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515节

  3:2,张宏城的提议得以通过。

  随后在修路的预算上,周副书纪红着脸一路否决,终于将张宏城要求的预算控制在了五十万之内。

  会后周副书纪不太理解的找上了老杨书纪,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老杨幽幽的说。

  “你别说了,那小子滑头的厉害,之前聊预算的时候我没出声,你知道他会前给我报的多少?”

  “多少?”

  “正好五十万......。”

  哦,原来那小子不傻......,诶,不对啊,那他怎么一开始非要八十二万预算?!

  我去,这小子很会演啊!

  H县四个乡(不叫公社了)这回农闲一共动用了六千人出工,浩浩荡荡的扛着工具开往邻县。

  隔壁黄县一看,哟,玩真的?!

  那......还真有点不太好意思。

  县里紧急开会,不能让H县把风格全发扬了——立即组织人员给H县的施工队提供后勤支援。

  ——材料和后勤我们县里出了,你们H县就出人好了!

  不过几天之后,黄县又变得有些郁闷起来。

  因为H县的建设大军直接开往了他们D县的西北角,大张旗鼓的伐树整路填土(修的是土路)。

  可问题是,他们D县的主要交通网络在南边啊!

  那片丘陵地带修路有什么用?

  把几个山间村镇的道路连起来......。

  对于D县的帮助略胜于无。

  他开始心疼自己提供的物资了。

  可人家确实是在帮自己县修路没错,他们班子可是在上级面前拍过胸脯的,这个时候停止供应就有些说不过去。

  “算了,其实他们这样也没大错,”一位副县劝慰黄县,“与咱们几个县的中心都在南边不同,他们县城位于北边,距离我们的西北角比较近。”

  到了十月底,H县的修路大军分成了好几股,分别前往了要还债的L县和C县。

  还是就近在人家的人烟稀少的北边修。

  而且大家发现分成了好些个分支的修路队伍,似乎没有任何规划一样,东一块西一块的“胡乱”修着能过卡车的土路。

  L县和C县无奈的向D县有学有样,给提供必要的后勤和部分材料。

  他们几个县本来就没打算过能让H县还债。

  张宏城亲自带队在外面直到十一月底才回了一趟县城。

  主要是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周边几个县府会在市府的带领下去附近的驻军慰问。

  驻军有两个团在W县,其中一个还是少见的机械化工程兵团。

  军地联欢很热闹,驻军甚至还邀请他们参观了一回军事施工操作——在四十八小时内更换了一座长达六十米的钢架桥。

  张宏城和黄县几个各县的头头,看着那台被换下来的旧钢架桥眼里都在冒着精光。

  可惜人家工兵团的干部嘴里全是套话,压根不接他们的话头。

  问急了就说得请示师部或者军部,反正这东西你们肯定没戏。

  H县冬季河里有了水,来年那两万亩棉田就有了保障。

  张宏城在县城留了几天,和老书纪一起把留在当地的知青们组织了起来,一小部分进了耿同鹏筹建的火电厂,其余的全部加入新成立的棉垦公司,算是小集体。

  当然,知青们日盼夜盼的补习学校也就近在棉垦公司附近成立。

  周副书纪眉头一直紧锁。

  好家伙,煤矿用了七万、火电厂和洗煤厂的首期工程加起来三十六万,棉垦公司十五万,加上张宏城那边的五十万,这钱咋就这么不经用呢?!

  好在在大雪纷飞的十二月里,各县都突兀的停止了给H县的修路队提供后勤和材料。

  老杨书纪和周副书纪脸笑得跟荷花似的,而几个友邻县领导的脸色都变得极为精彩起来。

  市里和友邻几个县的主要干道几乎都是东西走向,可张宏城这回带着H县的人修的却全是南北向的土路。

  而且还东一截西一段的,如同在几个友邻县的北边四处打补丁。

  可到了十二月里,大家看着自己的地图都愣住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条土路从H县的县城向东北延伸出来,借着各县几乎不太使用的北边县道和乡道部分,神奇的走出了一条心电图路线。

  “好你个张宏城!”

  黄县看着自家地图上新出现的那条红色心电图路线,脑门上的青筋直蹦。

  红色路线在过了D县北边、L县西北部和C县西部后,“巧之又巧”的和隔壁市的一处山村的乡间道路连接上了。

  而此刻在黄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省里的报纸。

  报纸头条:连山村村民耗费二十年在今年十二月终于打通了山脉!!!

  那是一条可以并行两辆卡车的山洞!

  黄县咬牙切齿的看着地图路线的末端——红线出了山洞再修一座石桥的话,距离陇海线沿途公路就剩十里不到了!!!

  他眼珠子都羡慕红了!

  巧合?

  鬼才信!!!

第485章 让俺先寻思寻思

  1983年1月。

  各处的修路队伍正在陆续回到H县。

  县里陆陆续续发下去了几十万的工钱,最后核算完毕,县里居然超支用了六十多万。

  这还是在沿途各县一开始都大力支援后勤和材料的情况下。

  但班子里没一个人多说一句话。

  因为太值得了!

  比黄县那张更大的新地图如今就悬挂在H县县府小会议室的墙上。

  周副书纪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哼着西北的小调,满眼热切的看着地图上的红线一直不肯眨眼。

  “可惜啊,”杨槐生今天居然抽上了的烟锅,老伴亲手给他切的烟丝他向来珍惜的厉害,可光是今天就已经抽了三锅,他眯着眼用烟锅敲敲桌子,“陇海线附属公路地基附近两百米谁也不准动工。”

  “要不然咱们直接连上陇海线,啧啧啧啧。”

  张宏城披着棉大衣在向火烤鞋子,他闻言笑了。

  “您啊,就放心吧!”

  “出不了半个月,自然有人主动把陇海线和咱们的土路连起来。”

  张宏城笑得有点坏。

  “嘿嘿嘿嘿,还有隔壁W县驻军的那座半旧的铁架桥,迟早也是咱们的!”

  耿同鹏正在换煤炉子,他闻言抬头好奇的看了张宏城一眼。

  “张县,你给驻军同志也挖......给研究明白了?”

  “那铁架桥我看过,虽然旧了些,也就不好过坦克,但放在咱们县的话可真是好东西啊!”

  “等着瞧吧,咱们啊,”张宏城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和驻军同志最后肯定是心连心的。”

  “说起来我也是有些贪心不足,”周副书纪终于不再哼曲子,美美的喝了一口茶后叹了一声,“要是这条路都是水泥的,你们说,那该有多美?!”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老书纪接口点评,“咱们现在就这点人手、时间和预算,要是手头有机械、十倍以上的预算和时间,说不定我也敢这样想想。”

  “得了,先放过这件事,聊聊廖原那边的情况吧。”

  “廖副县,呵呵呵呵。”

  金逢春笑了起来。

  “他如今都快成俺们县驻鹏城办事处主任了。”

  “一月底鹏城各工厂就要放假,咱们那六百多人要一起回来,听说廖副县已经在那头忙疯了。”

  听金逢春这么一说,周副书纪也记起一件事来。

  “张县,我听说你前几天给廖原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报,让他采购一些南方稀罕的货品回来?”

  张宏城点点头。

  “咱们的北线土路虽然还没联通陇海公路,但已经连通了各县北边的各村,所以我准备在距离县城北边五里外的大丰村开设一个露天年节集市。”

  “大家别以为咱们县里人穷,但隔壁县市里已经有不少富起来的人。”

  “但他们的消费还是被本地的票据政策给限制着,你们说要是廖县从南方弄些不要票的时髦商品回来......。”

首节 上一节 515/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