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59节
“我们校长都没这个胆子。”
“人家照抢不误,连借口和票子都懒得给的……。”
张宏城被惊呆了。
这老头这么猛的吗?!
卢老头狠狠的瞪了自己学生一眼,又下意识的扫了对方碗里的菜。
果然还是青菜豆腐。
半条鳜鱼被老头扔进了还在吐槽自己学生的盆里。
老头下一秒就无视了还在风中凌乱的张宏城,和蔼可亲的看向了两位访客。
“两位同志是从哪个单位来的?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吗?”
这老头会变脸,怕是川省来的吧!!!
“卢教授您好,我们是苏城医疗剪刀厂的。”
“我们这次过来是有一些关于冰箱冷冻上的问题想请教您。”
卢老头眼睛一亮。
“就是你们剪刀厂在去年用土法弄出了三台医疗冰箱?!!”
老头手劲挺大,随手把张宏城翻了个边儿直接推出门,然后把门给锁了……。
看着手里那个空荡荡的饭盒,张宏城不由得紧紧抱住了另外一个装着松鼠鳜鱼的饭盒。
这个梁子,他记下了!!!
骂骂咧咧的张宏城一路往楼下走。
就当他即将迈出教学楼大门的时候,他脑子中忽然闪过一道光芒。
“苏城医疗剪刀厂?”
“一九七七年土法弄出三台医疗冰箱?!”
“我去,这不是后来的香雪洋冰箱厂吗?!”
第326章 咱们是文科院校
张宏城是一路转着眼珠子回到民大的。
在和胖子的隔空寄信中,两人就曾了解过七十年代末的国产工业。
尤其是民生行业的电器。
一九七八年五月挂牌的苏城冰箱厂,是两人曾经热议的一个话题。
苏城医疗剪刀厂的技术人员千里迢迢来京城找卢在明教授是干什么,张宏城用屁股都能想得出。
人家这是想正式成立冰箱厂,准备弄出一台真正的民用冰箱。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几天之后苏城医疗剪刀厂就会正式改名为苏城冰箱厂。
“土法”是这个时代的无奈,医疗剪刀厂当初找遍全国只弄来了几张残破不全的技术图纸,靠着几个技术人员不休不眠的琢磨实验,这才造成了三台小号的医疗冰箱。
全国上下没人敢小看这三台小小的医疗冰箱。
因为他们再次用土法开创了国内的首例先河。
香雪洋这个品牌名字,甚至是京城的领导取的。
可见上头对这个事的关注度有多大。
张宏城当年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小说里的主角在这个年代,多数采取的是登报发表文章来阐明自己的进取立场,以求获得上头某些人的赏识。
但真实经历过体制的张宏城却知道,这种投机方式,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采用。
试问哪个派系里会少了笔杆子?
派系里多少人家的子弟不好用?
需要你一个与派系无关的无足轻重的人来突兀发声?
而且有影响力的报纸真要刊登这样的文章,不可能不考虑你的出身和背景。
当一方的实力足以压制另外一方时,那些不自量力跑出来投机的人,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派系之间最后妥协时的炮灰。
所以张宏城一直以来只埋头做事,在他看来表态和文章远不如他做的事更能让人看重。
大时代的春风即将刮起,站队的人千千万万,但真能拿得出手、能独当一面干实事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
张宏城用来吸引关注的方式,是其他人根本复制不了的。
松鼠鳜鱼果然很好吃,楚大娘子吃的小腹微圆,满意度到了十二分。
于是乎,她的基础物理作业又对他夫君放开了参阅权限。
本来打算好好进行期末复习的张宏城又偷偷的和胖子频繁通信。
经过胖子不懈的努力,苏城冰箱厂第一台民用冰箱的数据和照片出现在了张宏城的眼前。
惨不忍睹。
这台民用冰箱制冷效果很强劲,松鼠和鳜鱼进去几分钟就能成为可以用于战斗的标本。
但每隔一天半就要清理一次冰箱的内部,味道太浓郁了!
而且冰箱的制冷机,那动静不比柴油发电机小多少。
耗电量和维修率都相当感人。
老式冰箱特有的冰箱门封条也很容易出问题。
但这已经是国内技术人员暂时能做到的极限。
要知道当初他们手里才几张残破不全的冰箱设计图纸。
“嗯,不错,最近的物理作业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
张宏城再次见到梁老师是在一节物理课后。
“你小子的聪明劲还是有的!”
不要老是如此夸奖,张宏城也有些不好意思,正要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表示谦虚。
谁知梁老师下一句话就差点让他破防。
“你抄你爱人的作业还知道稍微掩饰一下,省略或增加几个没用的步骤,但你们寝室的欧剑在这方面可就远不如你灵活了。”
“冉群峰的作业,他抄的就差点没把冉俊峰三个字抄上去了!”
梁老师调笑了他几句,抱着讲义和课本准备离开。
刚刚从尴尬中回过神来的张宏城忽然出声询问。
“梁老师,您对冰箱制造有研究么?”
“冰箱?”
梁老师摸了摸下巴。
“这方面主要是制冷机的问题比较麻烦,而制冷机研究还得是京城工业学院的卢教授更权威。”
张宏城眨眨眼睛,大言不惭。
“梁老师,您怎么这么迷信权威呢?”
“我觉得您就行!”
梁老师哭笑不得的盯着张宏城,点了点他的额头。
“一份松鼠鳜鱼罢了,值得记这么久的仇吗?”
好家伙,那个卢老头居然还把这件事说给了梁老师听!
那这事就真不能这么了了。
“我哪能有那么小气?”
故作大度的拍了拍胸脯。
“我有一知青战友,现在在北邮学机械,私下也在捣鼓制冷机,他为人面子薄,不想让他们学院的老师说他好高骛远,所以求到了我这……。”
“要不请您私下给看看他设计的东西?”
“最不济也好让他死心,安心去学习不是。”
梁老师瞪大眼睛看着张宏城,现场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评价。
“嗯,小张同学,我又发现了你一个优点。”
“啥?”
“脸皮真厚啊!”
“多谢您夸奖……。”
某知青战友浑然不觉自己成了张宏城嘴里的背景板,连专业都被人改了……。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