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520节
他们转头就安排人立即赶赴小云山一带探查情况。
老陈还慎重的吩咐带头的人: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
足足十辆中巴车摇摇晃晃的从土路的尽头开过来,引起了集市上所有人的注意。
很多蹲在集市边上前来接亲友的乡民立即站了起来,踮着脚尖往中巴那边看。
这是县里几个月前组织去鹏城务工的人回来了!
去的时候挤了七辆中巴,回来则变成了十辆,可见这帮人还真的赚了些钱,怕是都带了不少东西。
新改造完成的集市门口搭了个木头门楼,挂着土里土气的红布大花。
刚刚当选本县正印县官拿掉了那个“代”字的张宏城,亲手点燃了悬挂在门楼上的一万响。
两位书纪一扯红绸子,两幅喜气洋洋的红色对联从门口两侧落了下来。
金逢春立即招呼,来自四个乡的锣鼓队顿时敲打起来。
还有上百个头上缠着白毛巾的西北汉子一边跳着一边打起了腰鼓。
白净了不少的廖原副县从副驾驶跳下来,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眼睛有些发酸。
H县可有些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几个县里的同僚上前纷纷和他握手寒暄。
在他们身后,几百号打工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挤下车。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腰杆子比离开的那时候也挺拔了不少。
没办法,兜里有票子,腰杆子虚不下来啊。
几个月前他们离开H县的时候,穿的是家里最好的衣裳,最规整的少说也有两三个补丁,可如今几乎人人都换了一身南方货,补丁那是一点也没有。
人没有继续变黑,反而有不少人和廖县一样白净了些。
现场大呼小叫呼儿唤娘的声音此起彼伏。
几乎每个声音里都带着压抑的喜悦。
“哟,你咋带了这么多?早前来电报可没说你带了这么多东西?”
“大,电报太贵了,说不了几个字,反正回来的乡亲多,又有干部跟着包车,带也就带了!”
“你个鳖孙,那咋带回来?我就带了一副扁担。”
“大,您声响低些,这半拉东西是俺准备卖的......。”
“这是甚?你个混......,咋全是女子的衣服、”
“大,邻村三哥他们几个没回来在南边看厂哩,这是我们几个凑钱从俺们厂销售科拿的货。”
“多少钱你们就敢糟践?”
“三块拿的,您说卖五块中不中?”
老汉举起的扁担立即轻飘飘的放了下来,他眉开眼笑起来。
“中!咋不中?才三块一件,你咋不多拿些?”
“俺又不是牛,咋能背那么多?大,别说了,后头的卡车来了,廖县可是组织了不少稀罕南方货过来,咱们先去挑挑。”
类似的交谈和际遇在各处不断重复发生着,刚刚回乡的打工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没有选择立即回家,而是带着家人进入了集市。
廖县组织来的那些南方年货里,他们早就看上了不少东西。
今年要过个肥年啊!
锣鼓喧天中,老人的笑容、孩子们的喧闹和大媳妇们的谈笑声把集市完全覆盖。
来自隔壁几个县的小贩挤满了刚刚停下的大卡车周围。
又是张宏城的主意——他让人把廖原采购的清单提前几天贴了出去,还公布了批发和零售的优惠区别。
所以今天在场的人里有不少是从邻边几个县赶过来的。
这次帮廖原拉货的卡车就超过了十五辆,周副书纪甚至一度怕运费都赚不回来。
好在张宏城提前派人针对那些打工家庭做过刚需调查,集市上的东西都不要票,南方的布料、衣裳、厨具、镜子、头花、食品、袜子、塑料壳的小收音机.....,销售异常火爆!
抢东西最凶的是来自几个邻县的小贩们。
H县新建设的丰收集名声算是一炮而响。
而很多囊中羞涩的群众,只能羡慕的看着那些打工人家庭东买西购。
不少人心里都涌动着新的念头。
张宏城抽了个空,和跟在身后不远处的郭涛嘀咕了起来。
“老郭,你也看到了,我估计明年开春和春耕结束后,肯定有不少人会响应县里的组织南下务工。”
“民政那边负责统计和介绍接收单位,你们公安系统也要动起来。”
“有前科的、名声不好的,暂时一律不给介绍信,咱们县虽然吃了头汤,但也要把咱们县打工人的好名声维持住。”
“当然,他们要是不要介绍信敢自己南下去闯荡那就另说。”
郭涛用心记着,他知道张宏城找自己说这番话肯定还有别的意思。
果然,张宏城随后压低了声音。
“过几天,我会让金主任展开宣传,把维持好本县打工人名声重要性的话题炒起来。”
“会让大家以为若是本县打工人的名声坏了,县里会暂停这个劳务输出政策。”
“所以,你们公安系统也要准备出个文,鼓励群众们互相检举揭发不法的事,无论大小事都可以。”
“由头就是不要让有坏习性的人混入劳务输入的队伍。”
“大事立案,小事也要作为线索登记在册。”
“至于真假,先不忙着去辨别,都记下来。”
“这件事现在看着吃力不讨好,所以我希望你能亲自抓在手里。”
郭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联想到张宏城一再私下要求他加强队伍建设的话,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您放心,这件事我全力去抓。”
张宏城笑着又说了一句。
“至于那些真心想洗心革面去打工的,可以酌情处理,比如举报他人或者外县的事情也行,又或者给他们派点小任务......。”
两人刚刚聊完,耿副县便风风火火的挤了过来。
“事情不妙!张县,D县那边派人去了小云山,铁矿的事估计是藏不住了!”
第490章 谣言
(要过年了,还债。)
当蝴蝶在不断成长,其扇动翅膀引发的涟漪也在逐步扩张。
H县的春节是在白雪皑皑和不间断的鞭炮声中度过的。
县府放假三天,张宏城几乎每天都在和远在京城的妻子儿女煲电话粥。
家里那边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楚老爷子和裴老爷子都已经正式退休,所以裴淑静和孙苏云也准备回杭城工作。
楚描红告诉张宏城,节后她会加入南下的慰问演出团,两个孩子将被送到杭城暂住。
至于他们的恭王府大院......蝴蝶翅膀刚好扇中了这个地方。
红楼剧组已经提前入住了恭王府,全国挑选演员的工作也正式开始。
张家人住的东院和西跨院一眼就被剧组看中。
尤其是那满院子的真东西,让一众红楼专家差点破防。
“我也是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杭城去,”楚描红在电话里的语气有些无奈,“他们借房子借院子和那些东西倒也在我们的预料之内,可我也没料到他们居然还想借人......。”
放下电话的张宏城一脑门都是感叹号。
虽然他在电话里附和着老婆的说辞,但他私下也不得不佩服王导的眼光。
请自己老婆出演警幻仙姑,呸,老头眼神很准啊。
至于想让芊芊去演巧姐儿,让小楠去演贾兰,张宏城心里倒没有如同楚描红那样子抵触。
楚描红到底是重生一次的人,如今全家运道正旺,她很忌讳贾府的结局也算正常。
春节刚过,全县各个乡镇的村民便躁动了起来。
很多人甚至想放弃春耕就报名南下。
弄得乡里和村里的干部们一个头有两个大。
廖原的民政部门和与之配合的公安部门加班加点忙得跟陀螺似的。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