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54节

  尤其是在涉外接待单位工作的杨同海的上司家里,要是真能把任丽娟娶回去,足以让那家人在本单位的权威多维持一代人。

  好巧不巧,看上任丽娟那家人的儿子正是那位情种。

  这哥么进门的时候还很别扭,一副目无余子的模样,可才看了任丽娟一眼,眼神便再也挪不开半分。

  张宏城一直在沪上待到正月十五才匆匆赶回杭城。

  他坐的是百货公司的货运卡车副驾驶。

  随着上头风声渐起,很多事情大家都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这次百货公司的经理安排货车帮张宏城运了一堆东西回杭城。

  派车的正式理由是让司机给杭城百货转交一封无关紧要的文件。

  对于百货公司的经理来说,帮张宏城这点小忙根本不算什么。

  人家张宏城可是帮他宝贝闺女介绍了一个好对象——考上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的陈爽。

  张宏城在沪上拜了一圈年,却做了六桩媒,还被“逼着”写了几封给红旗补习学校(正式改名了)的推荐信。

  那些家里有子弟在黑省插队的人家,在拿到张宏城开的推荐信时,高兴得如同自己孩子已经考上了大学。

  听闻刚刚走马上任的红旗补习学校校长卞老头,就连省里大佬的条子在他那里都不好使。

  人家卞老的根子和背景都在京城,老朋友似乎超级多。

  张宏城这次去沪上,其实是为了重新搞一批聘礼去的。

  之前准备的那个盒子,因为楚老爷子归来和他收拾康书茂的原因,已经不再适合被拿出来。

  所以他紧赶慢赶的在沪上捣鼓了一批几转几响。

  真当他的媒和推荐信是白给的。

  当小卡车停在楚家门口,张宏城一样一样的往里搬,楚老爷子摸着胡子露出了笑容。

  不是他贪这些东西,而是这样让邻居们看了能给孙女长脸面。

  让老爷子开心的其实是邻居们一阵阵的惊呼。

  “电视机~!我去,12寸的黑白熊猫,先不说电视票,光买电视机的钱就要四百~!”

  “这么重的东西,是缝纫机,蝴蝶牌的错不了!年前我就逛过,一百六啊,票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弄得到。”

  “这个收音机也太大了吧?这开着还不整条街都能听见?”

  “土了吧,人家说这叫录音机,不好和收音机那种便宜东西比的。”

  “收音机便宜,侬要不要听听自己说的是啥子?”

  “凤凰牌自行车,还是两辆女士的,诶,人家小张没给自己买?”

  “哎,人家小夫妻是大学生,要去京城读书的。这个车子是给他母亲和岳母骑的,哎哟哟,我们家是想不来的......。”

第321章 原来我是高手

  一九七八年三月七日。

  京城春光正好......才怪。

  还冷着呢!

  但供暖公司才不管你气象局怎么说,反正他们按照农历节气准时断掉了各处的供暖。

  惊蛰都过了,还开个毛线暖气!

  民大的宿舍里可没地方给张宏城去烧炕。

  所以来自天南海北的经济系314寝室八条大汉躲在被窝里互相介绍着自己。

  场面堪称别开生面。

  甭管七十年代还是后世的零零后,入住寝室后,天大地大的事都得往后排,最要紧的是先论序齿。

  十分钟后,寝室老大老二一直到老幺全部新鲜出炉。

  张宏城暗中点头,嗯,314寝室的同学们都比较年轻,老大俞兆文也才29岁。

  根据老三冉群峰听来的小道消息,他们经济学一班有几位老大哥同学,都三十多了。

  序齿完了后的套路都是一个样——找地方歃血为盟,俗称喝酒。

  学校里明面上规定是禁止学生饮酒,但实际上是没酒可卖。

  可这难不倒老三冉群峰,他自己带的有。

  秦川大曲。

  食堂里,新来的七七届新生与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们泾渭分明,各自占据一边,少有交流。

  张宏城看着现场,倒觉得人家工农兵大学生师兄师姐们更安静,反倒是自己这群新生最闹腾。

  那边的师兄师姐们还不太好出声管一管,因为新生里有好些年纪三十好几的人在,而且这些人在外头的级别都不太低。

  小道消息:在七七届民大新生里,副科就有二十九个。

  例如三一四寝室的老三冉群峰,虽然今年才二十七岁,却是秦川酒厂的一位副科长。

  放在别的学院,师兄师姐们书生意气之下训斥管理新生大约是有的,可这里是民大,最讲规矩的大学!

  这个规矩,懂的都懂。

  全寝室张宏城排行老六,这个排位真不是作者在讽刺他......。

  但在寝室里的实际地位却是坐二望一。

  老大俞兆文是浙省某报社的正科级干部,资历比张宏城要深厚得多。

  当然哪怕是消息灵通的老三也查不到张宏城具体的档案,看不到他那些吓人的履历和评语。

  张宏城根本不在乎寝室里的级别区分,安安分分的当自己的老六,跟在几位大哥身后横行校园。

  【横行】这件事说来有趣。

  有人通知他们全寝室去第二教学楼411教室开班会,但谁能猜到看着很稳重、负责领队的俞大科长居然是个路痴。

  他领着三一四七条好汉一路逛荡着——鬼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走出了校园......。

  当八人走进一栋看着像教学楼的房子时,居然还有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跑出来引路。

  好么,这里是街道办。

  人家看到来了八个腆胸叠肚的家伙,还以为来领导视察了.......。

  八个人最后都讪笑着从楼里走出来,老俞笑眯眯的拍打了每一位室友的肩膀。

  “忘记这件事,对你有好处......。”

  好在因为迷路而迟到的并不只有三一四的同学们。

  班上年纪最大的老龚,甚至还差点被校工请进某间会议室......。

  班主任姓邵,邵显平。

  今年五十有六,是他们经济学一班的政治老师。

  老头很风趣。

  “看着台下春夏秋冬齐备,我可算是松了一口大气。”

  老头嘿然一笑。

  “幸亏没人年纪大过我去,否则老头我也很尴尬的......。”

  这年月人们的笑点都低,台下立即笑成一片。

  “大家挨个上台自我介绍一番,只是老头我有个奇怪的癖好。”

  “不准大家直接介绍自己之前的工作,让全班同学通过你的话来猜一猜。”

  “看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简短的描述让大家猜到你之前是干什么的,有奖的哦!”

  第一个上台是老龚。

  他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已经有了三十八岁。

  “我呢,来自辽省,至于我的职业么?咳咳咳咳,我给大家来一段,都不要笑啊......。”

  张宏城这帮人听了老半天也没能听出老龚同志唱得是啥。

  最后还是坐在他身边的楚同学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好像是乌苏里船歌......。”

  好家伙,看着台上唱得很动情的龚建国,俞老大刚才信誓旦旦的说老龚估计住在辽省和蒙省交界的地区,这是草原民歌来着......。

  一帮年纪各异的新生猜了半天,在十分钟之后才终于猜中了老龚的职业——船运公司的副科长。

  老俞是第十个上台的。

  “......老俞我每天要写稿子、排版、审稿,还要拍总编的马屁......。”

  还没等他继续说完,大家便猜中了他的职业,某报社主编(报社应该不大)。

  到现在为止,老俞靠着自我介绍最短而被猜中职业暂时排在第一。

首节 上一节 354/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