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490节

  这可是实实在在改善生活的好东西!”周益民越说越激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

  李崇光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好!好!这个想法太好了!我现在就去跟胡厂长汇报!”

  说着,他抓起外套,风风火火地冲出办公室,连门都忘了关。

  周益民望着李崇光远去的背影,有些哭笑不得。

  这才刚有个想法,连个雏形都没有,就急着汇报,是不是太早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毕竟是科研室和厂里的事,自己已经尽到提议的责任,后续如何推进,确实与己无关。

  他摇摇头,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领,缓步走出科研室。

  李崇光撞开厂长办公室的门时,金属门把磕在墙上发出闷响。

  胡厂长正在核对本月钢材消耗报表,老花镜滑到鼻尖,听见动静只是抬了抬眼皮:“崇光,空气炸锅生产线的事不是说过了?等外贸部把新订单确认函发来再说。”

  “厂长,这次真不是空气炸锅!”李崇光快步上前,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科研室调试设备时蹭的机油。

  他的胸口剧烈起伏,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滴在满是褶皱的衬衫前襟上。他掏出皱巴巴的便签纸,上面“太阳能热水器”

  几个字被汗水晕染得有些模糊,“是个全新的项目,利用太阳能转化热能烧水,不用煤也不用电!

  您想想,现在煤炭供应多紧张,家家户户都在省煤,冬天连热水都不敢多烧。

  咱们要是能把这东西做出来,既能缓解能源压力,还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胡厂长的钢笔尖悬在报表数字上方,凝结的墨水滴答落在纸上:“又来这套?上个星期你们说要什么机,结果呢?样机卡在车间角落吃灰,还占用了三台铣床整整两周!”

  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语气里满是不耐,“现在物资按计划调配,连空气炸锅的零部件都要省着用,哪有闲工夫折腾这些不切实际的玩意儿?”

  李崇光的后背沁出冷汗,贴在衬衫上凉飕飕的。

  他扫过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瞥见最上方那份标着“外贸部紧急催函”的红头文件,突然急中生智:“这个设想是周益民提出来的!”

  钢笔“啪”地落在桌面。

  胡厂长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缝。

  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提出来的话,也不会让胡厂长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是提出来这个人是周益民。

  要知道周益民发明了很多东西,而且每一件都十分的有用,所以胡厂长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你说周益民?”胡厂长伸手接过便签纸,反复摩挲着纸边,“他具体怎么说的?”

  李崇光见状精神一振,连忙从口袋掏出折叠整齐的草稿:“他详细画了集热板和储水箱的结构图,说只要能解决导热涂层的问题,效率能达到……”

  “行了。”胡厂长打断他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

  窗外传来钢铁厂特有的轰鸣声,混着远处火车的汽笛,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许久,他终于开口:“既然是周益民的想法,科研室可以先做个简易模型试试。”

  “真的?!”李崇光差点跳起来,却在接触到胡厂长警告的眼神时僵住。

  “既然是周益民的想法,”胡厂长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断,“科研室可以先做个简易模型试试。”

  他从抽屉取出印着“物资调配专用”的红章,重重按在空白申请单上,“只给你们两周时间。材料从空气炸锅备用库里调拨,车床和老师傅每天给你们留两小时空档。”

  胡厂长这个是自己能给出最大的让步,要是给得再多的话,就会影响到生产,这个是他忍受不了的。

  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

  红章的油墨还未干透,他抬起头,目光如炬,“但要是失败了,整个科研团队,包括你李崇光,都给我去车间三班倒!将损失的进度给我赶回来。”

  不过胡厂长并没有将周益民也说上,胡厂长才不舍得让周益民去车间里打螺丝,现在厂里很多肉的采购,都需要周益民的帮助。

  要是让工人们知道,是自己将周益民调进车间打螺丝,导致厂里的肉供应不上,估计会被工人们联合让自己给一个交代,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李崇光双手接过还带着红章油墨香的申请单,喉咙发紧:“厂长放心!我们一定……”

  “去吧。”胡厂长摆摆手,重新戴上老花镜,“有需要协调的再报上来。现在物资金贵,每颗螺丝钉都得用在刀刃上。”

  他低头继续批改文件,台灯的光晕里,钢笔尖再次沙沙划过纸面,仿佛刚才的交锋只是一场错觉。

  李崇光退出办公室时,夕阳正将厂区的烟囱染成血色。

  他摸着口袋里的申请单,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第579章 成功了

  李崇光很快就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到科研室后,发现众人都已经下班回去,李崇光顿时就感觉到尴尬,竟然跟胡厂长聊到忘记时间。

  既然大家都回去,这个好消息只能明天再通知,回到办公室收拾一下东西,然后就下班回去,毕竟也不差这一点时间。

  第二天清晨雾还未散尽,科研室的铁锁便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七点刚过,技术员小王揉着惺忪睡眼推门而入,看见李崇光正在擦拭布满灰尘的实验台,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时间。

  “李主任?您您怎么比我们还早?”他盯着对方嘴角难以抑制的笑意,又低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往常这个点您不是刚从家里过来?“

  随着陆续到岗的技术员增多,科研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

  老陈推了推下滑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难道李主任因为压力太大,导致心情出现问题?”

  就连最沉默寡言的老赵都忍不住凑过来,工装口袋里的扳手随着步伐叮当作响。

  李崇光看见科研室的众人都到齐之后,便开口:“同志们,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要知道自从发明了空气炸锅之后,科研室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

  过去那么长时间,连一个实用的东西都没有发明出来,而且还浪费了不少材料和时间,所以厂里其他领导开始有意见。

  如果不是胡厂长力保,而且实在空气炸锅太过于热销,也就没有追着不放。

  李崇光停了几分钟,看见众人议论得差不多后,才说道:“昨天,周科长过来跟我说了一个不错的想法,那就是太阳能热水器。”

  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都想不通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李崇光也没有揭晓,最重要是他自己也不太懂,还是等到周益民过来揭晓,不然等一下出丑那就不好。

  然后便说道:“这个还是等周科长过来再讨论,太阳能热水器项目获批”

  的瞬间,科研室仿佛被投入一颗火种,原本沉闷的空气瞬间沸腾起来。

  小王手中的搪瓷缸“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玉米糊溅在他崭新的工装裤上,可他完全顾不上擦拭,眼睛瞪得溜圆,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讲台前:“李主任!您说的是真的?胡厂长真答应了?”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

  老陈摘下老花镜,用衣角反复擦拭镜片,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角落里,一向沉默寡言的老赵突然用力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游标卡尺都跳了起来:“早就盼着搞点新东西了!”

  女技术员小张兴奋地跳起来,马尾辫在脑后欢快地摆动。

  最年轻的实习生小吴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开口:“我……我能不能负责数据记录?我学过最新的统计学方法,保证能把实验数据整理得清清楚楚!”

  他的眼神中充满期待,紧紧攥着笔记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李崇光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场景,眼眶不禁有些发热。他扯着嗓子喊道:“大家先别急!听我说!”

  可沸腾的人群根本听不见他的声音。

  直到老陈抄起墙角的铜锣用力敲响,“哐——”的一声巨响,才让众人稍稍安静下来。

  “周科长马上就到!”李崇光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咱们先分好工!老陈带人研究集热装置,老赵负责加工零部件,小张整理技术资料……”

  他的话音未落,技术员们已经自发行动起来。

  有人开始擦拭尘封已久的机床,有人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列出任务清单,粉笔灰簌簌落在肩头也浑然不觉。

  当周益民快步走进科研室时,迎接他的是震耳欲聋的掌声。

  小王搬来唯一的靠背椅,却被周益民笑着推开。

  他挽起衬衫袖子,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倒是一头雾水。

  小王迫不及待:“周科长,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周益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

  众人听见后,干劲就更加充足,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肯定是不能错过。

  周益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简单的原理图:“大家看,这个装置就像个巨型太阳灶,但我们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高效集热、热能储存、防冻保护。”

  他的指尖划过黑板上的真空管结构:“就像空气炸锅的风道设计,每个细节都决定成败。”

  说到这里,他看见老陈若有所思地点头,而小王已经开始记录重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当周益民在黑板上画下太阳能热水器的第一笔草图时,晨光正透过科研室斑驳的玻璃斜斜洒落,映得众人眼中的期待熠熠生辉。

  然而,现实很快如同北方深秋的寒风,将这份炽热的憧憬吹得支离破碎。

  首当其冲的难题是集热材料的选择。

  按照理论设计,真空管需要一种既能高效吸收太阳能,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散失的涂层。

  科研团队尝试了十几种材料配比,从厂里库存的特种玻璃到回收的光学镜片,甚至将主意打到了实验室仅存的镀膜机上。

  老陈带着小王连续三天三夜守在实验台前,调整镀膜的温度和时长。

  可当第一根成品真空管被放置在模拟阳光下测试时,温度计的指针却像被冻住了般纹丝不动。

  “怎么可能?”老陈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布满血丝的眼睛几乎要贴到真空管表面,“计算数据明明没有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90/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

下一篇:重生最强太子爷,制霸全球经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