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167节

  黑省人大气,虽然自己也是好不容易吃顿饺子,可谁叫张宏城“来的巧”了,那就一起吃吧。

  沪上的黄酒不错,可以直接充当饺子的蘸酱。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酒足饭饱之后,他又借了黑省招待所这边的一辆半旧自行车。

  李华艳每天都是准时提前十分钟下班。

  她夫家有些小背景,领导对她的这个行为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李华艳之所以要提前十分钟下班,是因为到了正式下班的点,南京路这边下班的人人山人海,她推着车走出去都要半个钟头,还会挤出一身汗来。

  在各单位下班铃响起的时候,李华艳踩着单车一溜烟的骑到了南京路的出口。

  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紧紧跟着一辆自行车。

  和她一样取巧的人不少,李华艳下意识的认为跟着自己的那个人也和自己一样。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才结束。

  方得志科长是粮食局后勤处的,张宏城和楚描红“借”来的小房子就是他一手经办安排。

  今天是休息日,方得志实在是磨不过张宏城这个“东北人”的热情软泡,勉为其难的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参加张宏城的饭局。

  张宏城说自己在沪上某条巷子口发现一家集体饭堂的饭菜不错,非要拉着方科长一家来尝尝。

  这年头遇到下馆子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之一。

  尤其是今天张宏城和楚描红点的菜相当的“硬”。

  五个人吃饭点了六个菜,其中三道都是荤的,让来这里吃饭的人都纷纷为之侧目。

  看到孩子吃得香甜,喝了点酒的方科长叹了口气。

  “小张,你说吧,想让我帮点什么忙?如果是想换大点的房子,那我可不敢打包票的。”

  张宏城笑着摇头。

  “没事找您帮忙,我和小楚住的好好的,”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余光盯着门口,忽然间他话里的意思含糊了一些,“我也是在沪上待了这些天才知道职工宿舍是有多么的紧张。”

  “方科长,这个人情可不小!来,咱们走一个。”

  方得志松了口气,大方的和张宏城拼了一杯酒。

  但他不知道张宏城刚刚的那句话,如果没有听到开头其实是有一定歧义的。

  例如刚刚进门的一家人刚好听到了张宏城的那句话,就一时搞不清到底是方得志和张宏城之间谁欠谁的人情。

  张宏城故意接着说得更加模糊:“你们粮食局的宿舍我听说那是相当紧张,其实我这里好说的很。”

  方得志酒量不怎么的,有些上头,但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哎,都是上头他们沟通的!要谢谢的(话,你得谢我们领导)......。”

  张宏城恰到好处的打断了他的话头:“刚才方科长你也说了,谢谢的话彼此都不必多说,咱们都在酒里。”

  粮食局、宿舍,放在这个年代本来就是社会热门词汇,几乎所有饭店里的人都在竖着耳朵。

  楚描红喝着汽水笑着盯着自己对象,她早就发现这家伙似乎在搞鬼。

  不知谁又要被他坑了......。

  刚刚进门的这家人正是李华艳一家子。

  她本来就是个喜欢八卦的人,进门听了这几句心里就开始琢磨。

  区里粮食局(类似分局)方科长?

  那边宿舍又能有什么新闻?

  她有些坐立不安,这可是上好的谈资,“粮食局”和“宿舍”可都是妥妥的热搜词汇,足够她在单位上显摆几天的。

  可惜后续的谈话,相关的话题都被张宏城刻意绕开,让店里的其他人都听了个寂寞。

  第二天张宏城起了个大早,赶到南京路国营商店门口排队。

  他选的是电器专柜靠前的位置。

  李华艳才接待了几个顾客,正好一眼看到了有些脸熟的张宏城。

  她眼里忽然一亮。

  缘分啊!

  张宏城故意装作不认识她,拿出一叠工业票和钱来。

  “同志,给我拿一下那台收音机。”

  李华艳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这些工业券。

  呵呵,竟然都是粮食局系统发的内部券......。

  联想到昨天听到这个年轻人和那个方科长的对话,她总觉得这里面藏了点什么。

  张宏城利落的买好收音机,又装作随意的问了李华艳一句。

  “同志,请问你们经理在吗?”

  李华艳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

  “你找我们经理?”

  “哦,忘记自我介绍了,”张宏城客气的笑了笑,“我是你们商店后头那片院子的负责人。我们院里又脏又乱,这些年给你们添麻烦了,所以想和你们经理道个歉。”

  李华艳恍然大悟。

  “哦、哦!那你直接上二楼,我们陈经理在第二个办公室。”

  张宏城抱着收音机走向楼梯,正准备接待下一个顾客的李华艳忽然手一僵。

  她的脑海里,几个关键字骤然凑到了一起。

  “粮食局”、“宿舍”、“上头他们沟通的”、“找自己经理道歉”。

  建设兵团的人为什么平白无故要过来客客气气的道歉?

  难道是因为他们已经把这块地......。

  心不在焉的李华艳一直看着楼梯的方向。

  没过多久,她看到陈经理亲自送着那个年轻人下来,两人热情的握手道别。

  陈经理刚回到楼上办公室,就听到外头有人在敲门。

第146章 真相?

  陈劲松其实不太看得起张宏城这个年轻的副科。

  在他看来,张宏城不过是初来乍到对自己进行礼貌性的拜访。

  还是空着手来的。

  他之所以会亲自送对方下楼,完全是因为张宏城“不经意”的提及了一件事——自己的事迹上过公民日报。

  这个份量足以让他亲自送人下去,不然传出去就是他不懂规矩。

  本来已经准备把张宏城的拜访抛在脑后的陈劲松,却没想到李华艳一上来就给自己透露了一个大新闻。

  粮食局盯上了自己后面的那个院子,他们想在这里修职工宿舍!!!

  陈劲松猛的站起来,在办公室里绕了好几圈。

  粮食局那边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和黑省建设兵团走的近,他是知道的。

  可陈劲松万万没想到,两边的上头居然会达成这样的合作......,诶,也不奇怪。

  换成黑省建设兵团来施工,估计自己周围三家企业和居民们都不会买账,可要是换成粮食局......这年月谁特么敢得罪他们?

  后头那四五亩的地,又靠近南京路,如果他们的宿舍楼真的修起来,粮食局那帮人怕是嘴巴都要偷偷笑歪了。

  此时陈劲松和李华艳都认定,张宏城刚才买的那台收音机就是粮食局私下报答张宏城的礼物......。

  “经理!”

  李华艳很不服气的提醒着自己的上级。

  “我们商场职工的宿舍楼可是一直没解决呢!”

  “后头可是靠近我们南京路啊,经理!”

  陈劲松使劲的揉了揉脸。

  他也没想到这块鸟不拉屎的地居然会落到粮食局的手里去。

  之前空着也就算了,上上下下谁也不在乎。

  但如果真的被建成了粮食局的职工楼,那他和周围两个企业一把手的脸也算是丢了一大半。

  别的不提,下头的人肯定会造他的反!

  职工宿舍的问题一直都排在所有沪上职工的心头第一位。

  哪怕是他们国营商场的职工,绝大部分家庭也在挤筒子楼、住鸽子间。

首节 上一节 167/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