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382节
秦主任这才笑着指了指坐在一边显得相当乖巧的张宏城。
“这也是我们后勤处学生代表,张宏城同学。”
“他之前的干部履历有些不凡啊。”
“我今天叫他过来,就是看他对咱们的产品销售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没有?”
苏厂长和另外一个中年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宏城。
似乎有点年轻啊……。
到底秦主任本质上是个老师,推荐自己学生出人头地的想法是没错的,但在这种事上……,会不会太儿戏了一点?
张宏城大约想了五分钟,用很谦虚的态度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可不可以先这样,后勤处和苏厂长这边各出五百块,进行一次科技征文。”
“大概分为两个阶段。”
“征文的对象不限于我们民大,甚至要包括医科大等院校。”
“初赛征文标题,我看可以多准备几个,例如如何降低鼻咽疾病、避免办公区域吸二手烟、保障各大食堂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等。”
“而在复赛过程中,文章命题就可以用科技进步的宣传调子,落在咱们的红雀牌排风扇和抽油烟机上。”
“给咱们民大的师兄师姐摊派产品肯定是不好的,但我发现最近报纸上都开辟了健康或者科技专栏。”
“咱们这个竞赛的优秀文章,完全可以推荐给咱们的师兄和师姐。”
办公室内除了秦主任之外的另外两人,此刻看张宏城的表情显得十分的精彩。
看这小子说话轻声细语的,一脸谦虚的模样,怎么说出来的内容却让他们心底发寒。
这其实是张宏城又在利用软文推广的手段,对于他来说毫无新鲜感可言。
但秦主任却听得两目发光,满脸都是赞赏之色。
看着这对师生的样子,苏厂长和中年人都偷偷鞠了一把汗。
不愧是民大啊,专门出领导的地方……。
惹不起,真的惹不起!
和苏厂长一起来的中年人,其实是轻工部下属的一家民用技术研究所的所长。
这位所长姓皮。
轻工下属的民用研究所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毕竟研发资金都在向军用或者重工业行业研发倾斜。
可随着最近政策的放宽,大批从研究所下放到地方的研究人员陆续回归,让研究所的日子越发捉襟见肘起来。
就轻工每年下发的那点研发费用,研究所里有一半的人得去吃空气。
研发所主攻的方向是民用电机,他们也是苏厂长原来的合作伙伴。
秦主任之所以请了这位皮所长过来,就是想请研究所接下他们校方的一个研发项目。
开发一种全塑料制的缝纫扇!
没错,图纸、想法和标准都是来自于张宏城的知青战友们的“灵感”。
秦主任为这个研发项目从学校修房子的费用里申请挪用了两万块的研发资金,请皮所长务必在明年三月份之前研发出这个产品。
皮厂长是搞技术的,他把图纸看了有半个小时,心里便有了谱。
“不用等到三月,过年之前我们就能拿出样品来。”
苏厂长和皮所长都如释重负的离开了后勤处。
见到张宏城这小子也想走,秦主任急忙一把拉住他。
“你先别急走,给我老实交代,你糊弄他们两个还行,但排气扇和抽油烟机的推广,你明显还收着几点没说。”
张宏城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
“我是这样想的,新华书店那边不是要出第二版的复习资料吗?”
“可以组织老师把数学题目里的举例物品尽量换成咱们的排气扇或者抽油烟机。”
“比如说数学上的采购搭配问题,疯狂的水池管理员可以改成食堂排气管理员。”
“物理题也可以这样改……。”
“咱们可以在下一期最高广播电台的授课栏目中,让咱们的老师提及涉及到排气扇或者抽油烟机的题目。”
秦主任不住点着头,还给这小子扔了一支烟。
“只有数学和物理吗?”
“当然不能够,其实最好的宣传时机是咱们老师在电台里讲解语文范文的时候。”
“科技进步的主题、孝心的主题、领导关怀群众的主题、人们相互之间迁就的主题、儿童医学健康的主题……。”
“再配上登报的征文文章,红雀牌应该能……红遍全国吧?”
“到时候不用红雀厂里的业务员去主动推销,各地的百货公司会自动找上门来……。”
“诶?秦老师,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第349章 新剧上演
西双版纳。
一间才修葺过的吊脚楼。
妇人正拉着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手在涂抹油膏。
版纳的蚊子太凶,这都九月了还是胃口不减。
小孩子不过淘气跑出了蚊帐便被咬得哇哇直叫。
吊脚楼的竹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一个背着竹篓的男人从外头走进来,身上还带着浓郁的艾草味道。
妇人见到丈夫回来,脸上露出了喜色,小孩子也一个劲的大叫着爸爸。
说有蚊子咬自己,让自己老爹打死坏蚊子。
男人先对着妻子一笑,又随口哄了儿子几句,这才小心翼翼的把竹篓放下。
妇女略带着期待的问。
“买来了?”
“嗯,买来了。”
男人搓搓手打开竹篓上的布,双手稳稳的从竹篓里抱出一个七成新的收音机来。
妇人脸上带着喜色,抱住了哇哇要冲上去的儿子,一边哄着小孩一边看着自己丈夫把录音机放在桌子上,开始调试天线和频道。
电流声在小小的吊脚楼里响起,最后慢慢的清晰起来。
“这里是最高人民广播电台......。”
妇人看着这台收音机,喜悦里还带着一丝心疼。
他们两口子已经参加了两次高考,可惜都是功败垂成。
在三个月前,他们在一次知青聚会上得知最高广播电台开播了一款复习专栏节目。
而有好几个这次考上大学的知青之前都在收听这个节目。
这次两人商量了很久,咬牙花了半年攒的积蓄从某个考上了大学的知青手里买下了这台二手的收音机。
在版纳这地方淘换一台二手的收音机可不简单,不比在老家直接买一台新的便宜。
男人调试好收音机转头对爱人笑了笑,又献宝似的从背篓里取出了一本近两寸厚的大部头书籍来。
在看到这本书封面名字的那一刻,妇人惊喜的叫出声来。
“是民大的复习丛书!?你哪里买来的?”
男人得意的笑了。
“橡胶农场的小吴今年考上了中专,他不准备继续考下去,所以这本书他半价卖给了我。”
妇人急忙掀开蚊帐将书本拿到手里,神情里露出了一丝激动。
“咱们今年又没考上,我刚才还在担心明年的考试。”
“不过如今有了这本书,你今年又只差十一分就能上线,我看明年你就能当上大学生。”
男人对着爱人笑了笑:“夫人同志,你也要加油,我看你一个中专是跑不了的。”
“谢谢我家男同志的鼓励,呵呵,我会加油的!”
妇人笑着回答。
“不过到了明年就算我没考上也没关系,我今天去农场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我们这里回城的政策似乎要变了。”
“如果我要是还没考上,我就带着孩子回桃陵,我等你!”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