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407节

  “哥,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已经打听过了。”

  “这个本子喜欢逛古玩店,尤其是喜欢买咱们的字画。”

  “听人说这家伙身上还有刺青,对于关二爷的画像是格外的垂青。好像已经收了七八幅了,但行家说最好的不过也是民国的……。”

  张宏城摸了摸下巴,嘴角勾了起来。

  另一个时空的胖子很仗义。

  张玉敏是谁?

  自己兄弟的妹妹,那也是自己的妹妹!

  自己义父的妹妹,那就是自己的干姑姑!

  也不知他找了个什么借口,一家三口飞到了京城。

  胖子一头钻进了琉璃厂,托了不少关系找到了几个行家。

  “胡老板,您要求咱们按照唐寅的画风仿一幅画没问题,”领头的老头很不解的看着胖子,“毕竟您准许咱用微雕技术在里头留字样,证明这是赝品。”

  “可您这二爷的画风设计也太……了吧?”

  “一眼假的东西,有必要花十五万请我们这帮人来劳心劳力吗?”

  胖子笑容可掬的拱手。

  “列位大师受累,这就是我和朋友之间开的一个玩笑,钱是他出的,大家尽管往真里造,这货不缺钱!”

  几天之后,半幅威风凛凛的二爷舞刀图通过老信封寄到了张宏城的手里。

  为什么说是半幅呢?

  因为二爷座下的赤兔马那半截画胖子没寄过来。

  “不对呀!”

  商毅明的眼光有些的,他胆战心惊的摩挲着这幅画的纸张。

  这材料、这触感,这陈旧的痕迹……。

  难道真是唐寅笔下的二爷图?

  “哥,这幅画拿出去套鬼子,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别说商毅明这么觉得,就连楚描红甚至楚老爷子看到这幅画都惊诧莫名。

  不像假的啊!

  直到张宏城施施然的把下面那截画给接上。

  楚老爷子一口茶水顿时喷了一丈多远。

  “咳咳咳咳,别让老头我知道是谁仿的这幅画!!!”

  画中威风凛凛的二爷坐下骑的赫然是一辆二八大杠单车。

第374章 便宜的房子

  商毅明最近才知道张宏城这位未来的大舅哥办事有多沉稳。

  二爷单车图到手之后,张宏城并没有急吼吼的去收拾那个高桥本子,甚至让商毅明找去盯着对方的人撤回来。

  用张宏城的话说,敢出国做生意的人就没几个心大到没边的,尤其是喜欢搞小动作的本子人,就商毅明这帮人的盯梢技术指不定已经落到了对方的眼中。

  要是人家来个将计就计,那才是得不偿失。

  商毅明的性子有点急,家里人说他都不太好使,可面对未来大舅哥,他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楚描红也笑着瞥了自己爱人一眼,出声安慰了商毅明几句。

  “小商你只管去,他肚子里怕是已经有了主意。”

  张宏城确实有了主意,而且在他脑子转起来之后,很快又想到了太多的内容。

  当他肚子里主意终于落定,用这半截画去收拾高桥反而成为了他计划里搂草打兔子的部分——做点成绩的同时附带把这厮给收拾了。

  张宏城最近一直在躲着秦主任和解主任,但今天他终于“无意”中被解主任在图书馆附近给逮住。

  解主任很得意。

  满学校里的人除了老秦之外心思都不是那么活泛,九成的人都只知道课堂和书本。

  天可怜见,好不容易出现张宏城这样一个小狐狸,他要不把人家的毛给薅光了委实心里不舒服。

  面上故作懊恼的张宏城没敢让秦主任来“逮”自己,因为那也是只狐狸,指不定会怀疑自己是主动送上门的。

  俞老大已经当上了学生会自律部的部长,除了上课几乎时时刻刻都泡在教务楼,所以最近学校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张宏城其实心里明明白白的。

  解主任之所以来堵自己,不外乎是张宏城故意在俞老大这货面前漏了点口风。

  俞兆文同学也很识趣的在解主任跟前“无意”的嘀咕了几句。

  正被几庄事弄得焦头烂额的解主任当时眼睛一亮,也没叫俞兆文去“传唤”某人,而是很有诚意的自己亲自来逮人。

  解主任最近又开心又烦恼。

  让他开心的是,东风快递那边已经完全撤出了民大校园,还回来了大片教学楼和宿舍楼,让学校的住宿教学条件上了两个台阶不止。

  本来他和秦主任以为加上在建的几栋家属楼,学生和家属的住宿问题应该不是问题了,可事实的发展却出乎领导们的预料。

  十几年前,民大的教师们属于高收入的知识分子家庭,那时候也没什么独生子女政策,反而是号召“人多力量大”。

  故而几乎每个教师家庭都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大绝大部分的教工子弟主动或被动的去了农村插队。

  改革开放的政策下达之后,作为政策学术研究组成部分的民大教师们消息极其灵通,知青回城的政策出台前半个月就有子弟从农村开始往回“跑”。

  先是民大后勤处因为复校而新增的岗位和临时岗位瞬间被填满,接着校办企业风扇厂因为效益太好扩产,人手需要增加了一倍,除了本厂子弟外又吸收了六十多个回城的教工子弟。

  但依然有部分教工子弟没有得到安置,导致教工们不得不拉下脸天天往几个校领导办公室跑。

  “都是我们几个老头看着长大的孩子。”

  解主任让张宏城坐下,嘴里的语气有些唏嘘。

  “以前都是白白净净的礼貌小子闺女,如今个个一身黝黑、穿得破破烂烂的躲在教工家长的身上畏畏缩缩的看着我们,哎,难受啊。”

  张宏城捧着茶杯没有出声,他知道解主任还没说到真正的问题上。

  他知道为了解决这部分子弟的工作,校领导们一时心软做了一件事。

  当年民大搬迁去大三线,把校园留给了东风快递。

  留下看家的教工和家属和东风快递那边的家属合办了一家工艺品厂。

  全国当时这种挂靠在大单位下的家属单位不计其数。

  这家工艺品厂靠着东风快递系统内部的计划单子过得挺滋润。

  但这次双方正式分手,工艺品厂被分给了民大,空出的岗位被教工子弟填满不说,剩下那些没被安置的子弟最后也被塞了进去。

  “他们现在拿的都是三分之一的临时工工资,光扫地的活就有五六个人抢着干.....。”

  “可现在有些麻烦啊,东风那边已经停了拨计划过来,咱们学校需要的工艺品不多,还都是部里直接拨的......。”

  “我听你们寝室的俞兆文同学说,你小子有些想法?”

  张宏城很谦虚的笑了笑。

  “您别听我们老大瞎掰掰,我就是听说咱们今年青年节的主题是中外青年大联欢,所以就瞎说了几句。”

  “嗯,没事,我就喜欢听你小子胡说八道,接着说。”

  张宏城清了清嗓子。

  “现在不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咱们民大的老师很多是政策的建议者,毕业生也多数是政策的执行贯彻者,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理论和实践结合一下。”

  解主任情不自禁的扯了扯嘴角----这小子的求生欲还真强。

  “嗯,借口挺高大上的,我喜欢,继续。”

  “我听说燕大和水木的青年交际会上除了邀请在京国外青年之外,还有部分外宾会到会。”

  “我想着能不能在他们的会场现场摆上三四张桌子,用来展示咱们国内的一些特产。”

  听到这里,解主任有些微微皱眉。

  “什么特产?”

  张宏城嘿嘿笑了笑。

  “我们同学之间平时互相吹牛打屁的时候,经常提到家乡的那些味道或者传承顶好的特产。”

  “您不妨在学校内部做个调查,看哪些同学愿意回乡去做个调研,把自家的特产拿回来展示展示?”

  “那些东西?”

  解主任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怕是拿不出手吧……。”

首节 上一节 407/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