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185节

  兵团没有驻沪办,只有他这个还没开张的招待所。

  为了能及时“逃离”沪上的冬天,各兄弟单位都纷纷委托招待所帮忙定火车票。

  所以这几天,张宏城和沪上铁路局的几个同志打得火热。

  虽然他几乎每两天都要跑一次火车站,但他却故意对兵团运给自己的那些木头视而不见。

  除了帮人订火车票外,他只运走了李部长叫人送来的那些特产。

  李部长叫人送来的特产有兵团产的土布、棉花、花生、榛子、豆油和各种大酱。

  其中一个几个小箱子里装的是黄桃罐头和东北红肠。

  张宏城为人大方,帮他订票的那位副科长和几个铁路职工,每人都分到了几十斤榛子和三斤以上的红肠。

  这一来二去,人家自然也觉得和他熟了,有些事也自然好开口打听。

  “小张科长,你们这些木头总是堆在那里也不行啊,占地方不说也惹人眼红。”

  张宏城就等着人家科长这句话。

  “哟,谁这么大面子都找到您这里来了?”

  “既然您都开口了,那就麻烦说说看,是谁有心想要这些木头?”

  人家科长也领情,一口气说了三家单位的名字。

  就连他们铁路局也为即将开工的新职工宿舍的房梁,悄悄的订下了一根大木头。

  张宏城这才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属于自己的那些木头。

  李部长不是说给招待所的木头都是边角料?

  怎么还能拿来当房梁了?

  到了地方,人家科长笑眯眯的给他看了单子,张宏城才知道所谓“半车木头”只是存在于纸面上。

  兵团各大林场有个关于木头的内部分类标准。

  一般可以运出山海关的木头都必须是丙等以上,大约是按粗细和质地来分的。

  兵团书面上给他的半车木头是十六根一车长的丙等木头。

  可张宏城并不知道,赵秘书拿着计划去排生产任务,这个计划不知怎么就“刚好”落到了红旗林场头上。

  给老排长送的木头啊?

  红旗排一琢磨,从山上弄下来十六根“只是粗细不太规范”的木头。

  团长李光进假装没看见,啪就签了字。

  木头被千辛万苦的运到师部转运场,人家运输车队还没来得及投诉,何东红的姐夫提前给自己的老领导打了个电话,一切顿时消弭于无形。

  师部转运验收的人员反复看着这些过粗的木头和自己手上的单据,怎么都对不上。

  韩政委轻轻一句话落下。

  “看来是忙中出错,通报批评一下红旗林场独立排,取消他们明年的评功资格。运来运去也麻烦,直接发了吧。”

  韩政委的话谁能不明白。

  红旗排已经有两个集体三等功在身,本来就没安排他们明年论功的机会。

  铁道部门这边有些发愁,把一整车木头当半车运......,哟,兵团这边的年货又会多照顾一下我们,那行那行,什么一整车木头,就是半车!

  所以张宏城现在看到的是十六根两人合抱的大木头!

  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想要抢。

  送走最后一批回东北猫冬的兵团同事,张宏城约着那些要木头的单位一起在木头屯放点碰个面。

  张宏城很谨慎,没有让人家派对等的副科过来和自己对接,而是放风说来个科员就行。

  这种做法很大气、也是很聪明的做法。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排除部分意向不是那么强烈的单位。

  连个科员都舍不得不派,那所有人都知道你们单位对这些木头的需求的没那么强烈。

  张宏城就算最后不分木头给对方,也怪不到他头上去。

  毕竟旁人来的都是科员,你一个办事员要是能抢到一杯羹,那才是打了所有人的脸。

  当然如果对方来的是和自己平级的副科,那说明对方是真心急需这些木头,自然是要多分一点的。

  正儿八经的官场明面规矩,谁都挑不出一点问题来。

  之前说过,江南的天气潮湿,故而这年月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瓦顶。

  哪怕是单位上修的楼房,但凡是有条件的,也会想着弄个房梁和瓦顶。

  那样住着或者办公才舒服。

  南方平房顶的房子顶楼几乎没人愿意住。

  冬天能冻死,夏天能热死。

  南方单位修房子,难弄的不止是砖头、水泥和预制板,最难搞的当属合格的大房梁。

  有句老话叫做“一根房梁传五代”。

  十一月十一日,张宏城挑的好日子。

  火车站小堆场,站着十来个人在互相聊天。

  烟雾缭绕中各种寒暄夹杂着谈天说地的内容。

  青浦区工会管后勤采购的肖副科长正在苦笑。

  根据上级指示,各区的工会大礼堂都要扩建,他们青浦区的也不例外。

  大礼堂是木石结构建筑,无法单纯的用水泥和砖头进行扩建,一来是费用跟不上,二来是承重不对称容易出事故。

  所以他们工会急需一到两根能当顶梁柱的大木头。

  兵团招待所的这批木头刚卸货,他们工会上下便盯上了这里。

  这种大木头晒上大半年就能用,届时他们工会的砖头、水泥、瓦片什么的也该凑得差不多了。

  刚好!

  为了拿下木头,他们工会的老大专门批了条子,弄了些这年月不太好弄的票据和物件准备和招待所去换。

  可今天肖副科长到了现场后才发现,他手里握的这点东西比起其他人准备的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人家不光准备的条件更加优厚,甚至现场还来了两位正科!

  肖副科长已经算了好几遍,可不管他怎么算,论单位实力和诚意,他们工会都没戏!

  不知不觉中,肖副科长已经站到了人群的外头。

  狼多肉少,估计他这边是没戏了......。

第164章 惊喜不惊喜?

  张宏城分木头很利落,既没有卖关子也没有故意吊大家的胃口。

  甚至都没听这帮人提的条件。

  他只给招待所留下了四根大木头,其它的十二根大木头都按来人的级别和提需要的顺序利落的分了出去。

  现场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可大家也都没话说,

  至于人家招待所剩下的那四根大木头说是自己有用,他们也不好惦记。

  张宏城没听各方条件就直接分木头的举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关于张宏城“为人厚道”的传闻是多么的真实。

  当然也有心思缜密的人有些怀疑——这家伙不会是另有企图吧?

  他们其实担忧的没错,正如后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最便宜的往往也是最贵的......。

  不过后面的事他们也不用太过忧心,张宏城同志办事向来是春风化雨,让你最后付出的时候也会明明白白、舒舒服服加心甘情愿的。

  肖副科长前脚刚回到工会,一帮管事的人才叹完气,张宏城的电话卡着点打了过来。

  “肖科长,你们的难处我们招待所是知道的,算起来也比我们招待所更需要这些木头。”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招待所留着这几根木头是为了给所里打造床啊、柜子之类的东西,你们那边有不要的旧床或者旧柜子没?”

  “我们先紧着旧的用,总不能让你们工会大堂的工程一直拖着......。”

  肖副科长和几个工会领导听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这些东北的同志,咋就这么实在捏?

  为了支援我们工会扩建礼堂,偷偷把自己要用的木头给了自己,他们自己宁愿用旧货,这、这、这当然不行!

  谁知小张科长反而急了。

  “两根大木头给你们扩建,就这么说定了,都是GM同志,别磨磨唧唧的,你们找车去拉木头,我下午带人过来拉你们的旧货。”

  整个工会办公室气压很低,因为羞愧。

首节 上一节 185/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