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36节
红旗播音站新开设的俄语学习和英语学习栏目,收听率蛮横无理的直接霸榜。
更有三位教授在收听节目里讲解数理化知识和习题。
别说黑省全省试图参加本次高考的知青和青年们,都守着收音机屏住呼吸,一个字都不敢落下。
就连吉省的年轻人们也心急火燎的弄来更高更长的电线,试图收听这个难得的波段。
“做的还不错!”
能让张宏城亲自改卷子的人不多,其实也就张玉敏一个。
而他刚刚改完的卷子是他最近几天私下布置给张玉敏的。
一共五套。
这是胖子根据历史资料弄来的高考习题。
完美的囊括了今年湘省高考的所有题目和知识点。
其实张宏城的手里还有另外六套试卷,全是围绕黑省今年高考试卷出的题。
他和胖子自然不会蠢到拿现成的原题让人去做。
而这些试卷他会在最后冲刺阶段布置给自己信得过的手下去做。
张玉敏的水平本来就不错,更是老头老太太们最得意的弟子。
就算没有自己大哥提供的私货,她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只不过作为大哥,当然想自己妹妹考最好的学校,例如燕大或者水木。
做完试题还没来得及歇口气的张玉敏,被自己大哥转天强行无情的送上了火车。
这丫头再不回去,怕是赶不上湘省的报名了。
张宏城没有抽出时间来送自己妹妹,因为邢老如今在哈城办手续,刚好张玉敏可以去哈城与邢老会合然后一起进关。
邢老的孙子在电话里向张宏城拍了胸脯,说火车到了京城,他会安排人亲自送张玉敏安全回到湘省。
……
哈城火车站。
满脸都是疲倦的康书茂,揉了揉自己的脸颊,让自己的表情不会显得那么僵硬。
恢复高考的消息刚刚传到农垦厅时,让负责农垦厅内部教育工作的康书茂如获至宝。
可随之发下来的一封调他回京的文件,却让他如坠冰窟。
很显然,如此明显的针对说明这次回京怕是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在等着他。
带着满心的忐忑和压抑,康书茂在磨蹭了半个月之后,发现高考的事自己根本插不上星点,这才不得不踏上回京的旅途。
满心颓然的康书茂,正试图让自己回想几件让能让他高兴的事情。
例如他离职之前给那个姓张的留下的礼物。
夜校校长?!
呵呵,看来是老天都看不得这个人太过逍遥,都要借着自己的手最后整治他一番。
张宏城啊张宏城,希望你会喜欢我老康留给你的这份礼物!
嗯?!
再一次揉脸的康书茂忽然发现正在步入特别候车室的几个人中,有一张他熟悉的面孔。
浑身上下一丝不苟,连衣服脚的褶皱都没有,虽然年逾七十,但依旧行走如风,站立如松。
邢老?!
他下一秒认出满脸笑意帮老头提着行李的小伙子正是邢家的小孙子。
康书茂立即浑身一震,他意识到这肯定是邢老已经恢复了工作!!!
邢家的档次可比他们康家高了三等不止!
至于跟在邢老身边,郑和邢家孙子说说笑笑的漂亮女孩子,他下意识的认为怕不是邢家未来的长孙媳妇。
天助我也!
康书茂立即整理了一下领口,大步走了过去。
在邢老恢复工作返京的途上遇到这就是一种缘分,说不定邢老心情大好之下,能帮自己说句话。
可让康书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不过是刚刚说了自己的名字。
邢老和那个漂亮女孩子都变了脸色。
年轻女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满脸厌恶,而邢老的表情则让他再一次如坠冰窟。
因为邢老看他的眼神,如同在看一个死人!
第304章 从天而降的赌约
十月初的黑省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冷。
前些天还有些闷热的哈城,转眼间满大街的人们都穿上了毛衣和和秋裤。
“听说今年要多熬个把星期才会供暖,最早也要到十一月初,”说话的人正在捅煤炉子,炉子里用的是去年剩下的煤球,一股子老鼠尿的骚味弥漫了整个房间,“这天冷得可够快的。”
办公室里有人笑着抬头看了他一眼,感受到屋内逐渐升高的温度,他才把身子完全放开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说起供暖,你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发生的那件事。”
也不知道这人想到了什么,嘴角的笑容里带着一丝促狭和有趣。
“咱们的姚主任现在是越来越不讲究了,连兄弟单位都坑。”
捅完煤炉子的人闻言放下火钳,将打了几个补丁的外套脱下来,脸上虽然也带着笑,但笑容里的含义却与同伴不一样。
显然他是支持姚主任做法的。
“我们哈城的中学和他们农垦系统的几所中学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待遇。”
“可事实却大不相同。”
“他们老师的待遇与我们比起来,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想想他们原来建设兵团名下有多少农场和厂矿,每个月拿出来补贴学校的钱和物资都海了去了。”
“光说粮票这一项,人家农垦第二中学老师除开规定的额度,农垦系统还私下弄了好几个名目进行补助。”
“远的就不提了,就说去年这个时候,老宋你也见到了吧?”
“咱们家属楼对面的章家,两口子领回来多少东西!”
老宋似乎回想起了什么,也不禁羡慕的摇摇头。
“方老师,你就甭想了,再想人家也是国营职工编制。”
言外之意,哪里是他们几个正规教师编制的苦哈哈能比的。
“为什么不能想?”
方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先看了一眼办公桌西边底下垫的那块红砖有没有松动,这才接着吐槽起来。
“人家农垦第二中学下周就开始供暖,啧啧啧啧,单位上有煤矿就是不同啊。”
这里是哈城三中高中部的一间老师办公室。
室内的光线有些暗淡,但因为是白天所以没人舍得开灯。
唯一没有说过话的是一位女老师,她抬头看了一眼导致室内光线不太好的那扇窗户。
被人打破了不知几年的窗户上糊着好几层报纸,她对老宋和方老师的聊天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她只是好奇学校里说会给各个办公室、教室换损坏的玻璃,到底会在什么时候解决。
至于方老师提到姚主任做的那件事,女老师大体上也是比较认同的。
她不是嫉妒农垦第二中学,而是觉得既然是自家缺的好资源,争上一争也理所应当的。
这件事要回到五天之前。
恢复高考的通知下来后,变化最大的就是他们哈城的教育战线。
她们这帮教书匠往前数上十年都不敢想的资源和福利,都在慢慢的向教育这块倾斜。
尤其是近在眼前的高考,每个学校都想着要一鸣惊人。
说起资源,作为超大企业的东北建设兵团内部教育系统甩了他们黑省教育系统几条街。
但说起教学质量,情况却刚好相反。
倒不是说人家农垦教育系统里的老师水平差,而是因为那边的老师都是国营职工编制,旱涝保收,与学生们的家长又算是同事关系,所以对学生的管教和要求松了很多。
这回恢复高考,全省教育系统开大会,优先分配的是各项优惠政策和扶助资源。
可让哈城主管教育的姚主任没料到的是,平时来开会从来都只当自己是木偶的康书茂居然代表农垦厅教育系统也参加了资源争夺。
他们哈城教育这个苦哈哈,从来都是指望着市里那点可怜的拨款过日子,但人家农垦系统的几所中学是从省市两级加农垦厅内部三处拿补助。
况且这回拨下来的资源,农垦学校那边根本不缺!
姚主任当时便来了脾气,和康主任在会上好生闹了一回。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