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524节

  民大文艺品H县分厂设计的酒瓶其实是来自后世的网络构图,张宏城为了突出“古泉山酒”的文化底蕴,故意在外包装上写下了【边塞酒】三个字。

  六种包装盒上分别还写了六首千古流传的边塞诗,分别对应六种颜色的包装盒。

  这年代谁会在外包装上花这么多心思?

  全国数下来,新鲜出世的古泉山酒算是独一份。

  而且张宏城还盯上了PLA的渠道,他让工艺品厂生产一种军绿色瓶身的红旗古泉山酒。

  度数从48度提升到了52度,还用了后世一种特别的调酒法。

  盒子是大红色的,上头也有一句话【玉门关下送战友,古泉山酿解千愁】,最下头还有一排小字【喝不完别开我,我丢不起那人】。

  要不是产量暂时还是乡村级别,张宏城相信自己能抢占茅子看不上的中档酒市场。

  酒厂的后续计划看得几个投资商热血沸腾,恨不得日日蹲在工地上催着酒厂落成。

  张宏城亲自现身说法,让老耿带着几瓶大红盒子绿瓶子带着几个港商去了一趟汽车团。

  好家伙,在看到最下头那行小字的时候,刘团长那帮人都差点炸了!

  【喝不完别开我,我丢不起那人】

  这酒太尿性了!

  干了!

  几大箱白的都喝得涓滴不剩。

  醉醺醺的刘团长还拉住老耿一个劲的求着:“亲~哥~,这红旗古泉山一定要给兄弟~多~多弄几箱来,嗝~~~,我要去收~收拾我们师长,~~嗝~~~。”

  张县表示这个要求必须满足!

  于是乎没过几天时间,来自北方好几个师的后勤单位都找上了门。

  都蹲在临时车间外头等(抢)货。

  酒桌上没坑过战友那叫啥战友?!

  都特么不用劝,把酒盒子一放,来,战友同志,你说这酒我是开还是不开?!

  后来市里还想着照顾一下H县的合资项目,有次招待特意点了用这个古泉山酒,可后勤上却苦兮兮的说“没货”。

  “怎么会没货?”

  “领导,那帮当兵的实在是太熊了,逼着车间只生产红旗,出了车间就秒没啊。”

第494章 上弦月与下弦月

  (还债第三章 )

  这当然是后话,时间回到酒厂项目谈成不久。

  张宏城和两位专家带着港商们去了另外一个投资地点。

  H县申报建设的采石场到底还是建设了起来。

  只是地点不在已经划给了D县的小云山,而是南边的狗头山。

  当然张县也去年给市里行文,把这里改成了龙首山。

  狗头山上一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采石场,这次不过算是从乡里收回到了县里予以了扩张。

  狗头山,不,龙首山上出产的石头里有大理石。

  西北的大理石有个特点,黑白不是那么纯正,多少带点红色或者绿色的杂纹,但比起其他地方的大理石,却更适合雕刻。

  在张宏城扩大龙首山采石场之前,H县的大理石比起其他地方的大理石没有什么竞争力,而且就H县这运输情况,以大理石制品的重量,根本也运不了多少出去。

  但张宏城准备和港商们谈的第二个项目正是大理石制品厂。

  而且还是几位港商求着张宏城务必让他们来投资H县龙首山大理石制品厂的!

  不得不说后世网络能人无数。

  有人曾经把西北大理石里头不太好看的绿色或者红色抠出来,研磨成粉,然后通过化学加工手段把这种粉末溶液渗透到纹路奇特的大理石红色、绿色条纹里去。

  红+绿=黄。

  “天然金色条纹大理石”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网络店铺里,只是很可惜,这家店铺还没激荡起水花,就因为内部纷争而泄露了天机。

  更因为这种金色效果遇到强力的洗地液就会褪色,所以很快就消失在了网络的大潮里。

  张宏城算了算,距离那种能让大理石特效褪色的洗涤液出世起码还有十五到二十年,足够H县大理石厂赚得盆满钵满了。

  他可没有主动把这种“天然”大理石展示给几位港商,而是两位同行的大师“无意”中发现的好东西。

  龙首山金纹大理石,那可是一等一的风水奇材!

  这东西张宏城准备当奢侈品卖去港岛和南方。

  市价是普通大理石的二十倍不止,其中三倍的溢价是两位“港岛大理石专家”的“咨询费”。

  采石场的师傅手艺都不错,张宏城拿来的那些后世的雕塑图形基本试过几次都能做出来。

  除了这几位港商自己急需的大理石屏风、狮子等风水物外,张宏城还让采石场多雕刻一些招财狮子。

  他准备送给南方各特区的招商部门。

  最好每家大门口都摆着带着H县龙首山特供金纹大理石字样的石狮子。

  底座上带电话的那种......。

  到了四月末,H县今年引进的三个合资项目都逐步进入了正轨。

  分别是古泉山酒厂、龙首山石雕厂和H县红旗工艺品分厂。

  就在几位港商准备离开H县的前三天,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发生了。

  两位大师在招待所门口当着几位港商的面拦住了陈蓓蕾女士。

  他们关注的重点是陈蓓蕾手上新出现了一串树心打磨成的珠子。

  “这是毛果黄杨的树心,质地有些奇特啊!”

  “不对,这种毛果黄杨有些古怪,这纹路,好兆头啊!”

  “陈小姐,请问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问这个树心是哪里的木头?”

  大师们演起来毫无表演的痕迹,那两眼发光却又逼着自己深深内敛的样子简直是入木三分。

  看得张宏城都差点当场信了。

  最后毫无意外,大师们发现这种树心是来自隔壁L县盘龙峪的毛果黄杨木。

  “盘龙峪!!!”

  两位大师忽然很有“默契”的不再声张,这个不寻常的情况立即引起了几位港商的私下关注。

  从第二天开始,港商们在进餐的时候偶尔听到服务员在私下讨论隔壁县的盘龙峪黄杨树心。

  似乎有人在偷偷的收,有港商塞了小费后终于得到确切的消息——一块上好的木心收购价竟然高达十五块!

  三个木心那就是一个月工资啊!

  到了第三天,远在港岛的另外两位大师终于下场也参与了这场盛宴。

  他们“私下”来电,求几位港商帮自己多收些盘龙黄杨木木心来,五十块一份都没问题。

  消息迅速在港岛那边传开,于是乎这几位的客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四月底的H县一股无形的风潮开始向周边扩散——L县盘龙峪的黄杨木树心!

  不到一周的时间,私下收购价已经从十五块涨到了二十五块,跑去盘龙峪砍树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差点魔怔了。

  H县公安动作最快,苗头刚出现就被压制,任何人在县里搞这个生意都会被拘留。

  于是几个港商的手下纷纷出现在了L县和D县偷偷帮人收购树心。

  五月上旬,随着两位大师扔下一句“看走眼了”飘然而去,这股砍树的邪风才被刹住。

  可实际上早在他们离开的前几天,盘龙峪已经被砍成了荒山丘陵。

  在某人多方面的隐秘干涉下,盘龙峪提前十三年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而此刻在张宏城的大力支持和督促下,汽车团工兵连和县里的修路队已经把一条平整的土路修到了郑家峪的外围。

  五月六日,胖子通报的那场席卷西北大地的暴雨果然如约而至。

  张宏城在默默的看着日历上的日期。

  三天的大暴雨,造成了H县和周边多个县境内多处山体滑坡,虽然没有死人,但也让各地的交通中断了好几天。

  而这场大雨之后,盘龙峪的结局将告知张宏城他整个的计划成败与否。

  没人可以责怪本地政F不去管盘龙峪,因为这地方早在几年前就被铁道部给征用。

  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一条新建的铁路将在今年六月份铺入盘龙峪向东方延伸。

  那是一条形状如同上弦月的弧线铁轨。

  但如果你放在地图上去看,就会发现这条上弦月的南方还有一条对称的下弦月——此刻依旧绿意盎然的郑家峪。

首节 上一节 524/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