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19节

  因为这个时代刑侦理论、技术的限制,仅仅是八河子村就还有好几个“悬案”未破。

  当然也都不是什么大案子。

  例如几年前村口寡居的老太太去世,侄儿来帮忙办丧事,结果发现自己姑姑早年陪嫁来的一个银镯子不见了。

  老人走的前一天,邻居还看到老太太手腕上戴着那个镯子。

  之前老太太就交代过侄儿,镯子是要跟着她一起下去的。

  这事最后也没查出个结果来,只是弄的全村人都脸上无光。

  偷寡妇陪葬的东西,那是缺了大德,外村人听了,还不定怎么看他们八河子村的人。

  张宏城说要破这个案子,但村里人听了都摇头。

  可谁知小张干部不过是带着人转了两圈,便在一户人家的石磨下头找到了一个有些发黑但还带着点银光的小物件。

  这户人家的媳妇顿时面如土色。

  她正是当年被安排给老太太换衣裳的人之一。

  这件事被爆出来还得等到十年之后。

  老太太的侄儿媳妇要收儿媳妇,去城里准备给未来儿媳妇买件首饰,因为嫌国营店的价格太贵,便找到了抵押店。

  结果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男人姑母经常戴的那个银镯子。

  公安查了店铺的抵押手续,这才把这个同村的女人给找了出来。

  曹二梅案和银镯子案的“侦破”让村里人对张宏城破案能力的看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宏城立即趁热打铁,又主抓起了村里另一个让所有村民都痛恨的案子。

  去年夏末发生的伤牛案。

  八河子大队有三头耕牛,其中劳苦功高的那头老牛在去年夏末的时候不知被谁弄伤了腿。

  养了两个月那牛都不见好,全村人只能顶着公社的批评含泪送走了那头老牛。

  这里省略数百个饱嗝……。

  乡下人对牛和地的感情,旁人根本无法理解。

  生产队少了一头熟练老牛,等于少了整整两个组的壮劳力。

  这个事儿不光是汤大会,就连曹先进也会时不时的拿出来念叨。

  张宏城之所以选这个案子,就是因为他想要达到一个目的----效力外溢。

  伤牛的两个人其实是附近生产队的二流子。

  当然那个生产队的治安事件,也在张宏城这个临时公安特派员的管理范围之内。

  张宏城之所以针对这个案件,不过是找由头把他的魔爪伸向其他的生产队。

  他必须让有些人习惯他办案的外溢效应。

  他最终的目的是让在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外溢效应,最终外溢到公社之外去。

  两个邻村的二流子被张宏城带着人抓了起来,他在去邻村抓人的时候,还随手把邻村里的一件旧案给破了。

  张宏城狄公再世的传闻在整个公社飞速传开。

  但狄公算什么,人家要做的是包公。

  一个星期下来,张宏城满公社转了一圈,破了大小案子一十七件!!!

  别说整个公社的领导和社员目瞪口呆,全公社的二流子、心里有鬼的人瑟瑟发抖,就连县里治安局也被震撼到了极点。

  张宏城办案可一点都不粗鄙和粗糙,十多个案子全是人赃并获,证据确凿。

  唯一可能被诟病的地方是这个张宏城办案不太顾情面,向红公社有些案子外溢到了其他友邻公社,但这个家伙却一点情面不讲,直接上门就去抓人。

  也得亏是这个年代的各个公社领导都相当开明和嫉恶如仇,对张宏城的行动全部大开绿灯。

  因为每个公社包括县里,每年对于打击坏分子都是有名额要求的。

  张宏城一口气就帮向红公社超额完成了任务,这让附近的几个公社的公安特派员心思活泛了起来。

  也不知是谁首先提出的,五六个公社的公安特派员很快成立了一个联合案件分析小组----其实主要是张宏城动嘴巴,其他公安特派员负责动手。

  小组成立不过四五天,各公社陈年旧案就被侦破了三十多起。

  县里治安部门的大佬们心痒难耐,我说你们这帮小的怎么就不知道带着老大一起玩呢?

  眼看着张宏城临时挂名的任期已经过了一半,于是乎一帮县里的“专家”抱着一堆卷宗来给小组做“顾问”,人家不顾只问。

  至此,张宏城想要的外溢效应终于达到了他的期望值。

  与此同时,被张宏城故意吸引了注意力的三位场外人士里,除了震惊之外,其中一人更是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因为张宏城在办的一起案子,很快外溢到了及西日报社。

  向红公社的一个二流子在一年前曾参与过一次斗殴事件。

  张宏城以这个案件为突破口,找到了这个二流子某个的同伙。

  而根据胖子提供的资料,这个同伙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伤害案件。

  这是一张真正的陈年旧案,距今已经超过六年。

  当初被打的是及西日报社的一个老编辑,而这个老编辑已经在去年寿终正寝。

  众所周知,混混与编辑根本扯不上边,所以这是一桩典型的买凶伤人案。

  按照张宏城的要求,胖子这段时间算是跑细了腿。

  因为张宏城要的能牵扯到及西日报社人员的案子条件有些特殊。

  胖子费了绝大的力气,才找出了这个已经被人遗忘的老编辑。

  有了这个老编辑和这个参与殴打老编剧的二流子,加上这个二流子在向红公社参与的斗殴事件,张宏城这才拐弯抹角的把自己的触手摸到了报社。

  张宏城很注重细节。

  例如在上次征文中,及西日报不遗余力的替石丰收那帮人吹捧文章的事,让张宏城轻松的判断出,在及西日报社里肯定有与石丰收关系相当密切的人存在。

  老编辑被打的案子是几年后严打时被牵扯出来的,张宏城这个时候把这个二流子找出来,也算是救了人家一命。

  张宏城和胖子看重的是这个老编辑没有任何子女,他留下的那个单间也因为才死过人,整整一年都没有人搬进去住过。

  很方便张宏城提前在里头做点手脚。

第287章 老天开了眼

  对二流子的审问结果更符合张宏城的期待。

  常年酗酒的二流子果然忘记了当初买他去收拾老编辑的陌生人长什么样。

  只记得两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发生口角……。

  手里拿着老编辑的几份文稿,张宏城让胖子用仿写软件弄出了一份老编辑的骂人文字。

  在这一篇短短的文字里,老编辑着重骂了某次征文中某人的文章狗屁不通并兼有抄袭的嫌疑。

  张宏城当即采用这个证据,列出了一份嫌疑人名单。

  好巧不巧,喜欢给及西日报社投稿和参加征文活动的石丰收同志就是其中一员。

  自从收到有大佬要收拾张宏城的消息后,石丰收一直在关注着张宏城。

  可张宏城破局的速度太快,他没来得及做任何落井下石的动作,对方就已经做出了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就在石丰收颓然准备收回目光的时候,却从马艳丽那里得到了一个让他耸然听闻的消息----张宏城盯上了他!

  张宏城“无意”中透露给日报社的消息里有这么很重要的几条。

  其一,买凶伤人的人年纪不大,在外的名声很好。

  其二,这个人当初给老编辑投过稿,因为老编辑在骂人的那段文字里还引用了这个人投稿中的一段文字。

  其三,这个买凶者的投稿被老编辑用一个铁盒子锁着,应该就在老编辑的房子里。

  张宏城正在向报社索要老编辑当初宿舍的钥匙……,只是张宏城手里还有其他案子要办,所以他会在两天之后再赶去及西。

  石丰收慌了!

  虽然他没有买凶伤过人,但是剽窃文章的事他还真干过,也给这个老编辑投过稿!

  最麻烦的是石丰收知道自己与张宏城不对付,设身处地的想,如果他是张宏城的话,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自己落井下石!

  尤其是马艳丽告诉他老编辑骂人文字中引用的那几句话,石丰收实在是太熟悉了。

  正是他经常在文章里引用的几句套话……。

  张宏城从一开始就很清楚石丰收最在乎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他的名声!

  石丰收靠着在亲朋好友之间经营的好名声,形成了一张遍布中下阶层的关系网。

  在能力相同、功绩相仿的情况下,他每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经营出来的好名声。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人设非常的讨喜,很容易交到朋友。

首节 上一节 319/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