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522节

  在龙国这个社会,很多事大约在会上谈不拢,但到了酒席上谈成的概率起码能提升一倍。

  市里和两边县里的领导坐一桌,陪同人员又是另外一桌。

  老陈在安排陪同人员桌次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

  诶,那不是H县的宝贝——小涂么?!

  小涂觉得D县的同志一直都很热情,所以他迷迷糊糊的又被灌醉了。

  酒桌上老黄几个想灌一灌张宏城的目的没有达到,因为老耿一个人全包了。

  在H县上上下下,除了打井队的老胡头,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和耿同鹏同桌喝酒。

  老耿自号酒匪,可不是浪得虚名。

  黄县这边正和市里的某位领导聊着,忽然察觉到在另一桌陪酒的办公室副主任悄么的凑到了老陈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老陈那眼睛瞬间变得比屋里的灯泡还要亮。

  ——嘿,有好事啊!

  很快,心照不宣的黄县和老陈在走廊里接上了头。

  “什么情况?”

  “是好消息!”

  老陈有些振奋的搓了搓手。

  “H县那边过些天会有港商来的消息是真的!”

  黄县愣了一下,旋即失望的摇头。

  “得了吧,我打听过,那些人张宏城原来的关系,抢不过来的。”

  “不是这个事,而是那个小涂喝多了又说了一件事。”

  “啥?”

  老陈神情有些激动。

  “张宏城的那两个客户里有一个现在正悬着没定。”

  “这个客商找张宏城帮忙收集一些老旧的酿酒设备,说是准备在鹏城弄个什么调料厂,只要张宏城帮了他,他才肯把自己投资的项目落地。”

  正为县里酿酒厂出路发愁的黄县立即抓住了老陈的手。

  “真的假的!?”

  “那个小涂最近负责给张宏城整理文件,这种人醉后的话保真的!”

  老黄原地转了几个圈,忽然笑了。

  “怪不得这家伙会主动提及酒厂的事,要不是他反应快,刚才老耿怕是已经说出来了!”

  “要真是这样,那老子就得和市里的领导好好合计合计。”

  “老旧的酒厂设备我们有,老子一分钱也不要他的,但这郑家峪他张宏城必须收下,把小云山贫铁矿换给我们D县!”

  老陈明显想到更多,他提醒了一句。

  “可旁的县里也有要改制的酒厂,市里也有的。”

  黄县笑得老狐狸似的。

  “所以说我要和市里的领导言语言语,市里还有笔人情债没还咱们呢.......。”

  ......

  耿同鹏愣了。

  怎么一顿酒之后,会上的风向忽然偏转。

  市里几个领导就差明着偏帮D县那些人了。

  “我看这个提议可以,”市领导笑眯眯的,“张县不是喜欢D县的酒厂么?那就直接拿走,再送上整个郑家峪,你们把小云山给D县,两全其美啊。”

  耿同鹏觉得领导怕不是喝高了,可最让他无语的是——身边的张县居然露出了意动的样子。

  什么情况?!

  要倒闭的破酒厂要来干什么?

  看着张宏城很是纠结的样子,黄县舒心的笑了。

  港资项目啊,任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小云山,他拿定了!

  市领导之所以帮着黄县说话,除了要还D县的人情债之外,当然也是为了帮张宏城着想——有了D县的旧设备你才好落实港资项目不是?

  比起港资项目,小云山算是啥?

  张宏城犹豫了三根烟的时间,最终还是点了头。

  皆大欢喜,唯独老耿的脸绿了。

  市领导握着张宏城的手安慰了半天,最后憋出来了两句。

  “对了,市里也有要处理的酿酒厂设备,宏城啊,你考虑考虑?”

  “哈哈哈哈,要是能换给人家那是最好的,回款的事不急,算你们H县欠市里的,反正你张宏城当家,我们市里可是不怕你还不起的。”

  黄县那头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很是慎重的叮嘱老陈。

  “老陈,你私下查查,看我们县里办公室有没有喝酒后藏不住话的,要是有,趁早调出去......。”

第492章 酒厂是这么开的

  小云山铁矿被换了出去,这事在H县引发了争议。

  耿同鹏一个多星期没给张宏城好脸色看。

  周副书纪也是长吁短叹的,但也只能寄希望于港商的投资比较靠谱。

  老杨书纪决定眼不见心不烦,守着棉耕公司索性不问外事。

  县府里有人觉得此举因小失大,但也有人觉得张县目光长远。

  至于那几套酿酒设备能从人港商手里换来什么,大家都识趣的闭口不提。

  反倒是一件小事引得大家议论纷纷——跟了张县一段时间的小涂被调去了新成立的五四三办公室,算是升了半级。

  两边县里换地的行文很快从市里到了省里。

  既然大家都同意,省里批复也很爽快。

  一份寄往京城备档,一份下发到市里执行。

  张宏城在拿到这份崭新出炉的批文后,居然破天荒的把自己给灌醉了。

  八分人算已经到了极致,剩下的两分便得看天意了。

  酒后睡醒,张宏城立即让郭涛组织人成立了一个县林业巡逻队,驻地就在郑家峪。

  就一个要求,漫山遍野的挂上保护林区的牌子——从今天起,禁止任何人在这个区域里伐木。

  小云山的“失利”让H县县府工作人员高涨的士气降低了不少。

  但大家很快就忙得忘记了这一切。

  概因到了三月下旬,春耕开始了。

  沟渠里的水位比往年都要高出不少,全县上下已经包产到户的人家都憋着一口气,今年非要弄出个好年景来!

  县里两套班子都下了乡蹲点,他们再次见面已经到了四月初。

  春耕还没彻底结束,只不过老李同志带着来自新省的棉种回到了家乡!

  学习了许久的知青们终于派上了用场。

  棉田里到处都是在忙碌的年轻身影。

  李部长精神头很不错,就是人比之前瘦了太多。

  接风洗尘是在老杨书纪家里,一张小木桌、一瓶老酒,一碟花生米和一碟酱肉,就坐着李部长、老杨书纪和张宏城三个。

  “杨槐生,你别想东想西的,”李部长先给了张宏城几个亲热的大比兜,这才指着张宏城呵呵乐着对老杨开口,“这个家伙的套路,你千万别去琢磨。”

  “等你琢磨明白第一层,结果已经出来了,就是白费神!”

  “狗屁的酒厂设备拿去南方开酱料厂,”李部长颇有心得的嗤之以鼻,“我猜他八成又是扯着虎皮当大旗,这设备估计是他自己要的。”

  杨槐生一脸的不解。

  “咱要那些东西干啥?每年都要上头补贴粮食给俺们,酿酒?这不是扯么!”

  李部长吃了一口酱肉,爽快的摇头。

  “别问我,我才懒的想,这小子不告诉你,要么是没到时候,要么是真得不好告诉你。”

  张宏城也笑了。

  “老书纪,其实啊,开酒厂不见得需要本地贡献粮食的......。”

首节 上一节 522/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