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513节
“老头子我前几天就放过话,要是让我不高兴了,他这两头牛也别想得好!”
李翔当时只是附和着跟着骂了几句,直到喝的差不多了,他才对老饲养员开门见山的提起了摘取老牛体内牛黄的建议。
老饲养员对牛黄的市价毫无概念,并不知道牛黄和黄金一样都是按克来算的。
人家拿出了七百块!
七百块啊!
老饲养员毫无意外的心动了。
只是当两人把老牛牵出来准备动手的时候,被老饲养员养了十多年的老牛居然流着泪给老饲养员跪下了。
老饲养员当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什么都不肯杀牛了。
眼看着到手的牛黄就要飞了,想到这些牛黄的价值,李翔顿时恶向胆边生。
他把迷牲口的药偷偷下到了老饲养员的酒里。
趁着老饲养员迷迷糊糊的时候牵着老牛就走。
可没曾想老饲养员居然跌跌撞撞的追了出来,结果一个没站稳一头栽进了旁边的沟里。
李翔就那么冷冷的站在沟边看着浑身发软的老饲养员在沟里慢慢的被淹死。
在离开之前,他又想到了老饲养员之前说的酒话,为了转移警方的视线他便返回牛棚将两头兰山公社借给双马公社的耕牛杀死,并取走了两头耕牛身上味道最鲜美的一小块。
牛肉被他扔进了河里,病牛被他带到山间杀了取药,然后原地掩埋。
九月二十五日, H县双马公社和兰山公社交界处的一处山坳里。
周围野地和山头上都蹲满了来看热闹的群众。
几个警察押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指认现场。
当民兵在男人指的位置挖出那具残破的老牛躯干时,在场所有的群众眼睛都红了。
“攮死逑日的!”
“打啊!”
三条牛加一条人命,外加他们两边械斗时受伤的人手,要不是郭涛有先见之明申请了其他公社的两个民兵排过来,李翔不止是会被当场打断一条腿那么简单。
随着三牛案告破,又有县府在中间调和,双马公社和兰山公社也选择了和解。
影响县里劳务输出大局的最后一个不利因素也被排除,县府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在张宏城的强烈建议下,通过了给公安局增加二十五个编制和五万费用的建议。
破获案件的郭涛在县公安局内的排名也悄无声息的达到了坐三望二的境地。
九月二十八日,破破烂烂的h县班车站外。
周副书纪好不容易找关系从外县借来的七辆半旧中巴车,在一片红旗招展和锣鼓声中慢慢启动。
车顶上顶着一座座被勒得紧紧的行李高山,不少行李还用网兜垂在中巴车两侧。
每辆中巴车里都挤满了准备南下打工的各公社村民,每张黝黑的脸上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还没来得及把县城的新增水井分派工作弄完的廖原副县,也提着行李坐在了第一辆中巴车的副驾驶上。
没办法,他不光管着县里的水电和建设,更管着民政事务,而县府如今最看重的便是劳力对外输出这件事。
虽然他们已经加派了跟车的干部,但廖原还是觉得自己亲自南下一趟才放心。
他要亲眼看着这几百名村民变成鹏城各工厂里的工人。
顺便还可以与鹏城那边的老板和地方官员打好关系,为后续的劳力输出打好基础。
廖原前脚一走,他手里的事自然又交到了张宏城的手上。
整个h县就县府有一辆四成新的老吉普车,算是县府的门面。
一般都由负责对外联络的周副书纪拿去充门面。
耿同鹏如今正忙着煤矿和建立小型火电厂的事,十天里有八天不在县城。
而周副书纪则天天在外头县市跑关系,帮耿同鹏寻觅急需的火电厂人才和各种配件。
而办公室主任金逢春的事又超级多,不但天天要面对来SF的群众和知青,听说每天夜里还要审稿子到半夜。
加上杨老书纪对张宏城几乎是有求必应,县府的泰半权力空间都慢慢的集中到了张宏城的手中。
十月是H县的农闲时间,本来各公社都准备好发动群众去兴修水利,方便冬季储雪蓄水,但国庆节过后的第二天,却被县府的一纸公文给打乱了计划。
第483章 也太实诚了吧?
张宏城带着一帮人走在干涸的河床底部。
他俯下身抓了一把脚下的泥土,全是干的。
“张县,这条小河,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才会有一尺深的水,但入秋之后就变成了这个熊样。”
打井队的老胡头如今是张县身边的红人,一路走来,他的嘴里一直没有停过。
张宏城听得很仔细,每个地方上了年纪老人嘴里说出的经验对于执政者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资料。
“咱们这地方水少雨少,也就每年冬天的时候雪多一些,各村各乡都靠着那些水库和蓄水池里的存雪来熬过春耕。”
“到了夏天,河水复流才能松泛些。”
张宏城笑了笑,知道老胡头这是变相的劝自己。
河岸两边沙土地上站着附近三个公社集中过来的好几千人,都是张宏城强行下令从各公社水利工地上调来的。
老胡头是想让自己找个台阶下去算了,让这些人回去继续修他们各自的蓄水池和水库,好方便冬季存雪。
本地的气候相当适合种植棉花,而唯一抑制了棉田扩展的就是水源问题。
H县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虽然本地棉花的质量相当出名,但棉田的数量一直控制着一万亩出头,靠的全是后世县府打的数百个井口,消耗的是西北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但这个情况却在二零二三年的一场天灾中得到了转变。
那年十二月底的一场大地震让h县内部出现了一个地震湖。
一条通往临县的地下水脉因为山体内的结构变化而被迫分流改道,从h县境内东北角的地缝挤出了地面……。
张宏城没有回答老胡头的叨叨,他抬头看向了远方一处山体的中间。
武装部的民兵正在那里安装雷管。
他准备炸开那两米到三米厚的岩层,然后往山腹底部填石方。
咳咳咳咳,他准备不告而取,无声无息的分走隔壁县起码三分之一的水量。
真不是他缺德,他也是没办法加不小心不是……。
再说老杨书纪也说了,出了事他来担着。
连续好几次爆破,山坡都垮了半截,引得山下的人群议论纷纷,可效果却差强人意。
好在张宏城临时改变主意,让郭涛这些退伍回来的军人重新去操作起爆,情况这才好转。
又经过了几次爆破,当雷管只剩下的个位数时,山体终于被炸通,当然小山头都没了半个,郭涛这帮人全部成了白色的灰人。
到了此时,张宏城也没继续瞒着几位公社主任,把接下来的工作和目的都告诉了几人。
“张县,咱们这么做,怕是有些不太地道吧?”
虽然双马公社主任说的很委婉,但他手下的那帮人却是上山跑得最快的。
兰山公社的主任舔舔嘴角,
“就是啊,要是隔壁县过来找说法,咱们应该怎么说呢?”
“你俩都别装了,”马屯公社的主任不耐烦的跺了跺脚,准备收拾自己的锄头也跟上去,“要骂他们也是骂县里,让县里和他们扯皮就是了。”
“只要能有足够的水,脸皮要他干啥?”
张宏城呵呵一笑。
“所以啊,县里要和公社乡里统一口径,这是不小心造成的!”
几个公社主任和干部都玩命的点头,对,可不就是这个原因!
……
D县。
一班县府干部都面色凝重的看着绕城而过的冬季河水。
“各位领导,从前天开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咱们河里的水下降了足足两尺,现在河面深度最多只有一米五,往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情况。”
D县黄县长一脸凝重的问水利局局长。
“如果找不到原因,这样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水利局长和几个技术人员商量了一会儿才给出了答案。
“如果水量继续流失的话,恐怕会影响咱们明年的春耕,当然如果能维持住现在的情况,那对春耕的影响并不大,就是人力上可能要多投入一点。”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一定要找出水面变化的……。”
黄县长的话还没说完,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各位领导,水面下降的原因找到了!”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