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569节

  一出书店,某个姑娘就不自觉的鼓着小脸,哼哼起来。

  这点醋也要吃,不过……

  程开颜伸出手指在这姑娘鼓起的脸颊上戳了戳,“不过还是好可爱……”

  “啐!”

  刘晓莉轻啐一声,将他的手指拍开,“当我小孩儿呢?”

  “好了好了,下回笑之前先征求我们家醋坛子的同意好吧?”

  程开颜心思细腻,能猜到一些。

  “我又没说让你征求我的意见……”

  刘晓莉听见这话,小声嘀咕着,怀里挽着的手臂却更紧了几分。

  二人给对方拍了拍肩上,头上的雪,戴好帽子,找了家早餐店坐下。

  “来个大碗馄饨……”

  二人点好早餐,刘晓莉去路边买喝的去了。

  程开颜便坦然坐着看起了报纸,一个加大加粗的标题出现在眼前,他思量道:

  “透过蓝色的蚊帐,看到蓝色的梦。谢老师的文笔还是这么富有诗意……”

  “应该说的是书中那个晚上,姐妹俩在蚊帐里看到龙猫祈福树种生长成参天大树的片段吧。”

  程开颜没有再多想,而是沉下心来,翻阅起这

  ……

  “我想先下一个定义,《龙猫》称得上是一部诠释儿童本位的经典作品。”

  “它以最温柔的手掌,托起了童年最珍贵的生命体验——幻想!”

  “或者说是梦,儿童的梦。”

  ……

  读到这里,程开颜高兴的笑了起来,像是得到知己一样。

  不愧是文坛大家,果然捕捉到了这篇作品的独特之处。

  他接着往下看。

  “文章看似简单的一条时间线,写下了一位父亲因为妻子生病需要静养,他带着两个女儿搬到疗养院附近的乡下居住,在这里女儿们由此展开了奇妙的,梦幻的经历。

  但若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一些端倪。

  那些看似奇妙梦幻的经历,其实是与故事中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妹妹小风钻进草丛,掉进树洞里第一次看见那个憨态可掬,呼呼大睡的大龙猫,扑过去趴在他身上呼呼大睡的情景。

  其实和这天早上妹妹小风扑到爸爸身上,想要将爸爸叫醒,却被爸爸搂在怀里睡了个回笼觉是相对应的。

  一天爸爸去医院看望妈妈,妹妹则闲不住跟着姐姐去了学校,在课堂上,她画下了自己遇到了龙猫,从程开颜同志潦草的作间画来看,那恐怕是爸爸张着嘴呼呼大睡的样子。

  放学回家时,在雨天的车站,两姐妹等候爸爸一起回家,偶然遇到头戴荷叶的龙猫,还有长着八条腿的猫巴士。

  其实也是这对姐妹的幻想,爸爸是龙猫,荷叶是爸爸撑的伞,猫巴士是小孩们传言中被鬼屋里怪物吃掉的猫,还有公交车集合体。”

  “接下本文中最令人感触的桥段。

  在怀着憧憬母亲病情好转的希望,父女三人种下了龙猫先生给的橡树种子后的一天晚上。

  姐妹俩洗完澡,和爸爸一起搭建起蚊帐,父女三人趴在地铺上一边看着窗外的星星月亮乘凉,一边听着爸爸讲故事。

  随后便发生了姐妹俩深夜从梦中同时醒来,看到了窗外为树种祈祷的龙猫一家,树木在他们合力之下生长成参天大树,龙猫带着他们飞上万米高空的树顶,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种子真的就发芽了。

  其实这一副奇幻瑰丽,古老神秘的祈祷情景,就是对应着父女三人在那天早上开垦草地,围成花圃。

  种子之所以成长,也是因为父亲平日的灌溉还有生长记录,这些都在父亲的笔记本上一一呈现。

  现实是梦的土壤。

  但程开颜同志并非将幻想粗暴地叠加于现实之上,而是让梦境如藤蔓般从现实的裂缝中自然生长。

  这种处理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创造出充满真实感的第三空间,让读者在现实与梦境中自由穿行。

  即透过蓝色的蚊帐,看到了蓝色的、虚幻的梦。

  最后我想在这里替广大读者问问程开颜同志。

  一,这三只龙猫,是不是就对应着父女三人呢?

  二,妹妹小风和姐姐小菲,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吧?”

  ……

  “冰心老师的猜测是真的吗?”

  身后传来刘晓莉满是好奇的问道,她自从看完了《龙猫》满腔对这个故事格外喜欢。

  不仅因为这是程开颜的作品,也不仅是因为故事的温暖与自然。

  更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她和小程同志,甚至还有他们未来的孩子……

  刘晓莉觉得像这样和谐宁静,温暖幸福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了!

  她现在已经开始,憧憬这样的未来生活了。

  当然生病住院这个设定除外。

  “可能是,可能不是,小孩子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

  程开颜打了个哈哈,没有回答。

  “那你是小孩子嘛?!”

  刘晓莉不满的抓着他的耳朵,揉了揉。

  “这谁说得清啊?”

  “哈?!”

  二人一番嬉闹,气氛相当宁静和谐。

  不过在此之外,谢冰心老师在《文艺报》上撰写的文艺评论,着实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前两天刊登在《儿童文学》的《龙猫》。

  北京王府井书店。

  “同志请给我来一份《儿童文学》,再来一份《文艺报》。”

  “儿童文学?”

  不等店员疑惑,又有几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喊道:“同志,我要一本儿童文学,刊登了《龙猫》的那一期。”

  送走这几名顾客,接着又来了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同志,一本儿童文学。”

  在谢女士这篇文学评论下,不少人都知道了近两年大发异彩的大才子程开颜同志,又出了一部新的儿童文学作品叫做《龙猫》。

  喜欢儿童文学的人们非常高兴,不喜欢儿童文学,不常看的人也慕名前来购买。

  短短几天,各地书店就宣告儿童文学存量不足,打电话申请加印。

  一时间读者们热议不止。

  “冰心老师的文章分析的真好,真深刻。

  我也感觉龙猫一家,其实就是父女三人,不过小风和小菲两人真是一个人吗?”

  “是的吧。”

  “其实分析得这么复杂,这么精细其实毫无意义,对于儿童来说现实与梦境其实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要逃避现实,也不要沉湎于梦境,我们要学会……”

  “学会什么?”

  旁人追问,可这人答不出来。

  但很快问题有了答案。

  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日。

  知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在文艺报上这样评论道:

  “程开颜同志没有让龙猫治好妈妈的病,也没有让猫巴士带她们逃离现实。

  相反是让现实与幻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母亲依旧躺在病床上,但窗台上多了一颗代表希望与生机的玉米。

  爸爸依然要熬夜工作,但孩子们知道某个树洞里有个毛茸茸的守护神。

  这种处理方式告诉我们:

  童话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给冷硬的现实裹上一层柔软的糖衣,让我们能有勇气继续向前走。

  就像在寻找走丢的妹妹时,邻居老婆婆始终认为她肯定是“梦游“跑出去了,而不是走丢不见了,到时候醒了肯定会自己回来的。

  因此我们要和孩子们一样,永远保留着那个雨夜遇见毛茸茸神灵的秘密。

  现实与梦境,就别分得太清了。

  ……

  紧跟其后,《浙江日报》刊登了来自知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学者蒋风对《龙猫》的评论文章——

首节 上一节 569/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