉矶的联系方式,当然也不准备做什么,只是让他们最近小心一点。

  不过在打电话之前,陈钦突然想到了什么。

  在他自个的卧室里,挪开桌面上的杂物,把书包丢掉了床上。拿起一面小镜子,镜子里的小学生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样子了,只是睡得不好,今天也有点黑眼圈。

  再看向窗外,看向了窗外低矮的建筑与阴沉的天空,龙山也要下雪了。

第214章 122:核心竞争力(二合一)

  不同行业当然有不同的行业生态,但是在体系化的金融行业面前差别不大,在超过一定份额之后,除了地理上的扩张,很多市场没那么大的公司都会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新领域的利润增长空间更加丰厚,但是会有竞争……

  没错,在扩张赛道时会遇到熊、这是很多行业都会碰到的问题,或者说只有网际网路领域可以远远地观察睡著的熊,并且可以选择不惊扰它,躲在自己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具备优势的地方等待机会,如果处置得当,可以永远不与这些熊打交道,事实上绝大多数网际网路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凡事总会有例外,所谓诺威格定理,说的就是这种思路——由于网际网路行业的特殊性质,所以寻求增量的欲望更加旺盛,而既然‘惹了熊’无法避免,那么除了躲闪与回避,也可以选择正面与熊较量,在网际网路企业当中,就有这么一群‘巨头’,他们不仅做过这样的事,而且具备这种通用的能力,可以用一种成熟的业务路径,用网际网路+的方式,用可以复制的体系、不断击败遇到的对手。

  而就在今天……就和往常一样,作为一个小学生,陈钦又在新的领域惊扰了新的对手。

  任何人均收益超过基本工资的领域都有竞争,这次也和往日一样,却又和往日不一样,这次他惊扰了比过去每一次都要更恐怖的对手,预先的布置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现在他自己也只是有点狼狈而已,情况远远还算不上很危险,但是然后呢?

  “老陈,我跟你说,高盛的那些狗东西简直不是人……”

  听说陈总来了,顾文杰也打电话过来了……他一开通话就在大倒苦水,这次的事故从国内开始,昨天早上听到市场利好还很高兴,结果转头又出了事,他已经一宿没睡了。

  “我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陈钦回了一条莫名其妙的信息,顾文杰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反过来安慰他:“谁让他们的高盛呢?只能先硬抗了,等公司上市,咱们这笔投资也有了回报,到时候一切就都好办了,不过国内你得帮我先顶一顶。”

  陈钦却给他发消息:“国内的事你不用操心,但高盛现在这么张狂,我们得治一治他。”

  “啊?你没……你没给他们吓糊涂吧?”

  顾文杰有些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也压根没把字面上的意义当做他要表达的意思:“你怎么治高盛?高盛都治不了我们,咱们更不可能治高盛,你写小作文恶心一下他们倒是可以,但我感觉现在风口浪尖上,咱们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还是说你有别的打算?”

  陈钦其实并没有打算,顾文杰一番反问就把他问住了。

  不过之后顾文杰去忙自个的事了,陈钦还在琢磨这个问题。

  在商业的世界里,意气之争当然是没有必要的,任何竞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只要方向正确,那么很多时候只要守护好自己盘子里的蛋糕就足够了……如果情况不允许,甚至能保住大部分蛋糕就可以了。

  但这种认识也并不绝对,如今高盛虽然是盟友,同样也是敌人,这是因为高盛在市场上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员;如果次贷危机发生,原本由金融发动机产生的正负两方的能量会像泡沫一样凭空消失,不管这些泡沫烂在谁的手里,对作为裁判员的银行来说都是实质性的损失,等到那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首节 上一节 164/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韩剧:多子多福,嫂子坏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