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30节

  当收音机里的电池电量终于耗尽,小卡车也来到了红旗湿地农场的营地门口。

  老太太陈银秀忽然惊讶的直接站了起来。

  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此刻出现在她眼前的并不是一幅国内农场的泥泞场景,反而如同看到了生平最美的一幅油画。

  修得整整齐齐的木栅栏,被刷上了白色的油漆。

  栅栏下面明显是农场里人们刻意移植的诸多野花和绿草。

  红砖的营房墙上,似乎一点坑洼的痕迹都找不到,配上房顶整齐的红瓦,落在人们的眼里,分外觉得舒适。

  营地的小路全是白色石子铺就的,远远看去宛如一幅神秘而美妙的图案。

  农场里并没有扛着锄头的知青,反而是诸多衣服干净的男女知青们正拿着书本互相探讨。

  不远处的绿茵草地上,还有两个女知青惬意的躺在那里,在听另一个同伴吹口风琴的声音。

  “这里是……什么神仙地方?!”

  感到震惊的老头老太太们,在看到眼前年轻的过分的农场主任时显得更加震惊。

  “你、你还有你,三位都是学理科的吧?”

  年轻的农场主任笑嘻嘻的给他们配了自己的工作。

  “那以后广播站的设备维修就靠三位来看着了,我给你们几个配几个助手负责动手。”

  “段亚梅同志和钱洪光同志,你们两位从今天起去医务室帮忙,顺便接受治疗。”

  “至于剩下的八位同志,你们的任务是负责解决的本农场知青们的学习难题。”

  “每个人每天都按满工分核算!”

  其中一个老头不禁担忧的问。

  “小张主任,我知道你是想照顾我们这帮老不死的。”

  “可是,要是我们不劳动的话,你怕是不好向上头交差的。”

  另外一个老太太也点头道。

  “我们几个下来身上可是带了劳动量的,七月份之前,农场还没整理出来的那些地就是我们的任务目标。”

  听到老太太的话,十三个老头老太太里的两个人脸色变得尴尬起来。

  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个的倔强,来之前又得罪了一番人,这才被人阴了一把,给加了指定任务量。

  “几百亩地而已,”谁知小张主任根本不在乎,乐呵呵的挥挥手,“各位放心,用不了几天就能搞定。”

第298章 咱家主任太无耻了!

  面对老头和老太太们,张宏城自然不是在说大话。

  其实早在这十多位长者抵达红旗农场之前,韩大局长便亲自打了电话过来。

  当初说红旗农场今年没有生产任务,是他亲自开的口,理由就是湿地里居高不退的水位。

  韩局长也是刚刚才知道,农垦厅那边居然有人擅作主张越级给这些老家伙们安排了生产任务。

  自作主张的人级别也就比张宏城高一级,但放在韩常初的跟前根本不够看。

  可惜人家的上级也护短,和韩大局长好生掰扯了半天。

  人家想整某两个老头,给的理由也是斟酌过的——红旗湿地农场的水位已经退却,总要把地提前收拾出来好明年接着种。

  韩局长立即怼了回去,你下头那个兔崽子居然敢插手我们地方农垦局的耕种计划?

  想翻了天不成!

  人家又说红旗湿地农场已经脱产学习了好几个月,但也没看到什么成果......。

  韩局长立即又骂了回去——眼瞎了不要紧,耳朵没聋吧?红旗播音站不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

  “一个处分和一个通报批评,大概事情就是这样,”听韩局长在电话那头的语气,似乎心情还挺不错,“你们红旗农场的复耕任务入秋前在说,现在重点抓好内部学习和播音站的工作。”

  但张宏城却立即拒绝了韩局长的好意。

  “不就是一点地么?您就瞧好吧,我过些日子随手开发几百亩出来给您瞧瞧。”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少不得会挨韩局长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但说这话的人却是张宏城,韩大局长竟然信了!

  挂掉电话去迎接这十三位老头老太太的张宏城,自己也万万没想到韩局长对他的信心会如此浓烈——韩局长转头又打电话去了厅里,还和那人的上级打了个赌。

  老头老太太们被安排了与知青们一样的营房居住,楚描红逐一对他们进行了诊断,决定先用中药和药膳先补补这些老人的身子。

  楚描红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取舍,她不过是在履行医生的职责。

  张宏城猴精猴精的。

  他知道自己是个小心思超多的主,而这帮老人家里估计不少人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他要是主动凑上去太频繁,怕是会被人家看穿自己的小九九。

  所以张宏城才让心思最为纯净的楚描红来接触和管理这些老人家。

  经过几天的相处,几乎所有老头老太太都喜欢上了楚描红这个女孩子。

  人美心美医术也好。

  赵思东那边还在筹备大庆站点,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托张宏城办的农垦红旗播音站居然会这么成功!

  红旗站才开播一个多星期,便以多样化的内容和贴近知青生活的气息吸引了大量的听众。

  红旗站的知青们再一次看到来农场送信的邮递员同志时,全部被吓了一跳。

  因为人家邮递员送来了两大袋听众来信和投稿。

  张宏城没有操心播音站的事,全权让夏娟负责,他则一头扎进了良种场的大棚里,挑选起了作物种子。

  他既然已经许诺会尽快开垦出几百亩田地,那他也没准备让这些地荒上大半年,总要种点什么才好。

  如今已经到了六月上旬,可以种植的作物选择并不多,张宏城挑了半天最后选中了良种场某个大棚里准备处理的一批萝卜秧。

  “张主任,没想到你会看上这萝卜?”

  带着他逛大棚的技术员无比惋惜的指着这些萝卜秧。

  “这是51白萝卜,是去年我们和附近几个良种场一起实验改良的萝卜种子。”

  “成品的个头和口感与正常萝卜一模一样,但收获期却只要五十天。”

  张宏城看对方一脸惋惜的模样就知道他的话还没说完。

  “可惜的是这种萝卜的生长条件限制太高,根本不适合推广。”

  经过技术员的一阵叨叨,张宏城总算知道了这个萝卜种的不足之处。

  51白的诞生很有偶然性。

  良种场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大棚内的温度计出现了问题,所以51白的实际生长环境更贴近南方较为炎热的环境。

  而这个品种最终出现的决定因素,是来自技术员们从湿地水里捞来的湿泥。

  也就是说这个品种就算推广去了南方,没哪个公社会动用大量的劳力去下河入湖挖泥巴,就为了种一点萝卜。

  张宏城本意是想找一种能快速成熟的蔬菜,现在看来51白竟然完美的符合他所有的要求。

  六月和七月,可不就是湿地里最炎热和潮湿的时候,气温要比外头热不少。

  至于湿土那就更好说了,在水位退去后,湿地里到处都是符合51白生长的地方。

  “别报废了,这些种子秧苗都划拨给我们农场。”

  技术员疑惑的多看了他一眼。

  “小张主任,你们湿地里的种植条件确实是挺搭51白的,可要是今年湿地里的天气没有往年的高......,再说你要这么多种子,是准备开多少萝卜地啊?”

  “你手下一大半可都是娇滴滴的女娃子。”

  “诶,你这个同志怎么就没点好觉悟了?人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

  “半边天?呵呵呵呵。”

  技术员直接笑了。

  “你还笑得如此开心,那好,我离开的时候和您爱人打个招呼去。”

  “干嘛?”

  “告诉她,你们家的天要变了.......。”

  “咳咳咳咳咳,有你这么损的人么?”

  种子的事搞定,张宏城便准备着手开始自己开荒的计划。

  他带着简勇几个在湿地里跑来跑去,一口气丈量出了五百亩好田来。

  本来这里的地就肥,又被营养丰富的湿地水浸泡了两年多。

  只要勤翻土让太阳暴晒杀掉那些虫子,这里就是最上等的农田。

  土地丈量出来,根本不需要张宏城亲自动员。

  从农活技术不俗的红旗排到几乎没有农活经验的沪上知青排,甚至还有几个腿脚好了些的老头和老太太,都开始摩拳擦掌。

首节 上一节 330/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