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141节

  周围的知青们都在低声议论张宏城的来意。

  史前进陪着张宏城坐着,呆呆的没有出声。

  也是这个时候,张宏城才看清了这个家伙如今的真实样子。

  黑瘦!

  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看见骨头。

  张宏城记得史前进离开桃陵的时候,是几个同学里第二白净的男生(第一是张宏城)。

  因为家境不错,史前进甚至还有点婴儿肥。

  正是因为同样有点难得的婴儿肥,所以大家平时才把他和陈蓓蕾笑嘻嘻的扯成一对。

  史前进变了很多。

  在原身留下的记忆和张宏城的观察中,他本该是个喜欢表达自己情绪的人。

  但现在却变成了一潭死水。

  麻木而呆滞。

  马红英跑进了新房,一直没有再出现过。

  直到知青们匆匆吃完喜酒离去,史前进才哆嗦着给自己点了一支烟。

  “她......还好吧?”

  张宏城默不作声。

  史前进捏灭烟,捂着脸无声的哭了起来。

  没有任何解释,史前进走回了他和马红英新建的小吊脚楼。

  那位主持婚礼的中年人随即坐到张宏城的身边。

  中年人姓赵,是驻寨子的联络干部。

  两人聊了几句,得知张宏城这个老同学不过是刚好出差过来,赵干部这才松了口气。

  “小史和小马的事我都知道,他们感情的过往也和我提过......。”

  在老赵的嘴里,张宏城得知了这两人在这两年里的经历。

  曼卡寨子的知青们任务不是种植橡胶,而是种植水稻。

  主要是为了供给种植园的口粮。

  刚到寨子的第一批知青还好,因为寨子里的人多少都会帮衬一二。

  可到了第二批、第三批,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样米养百样人,有好人自然也会有坏胚子。

  后来的几批知青里就有那么几个好逸恶劳的家伙,把知青点和寨子里人的关系弄得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这几个家伙都被抓走,但再后来的知青就得不到寨子里人的关怀和帮助。

  在这片雨林里生活,没有本地人知青们根本活不下去,而先来的知青的帮扶能力也相当有限。

  所以在史前进和马红英这批知青到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困难远超先来的知青。

  虽然寨子也称大队,但劳作的时候还是分了群落。

  寨民们自己一起,知青们在另一波。

  而知青们又因为之前那几个搅屎棍的因素,内部的不和还没能弥合。

  老知青分成了几个团体,带着吃一堑长一智的目光看着新来的人,所以几个新知青只能抱团取暖。

  四个新来的知青,除了史前进和马红英,另外一对是亲兄弟。

  新知青一开始被安排的任务比较轻松,采集芭蕉叶、收集树枝等等。

  可有一天,所有人都下工了,马红英却一直没有从雨林里回来。

  知青点吵成一团。

  有人说去找,有人说天色将黑,雨林里太危险。

  史前进急得上火,不管不顾的报给了寨子里。

  大队长立即训斥了知青点的队长,安排了几个老山民去雨林里找。

  史前进也去了。

  马红英是史前进找到的。

  当时她就剩下半颗头还留在沼泽地的表面。

  有人传闻说马红英被拖出沼泽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已经全掉了。

  事情过去一个多月,史前进得了痢疾,还伴有高热,人拉得脱了形。

  是马红英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他一个多月,擦身子、洗裤子,人最后活了下来,却变得黑瘦了。

  年底算工分,两人的口粮都不够吃,只能商量着来年一起搭伙吃饭。

  可第二年入夏就是大洪水,寨子里几乎颗粒无收。

  全寨人都靠着救济等第二季粮食。

  和史前进一起来的兄弟俩没熬住,分别娶了寨子里还其他寨子的姑娘,拿了一笔落户结婚补助。

  (查过几篇回忆录,说是那时候为了吸引汉族人口落户版纳、鼓励知青就地结婚的政策,但度娘上没有查到原文件。)

  肚子饿得不行的史前进和马红英一商量,来了个假结婚。

  正是靠着那笔补助,两人才熬过了那半年。

  后面的事情不用多讲,孤男寡女假装住在一起......。

  张宏城在老赵的住所睡了一晚上。

  那杯喜酒他依旧纹丝未动,只是在喜酒边放下了几张大团结和滇省的粮票。

  这算是他、简勇、老杜、陈蓓蕾、卢燕和赵甘梅的喜钱。

  山水有相逢,大家的同学缘分也就此告一段落。

  回到景洪的时候,泼水节还在继续。

  老程也在现场,他的救火车就停在不远处。

  因为今天老乡们要放孔明灯......,他们有够忙的。

  念头不太通达的张宏城拉着老程嘀咕了几句,老程最后笑着点了头。

  在他的默许下,张宏城爬上消防车,操起水龙头对着姑娘们龇牙一笑。

  “大家,都来看彩虹啊~!!!”

  白色的水龙落向载歌载舞的人群,欢呼声一片。

第123章 谁要这些破木头

  张宏城去西双版纳来回的时间超出了艾科长的预计。

  当张宏城回到林业局招待所,本地的泼水节已经结束。

  艾民伟好好请张宏城吃了一顿本地菜,有好几道菜是花花绿绿的蘑菇,味道确实很鲜美。

  做菜的师傅手艺很到位,张宏城吃完了没出现路边的树木、野狗口吐人言之类的诡异场景。

  玉玺林业局给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案:把那批木头稍微溢价算作对四师林业部门的本期应付账款。

  第二个方案:林业局筹集一批本地木头,立方增加15%,他们负责运输去粤省,然后就没玉玺林业局的事了。

  按照四师林业部的考量,当然是第一种方案更好。

  可张宏城在给上头汇报的时候,却故意加了句话。

  他建议采用第二种办法,只要滇省这边负责运过去,他就有办法把玉玺这边也拉下水。

  韩政委立即指示:干!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

  玉玺林业局的木材堆场里,其实也有大木头。

  不过这些大木头他们看得严,可供张宏城选的全是一些不那么成材的木头。

  艾科长热情的带着张宏城在转了好几个木材场,张宏城终于在一堆木头前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大堆粗细不均、长短不一的木头。

  但木头的截断面纹路却很有特色。

  艾科长带着张宏城在这个场子里转的时候,这堆木头边还站着几个明显不是场内职工的人。

  这几人在看到明显是干部的张宏城和艾科长时,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

  他们是家具厂的职工,都在羡慕的研究这堆木头。

首节 上一节 141/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