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14节
“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
楚描红愕然伸手,竟然接住了从张宏城脸上落下的一点晶莹。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你把我紧紧拥抱~~。”
张宏城试图笑着看向楚描红,但有些哽咽的他已经无法再唱第二遍。
他如何不知道这首《小草》实在太贴切这个年代年轻人们的命运。
独孤弱小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情愿默默无闻的聚集在一起将荒漠变成草原,无怨无悔。
他们是这个新生的国度里,是第一批在红旗下出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张宏城这边停了,但有个一直看着夜色深处的女知青却忽然跟着哼唱起来。
清越的女声在夜色里传得很远。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女知青的歌声加入了进来。
她们大多抱着自己的膝盖,或是看着夜空或是望着家乡的方向,嘴里的呢喃如同呓语。
“春风啊春风,你把吹绿~~~。”
这里的人们,尤其是知青们情不自禁的哼唱了半夜。
.......
张宏城是被一阵锣声惊醒的。
有个老汉不停的敲着锣:“上游来冰了~~!!!”
轰~~。
平静的堤坝上瞬间沸腾,无数身影爬起来冲向第一线。
红旗猎猎,昨晚唱歌唱到嗓子沙哑的一个男知青挥舞着手里的红旗大声嘶吼着。
“同志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冲啊~!!”
......
康书茂沉默的放下了话筒。
他的脸上不太好看。
短短几日间,有两首歌传遍了整个黑省的抗汛前线各处。
本来已经势微的农垦厅广播系统在其中更是出了大力。
《为了SHUI》和《小草》,才传播了三天不到,甚至已经引起了京城方面的注意。
第一首歌已经部队方面直接采用,而第二首却在私下传的极其迅速。
那些年轻人尤其是知青们简直爱死了这首歌。
就在康书茂自己的单位里,光是今天他就已经听到了不下三个人在轻声的哼唱着这个歌。
康书茂抬头皱眉看向窗外。
“全才?”
“怎么可......。”
康书茂无法承认这个结论。
这无关自己与张宏城之间的龌龊,而是这个结论太过离奇,实在是有悖他的认知!
一时的失误和惊愕并没有打消康书茂的斗志,他反而越发对张宏城这个年轻人好奇起来。
“有趣啊有趣!”
“这样的年轻人,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给他套上缰绳,再过两年怕是腾于九天之外也犹未可知啊!”
如果张宏城默默无闻没有被康书茂知道也就罢了。
可偏偏张宏城现在所处的年纪和位置实在是太适合康书茂去拿捏和收服。
错过收服这样人才的机会,康书茂怕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之前他故意让人放出假消息刺激自己手下的演出团,是以为能在演出任务上让张宏城出一个大丑,然后引动那几个对张宏城一直不满的人出手落井下石,最后自己再出手......。
可如今他发现张宏城在艺术上的才能也堪称惊艳,便立即叫停了十八路诸侯的动作,全部悄无声息的离去。
康书茂还不想让张宏城察觉有人在刻意针对他。
城府极深的康书茂没有急吼吼的采取下一步动作,而是一直静默到了四月初。
四月初东北各地的春耕已经陆续开始。
农垦厅系统上下忙得一片热火朝天。
康书茂从京城得到消息,黑省的农垦厅怕是还要进行改制,要和地方上融合得更彻底一些。
所以他也抓住春耕的机会忙里忙外,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贡献显得更为突出。
整个东北忙活一片,唯有没有任何生产任务的红旗湿地农场,依然是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
春天到了,张宏城压根没去想如何解决掉湿地里水位退不下去的问题。
他脑子里现在就想着一件事!
春天到了,那么自己和小楚同志也该去领证了!
继母和妹妹已经从湘省动身,楚家老爷子和未来岳母后天也会从杭城启程来东北。
为了自己的婚姻大事,他早把降低水位的事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282章 吓死你!
看着前面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吉普车里的康书茂不耐烦的看了一下手表。
他正赶着去省里农业部门开会,可没想到被堵在了距离目的地还差百米远的街口。
康书茂看了一眼手表,又看了一眼不远处挤得满满当当的街道,立即招呼秘书下车,准备步行绕过去。
在路过围观人群外围时,康书茂隐约听到了几声呐喊。
什么“我不信”、“必须枪毙”之类的叫喊。
他摇摇头带着秘书快步走向不远处的开会地点。
会议开完到了中午,康书茂没有在这边食堂吃饭而是准备去下一个会议地点。
这个时候路口的围观人群已经散去,吉普车早早的等在了会场门口。
康书茂闭目养神,而他的秘书则和司机好奇的聊起了刚才的围观的事。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和秘书小声聊着。
“是下头县里来的社员家属,说是和大队队长家闹了矛盾。”
“听说里头似乎还牵扯着人命......。”
“我听了半天,说起来也是奇怪,这两家人本来还是亲家来着。”
刚才被人围观的地方是哈市的某厅。
四个引发围观的人都来自及西向红公社。
八河子大队(村)。
这户人家姓曹,和他们要告的队长家汤家本来是关系很密切的亲家。
在司机口若悬河的描述中,一桩离奇的案子落入了秘书和康书茂的耳中。
曹家的女儿曹二梅在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本村刚刚退伍回来的汤家大儿子汤有奋。
两人虽然岁数相差八岁,但汤有奋在公社面粉厂上班,是厂里的小组长加积极分子,小两口的小日子似乎过的还行。
汤家和曹家的关系平日里也是处得很亲热。
但就在两年前,有回汤有奋回到家里后却发现曹二梅不见了踪迹,他把全村找遍了都没看到人。
很快两家人都出动把周围找了个遍,愣是连曹二梅的一根毛都没找到。
但好死不死的是,当天早上汤有奋出门的时候还和曹二梅拌过嘴,于是也不知是谁多的嘴,曹家人便把自己女婿怀疑上了。
这个年月的办案人员水平出身参差不齐,真正有经验的人很稀少,不少人办案都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
曹二梅失踪的案子就是如此。
汤有奋被关了起来,虽然他一直不松口承认是自己干的。
要不是他的老部队一直来信坚持,说不准这个案子已经“尘埃落定”。
“曹家人和汤家人已经彻底闹翻,那个汤有奋被关了快两年了,结果什么说法都没有。”
“曹家人愣是说公社、县里都被汤家走通了关系。”
“逼着要枪毙了汤有奋。”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