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第38节
范闲也是看呆了一瞬才回过神来。
但紧跟着,范闲便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范闲从小在系统,或者说张浩的调教下,对于各种东西可谓是观察入微,他能够察觉到,这司理理刚才似乎有些不自然。
范闲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生性谨慎的范闲,决定回去以后,让人查一下这个司理理。
宴席上伴随着琵琶、琴筝和鸣,范闲和李承泽、李弘成也是相谈甚欢。
范闲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一顿巴拉巴拉的神侃,简直把刚才的牛栏街刺杀说的跟说书的一样。
对于现场情况的叙述,那叫一个跌宕起伏、绘声绘色。
就连在外面负责护卫的王启年还有谢必安、范无咎等人都给听得津津有味的。
也许是喝多了的缘故,范闲说着说着,好像有些兴奋了起来。
紧跟着,范闲非要表演一个剑舞。
就见范闲拿起酒壶,先是狠狠地给自己灌了一大口,然后把酒壶一扔,便是在醉仙居之中的空地上开始舞剑。
一边舞剑,范闲还一边念诗。
“魏客缦胡缨,庆剑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念完两句诗后,范闲继续舞剑。
听到这首诗,在场的几人皆是眼前一亮。
诗的内容很容易理解。
众所皆知,庆国崛起之前,天下第一大国是魏国,这个国家基本上相当于是北齐加上南庆的全部领土。
只是,因为庆国的突然崛起,加上北齐开国皇帝战清风的篡位,使得北魏国灭亡了。
而第二句的庆剑霜雪明更好理解了,在四顾剑没有崛起之前,南庆的剑术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毕竟,南庆当时有个著名的剑客,名叫叶流云。
第三句很快几人也都脑补出来了。
范闲有一匹极其神俊的白马,对于有心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自然,他们理所当然的便是把这首诗套在了这里。
一时间,在场的众人,都是一边欣赏范闲的剑舞,一边聆听范闲的新诗。
谢必安是识货的,看到范闲所舞的剑法后,立马看出了范闲的这一手剑法十分不凡,不由得看的入了神。
而紧跟着,范闲继续念诗舞剑。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更好理解了,牛栏街刺杀嘛,范闲轻松把刺客解决了。
第54章 各方的反应
紧跟着,又是一番剑舞,然后继续念诗。
“闲过醉仙居,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承泽,持觞劝弘成。”
说着,范闲一副遥敬二皇子和靖王世子的样子,两人此刻脸都激动地红了起来,纷纷端起酒杯饮下美酒。
仅此一句,当浮一大白。
今天过后,天下人都将知道,是二皇子李承泽和靖王世子李弘成宴请范闲,在醉仙居宴饮。
范闲还在舞剑。
“.”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好一阵子,范闲将诗念完了,到了这个时候,剑术也是舞完了。
此刻的范闲,也是已经喝了有三分醉的样子。
而张浩虽然处在范闲的精神空间之中,也是不得不为范闲这一手圆润的装逼喝彩。
该说不说,范闲不愧是天命之子,这样的逼,你让张浩来装,还真没法装的那么圆润。
而此刻的二皇子和靖王世子,都是难免有些激动了起来。
他们能看出来,这首诗,绝对是能够名传千古的作品,而在这种诗里,出现他们二人。
哪怕再过百年,千年,世人都会知道,是他们二人宴请范闲在醉仙居。
他们注定是要名留青史了。
范闲和二皇子还有靖王世子李弘成,一直在醉仙居待到申时二刻(下午3点15-3点半),这才各自告辞。
王启年将范闲扶到马车上,然后驾车向着范府的方向而去。
而此刻的皇宫之中,听到范闲从醉仙居离开的消息,候公公立刻便是带着圣旨前往范府。
要说到圣旨,咱们还得把时间往回拨上一个多时辰。
当范闲在牛栏街被刺杀,并且将刺客全部解决的时候,密信便是被送到了宫里。
“陛下!陛下!”
候公公的腿,迈的飞快,一口气冲进了御书房。
庆帝也没有怪罪候公公的失仪,而是看着手里的奏折,淡定的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毛毛躁躁的!”
就听候公公禀报道:“大喜事啊,陛下,就在刚才,范闲范公子因受二殿下的邀请,前往醉仙居赴宴,途中在牛栏街,遭遇刺杀!”
听到这话,庆帝批改奏折的手不由得抖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向候公公。
这一瞬间,庆帝整个人身上的气势变得不太一样了,就连声音都变得有些凛冽了起来。
“范闲如何了?”
候公公也是感受到了庆帝身上的气势,不由得头缩了缩,这才赶紧解释了起来。
“回陛下,范公子并无大碍,根据鉴查院的密报,刺杀之人总计14人,其中还包括白云剑痴白云间,北齐八品高手程巨树以及东夷城剑阁弟子于小鸣,此外,还有一名不知名的九品箭手参与了刺杀,而剩下的十个人之中,还有两名八品高手,剩下的也都是七品高手。”
庆帝听闻此言,也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几人的名号他都知道,程巨树和于小鸣都是八品巅峰,和一般的九品交手,都能短时间不落下风,更何况还有白云剑痴白云间,以及一名九品箭手。
这样的规格,就算是一般的九品上遇到了,也绝对讨不到什么好。
当即庆帝连忙问道:“然后呢?”
候公公赶紧继续说道:“范闲只带着滕子荆一个护卫,却是将白云间和于小鸣击杀,生擒程巨树和一名不知名的八品高手,除了一名箭手逃脱外,剩余的全被范公子击杀或生擒了。”
庆帝闻言,这才松了气势,然后放下笔,示意候公公继续说下去。
就见候公公拿着一张密信说道:“陛下,这是鉴查院刚刚传过来的消息,范公子在事后,将白云间、于小鸣二人的尸体还有程巨树绑在马车上,然后在人群之中宣扬了事情的经过,请陛下过目!”
说着,候公公将信递给庆帝。
庆帝一看信件,不由得笑了起来。
上面正是范闲之前喊的那些话,还有街上庆国人民的反应。
此刻的御书房安静极了,约莫一分多钟后,庆帝从榻上站起身来,候公公赶紧起身去扶。
庆帝起来后,走过去把御书房的门打开,向着庭院之中走去。
半晌后,庆帝问道:“范闲又继续去赴宴了?”
候公公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虽然范公子宣威后,百姓蜂拥而至,道路不畅,但算一下时间,此刻应该已经到醉仙居了。”
听到这话,庆帝不由得露出笑意,骂道:“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子!”
随即,庆帝一转身,下旨道:“传朕旨意,司南伯之子范闲英武果决,才德兼备,此番大扬我国威,朕深知之,特授范闲云庐县男,赐告身,命为太常寺丞,加封骑都尉,赏万金,随行护卫加宣节校尉,赏御刀一把,另赏百金,然后让中书省把今天的事情好好润色一番,昭告天下!”
“喏!”
说完话,庆帝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后想到了什么让候公公等范闲回府以后再去宣旨。
候公公领命离开了。
这次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了。
庆国的官方将所有的官职、爵位、勋位分为九品十八级。
太常寺丞也是正六品的官职,但县男和骑都尉都是从五品。
甚至于,连范闲的护卫,都被赐予了相当于正八品的的宣节校尉。
相对于这些来说,剩下的赏赐,都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要知道,有了职务,范闲就算是正式步入官场了。
而范闲的那些个职务之中,最具有含金量的,就数太常寺丞这个职务了。
太常寺丞在太常寺排在第三,仅在从三品的太常寺卿和从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之下。
而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一般负责皇帝的出行和大祭之类的活动。
最关键的是,这个职务很特殊,只要想,可以染指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