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48节

  虽然知道强留他们的可能性很小,但张宏城依然不敢面对暴跳如雷的韩大局长。

  因为他这几天找了诸多借口,把收回的那些卖资料的钱做了“分配”。

  每一个农场年底都会给职工分粮食和物资,但他们农场今年没有粮食收成,所以分的是钱。

  同属农垦局下属的其他农场,年底分给知青们的粮食和物资大约占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张宏城也美其名曰按照这个比例来分,这一口气就分出去了两三万块。

  然后是集体三等功的年终奖金,经过全农场集体表决,又分了两万多块……。

  农垦局下属的其他农场,四五个农场里才考起一个大学生,农场给考上大学的人奖金不少,少的有两百,多的甚至高达五百。

  张宏城觉得以自己农场的实力,起码每个人奖励六百到七百差不多。

  而且他还参考出了其他兄弟单位的例子----例如及西粮食局考起大学的那个职工,人家粮食局不光给了奖金,还帮人家支付了往返老家报喜过年的路费。

  红旗湿地农场也决定有学有样。

  这是他们刻意模糊了人家粮食局的职工回老家不过是回回大庆而已,路费花费相当有限。

  而他们农场的知青除了七个是本省人之外,离家最近的还是罗琴----她老家是京城!

  大锅饭嘛,张宏城大笔一挥,每人批了一百块的探亲费!

  准备接手张宏城留下摊子的卞老爷子,不住的拔着自己的胡子。

  他开始还担心张宏城给他留的钱太多,会引起旁人的觊觎,可如今他开始担心张宏城还能留下几分钱给他们三个老人过日子……。

  农场账本上最后留下的数字是两万一千二百零七块一毛四分。

  加上湿地里的那七百多亩好地和张宏城留下的大批复习资料、试卷,已经足够卞老把这个夜校继续办下去。

  以后申请来夜校就读的知青都必须边耕边读……。

  卞老爷子甚至已经开始飘飘然的做起了耕读书院、隔世超然的院长梦。

  盖了公章的证明材料和密封的档案袋陆续发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张宏城甚至还贴心的帮每个人买好了火车票。

  当火车票发到每个人手里的时候,原本还兴奋到不能自已的知青们,渐渐的都安静了下来。

  无论男女,一个接一个的红了眼眶。

  各自的出路和未来是有的,但下一秒他们面临的是人生中最长的一次告别。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在他们最美好的年纪,能彼此聚到一起是天大的缘分。

  他们一起劳作、一起学习,同屋而眠的他(她)们喜欢在黑夜里诉说各自的理想和未来。

  他们聚集在红旗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尤其是原来红旗排的知青们,把自己青春最美好的年岁,贡献了在这片黑土地上。

  他们原来也梦想过自己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去,但却没想到大家会散得这么彻底。

  从此全国各地、天南海北,各自走上各自的人生。

  这一别之后,也许就是一辈子不再相见。

  看着围绕在自己身边这些最亲爱、最亲密的战友和朋友,酸涩的眼泪如春天的雨一般,迷蒙一片。

  寇世宏和简勇,两人抱在一起比女孩子哭的还要伤心。

  焦定辉跑到食堂里打开酒罐子,一口口的猛灌着,偌大的汉子斗大的眼泪只往酒里掉。

  当晚所有人都喝醉了。

  女知青们嗓子都哭哑了,醉醺醺的她们还一个劲哭喊着。

  “要是我们能考到同一个城市就好了!!!”

  “我舍不得大家,舍不得红旗连,舍不得的农场!!!呜呜呜呜。”

  还有文艺范十足的女知青喝得醉醺醺的,在场中不停的跳舞。

  跳完舞蹈,她哽咽着举起酒杯。

  “知青战友们,举杯祭奠吧,我们的青春……结束了!!!”

  “从此四季湖海,大家多多珍重!!”

  几乎被惜别的眼泪淹没的红旗农场众人最终没忘了把他们最敬重的人推上台说话。

  张宏城虽然不想当着这些人的面流泪,但到底还是没忍住。

  算球,哭就哭吧!

  几年相处下来,哪里就舍得这么从此天各一方。

  此分别过,要么随着时代的大流青云直上,要么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不知去向。

  张宏城红着眼眶梗着脖子憋了半天,愣是一个字没说出来。

  倒是台下怀里抱着哭得不能自理陈蓓蕾的楚描红,轻轻拭去了眼角的泪珠,张开檀口轻唱了起来。

  (张宏城友情提供词曲。)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

  ……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一个恋恋不舍的身影,背上行囊挥洒着眼泪离开了红旗湿地农场。

  八十个人慢慢的变成了六十二个……四十五个……二十一个……十三个……六个……两个。

  张宏城和楚描红最后一次检查了四红旗湿地农场里每一间营房的大门和房间,这才把一串钥匙郑重的交到了卞老手里。

  背上回家行囊的两口子,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农场广场上那在寒风中飘扬的红旗,飘然而去。

  【数日后,韩大局长暴躁的声音出现在了农场里……只是惊起了几只不畏严寒的水鸟……。】

第316章 过客

  一九七八年一月的最后一天。

  这天是北方小年,向南方驶去的火车车厢里笑声不断,年节的气氛极其浓郁。

  每年这个时候从东北回家过年的知青不知凡几,尤其是今年重开高考后,无论是好运被录取的还是落榜者,一颗心都已经早早飞回了家。

  以前面对上山下乡政策,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办法,但随着高考的恢复,全国知青们都看到了一丝回城的希望。

  虽然这丝希望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总算是有了奔头。

  他们迫不及待的要和家人一起商讨明年参考的规划。

  故而这段日子的火车票极为难弄。

  火车站内外到处都是人。

  张宏城和楚描红穿着臃肿的军大衣和戴着半旧的雷锋帽挤在绿皮车厢的客座上,他们各自只带了一个军绿色的帆布书包,离开农场时赘余的行李已经不见了踪影。

  凭借张宏城的关系,弄到入关抵京的火车票很容易。

  但当他们抵达了京城附近的中转枢纽站时,才发现这里的人更多。

  也幸亏苏北京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还在东北老丈人家里待着,在接到张宏城的“求救”电话后,请他老丈人出面给张宏城两口子安排上了一列南下的火车。

  额外说一句,苏北京的老丈人很乐意帮这个忙。

  他闺女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天从张宏城两口子这里获益良多,本来苏楠是冲着自己第二志愿去的,结果却好运的擦边上了第一志愿——花城农林学院。

  所以,苏北京岳父花了大人情让张宏城两口子尝试了一下乘坐火车最后一节车厢的滋味----乘务员车厢。

  南下的火车带着满车厢的年味驶离了车站。

  与此同时,南方。

  另一列火车正缓缓停靠上了桃陵站站台。

  站台上站着不少来接亲友的人们。

  火车还没停稳,站台上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朋唤友声。

  “陈蓓蕾~~!”

  “卢燕~~!”

  “~赵甘梅~~!!”

  一个穿着深绿色邮政棉衣的年轻男子,在站台上蹦得极为欢腾。

  整个站台上来接亲友的人们里就属他一个人的嗓门最大。

  这位年轻人飞快的从一个车厢冲到另一个车厢前,对着每个车门和车窗都大声喊着几个好友的名字。

  他刚刚失望的离开前一个车厢冲向下一个车厢时却被车厢里传来的怒吼给叫了回来。

  “混蛋杜刚,老子这么大人你没看见吗?”

首节 上一节 348/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