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48节
“那你是怎么想的,去普林斯顿还是加州大学?”
陈守仁问道。
这也正是他想让洛珞提前毕业的原因。
趁着目前洛珞刚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在大众眼中还是个纯粹的数学家,尽快出国深造。
否则后面他涉及到的核心科研项目越多,就越难走出国门了,甚至现在上面的领导对于洛珞也有提出“保护政策”的执行方案。
一旦彻底落实,那他再想出国交流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就要兴师动众的保护起来了。
为此,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行就把老师也拉上,一块给洛珞做个担保,争取能让他在外面读完博士。
作为老师他对于洛珞的天赋太清楚了,水木能教给他的真的不多了,他需要更大的舞台和成长空间。
这也是要给洛珞申请提前毕业的原因,别看现在已经错过了正常的研究生报名时间,但对于洛珞来说,无论他想去哪个高校深造,对方肯定都会通融的。
而刚才洛珞提出的那两个名校,也是他非常认同的。
不出意外结果就应该在他们之中二选一了,只不过还是有了意外.
“我都不打算去”
洛珞的回答有些出乎陈守仁的意料。
“对我来说在哪读研都没什么区别,如果学校真的要给我提前申请毕业的话,那我想继续在您这儿学习。”
是的,洛珞完全没有去普林斯顿或者加大伯克利分校发展深造的意愿。
虽然对他来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国际顶尖的名师指导同样有用,但他更清楚自己真正依靠是什么。
就是高斯、欧拉、阿贝尔一块给他指导,都未必有他去演个《高斯自传》类的影视剧,舞台剧来的收获大。
嗯~虽然读着普林斯顿然后只身闯荡好莱坞也是个路子。
但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毕竟在自由美利坚,他可没有国内的这份背景了。
虽然他稍微展露一下实力,对方肯定也会给他极高的待遇,但他这辈子估计也别想回来了。
更别说他出国读研也不是那么容易,别看老师说的轻松,他很清楚这一定也需要很复杂的流程。
倒不是他有多自恋,但对于系统的威力他丝毫不怀疑,在那些领导眼中,他不定是个多么难得的科研人才呢。
既然本就没那么需要,还多此一举干什么呢。
“你想清楚了?可别意气用事,也许你觉得水木这边的教学水平也就那么回事,那只是我们学校数学并不强势,别说跟燕大比,即便是复旦的微分方程也要比我们的好。”
“但是普林斯顿和伯克利不一样,在那里你能见识到许多跟你一样真正的天才,国内一个没有的沃尔夫奖、阿贝尔奖乃至菲尔茨奖的得主在那里不说一抓一大把,但也不在少数。”
“如果你能去那边深造,裨益远非在水木可以比拟。”
尽管对洛珞打算继续跟着他读研十分感动,但陈守仁却并没有把他留在身边的打算。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不仅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对整个水木乃至谷院士一派都十分清楚,能给洛珞提供的帮助已经非常有限了。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一些优秀的博士生如果研究的是导师不擅长的某一细分领域,那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导师能给予的指点都十分有限。
更别说洛珞这样的天才了,谁家本科生会把N-S方程当课题的。
即便是他,也从来没递交过这么狂傲的开题报告。
也只有普林斯顿那种妖孽辈出的地方,才适合洛珞的成长。
“老师,我想的很清楚,普林斯顿在数学界的地位我当然知道,不过那种学习环境却未必适合我,我觉得自己现在就非常好。”
不过,洛珞也并没有在跟他客气,依旧坚定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无数数学人心目中的圣地,普林斯顿的重要性他当然清楚,不过他更清楚自己需要的不是那些。
况且,纯粹数学也并非他以后的发展方向。
以系统能给他提供的帮助,即便后面没有更强力的道具,仅凭目前的这几种,只用来研究数学也过于屈才了。
或者说,他在N-S方程上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在航天器和风洞试验的流体力学应用中的副产物罢了。
只是他自己比较有兴趣。
“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有自由的学习环境我就觉得很舒服了。”
“你害,行吧,这事也不急于这一两天,你可以再考虑一下。”
陈守仁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这个学生主意也很正,当初非要上电影学院谁也没办法,现在也是如此。
他如果想留在水木,估计就是把老师请出来也没用,由着他吧。
这样也好,在国内虽然没有那么强的师资力量,但好在资源集中。
以他们这一派的人脉,无论洛珞想做什么都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不过:
“提前毕业总没问题了吧,如果你到时候还想留在水木,那两个月后跟其他硕士生一起报道。”
“如果顺利的话,一年时间也足够你硕士毕业了,毕竟是要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独立做报告的。”
陈守仁笑着说道,这就是他们要给洛珞申请提前毕业的第二个原因了。
第177章 一个人的毕业答辩
“老师,您也知道了?”
“哈哈哈哈,这么大的事,岂止是我,整个数学系都听说了。”
闻言陈守仁大笑道,脸上十分光彩的样子,这可是他也未曾获得过的殊荣啊。
是的,伴随着洛珞论文过稿,引发了整个数学界的关注。
除了那几个顶尖的高校对其发出了邀请外,还有另一封邀请函发到了他的邮箱,就是明年马德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参会邀请。
邀请函上表明了,大会想请他就N-S方程的这部分研究成果,做60分钟的独立报告。
国际数学家大会由国际数学联盟主办,简称ICM,是全球数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素有国际数学“奥运会”之称。
而ICM报告也分为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也叫做一小时报告。
主要是根据报告人所论述内容的深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划分,能做一小时报告的,无不是国际顶尖的大牛,而且内容也都是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上届2002的ICM在BJ举办,国内受邀作报告的一共不过11人,还都是30分钟和45分钟的报告。
至于一小时报告,即便细数理解ICM大会,国内受邀的数学家也寥寥无几。
在此之前获得此邀请的大陆数学家也不过有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等屈指可数的几位顶尖数学家。
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又要加上洛珞这个名字了。
这对整个国内数学界都是件值得庆祝的大事,尤其是水木学派,更是击掌相庆。
要知道,华罗庚曾先在剑桥深造,后又在美国的几所大学任教过,吴文俊也是赴法留学又回到的国内。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有什么不好。
毕竟国内数学界的现状就是如此,取长补短,先在外学习然后把外面先进的理念和和学术传承给国内的学子,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但洛珞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旧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大陆人不说,迄今为止甚至连国门都未曾踏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当然很爽。
但如果是完全的From China,那自然更大的荣耀。
“只是可惜,你这次论文过稿的时间有些尴尬,否则这届的陈省身数学奖你未必不能竞争一下。”
说罢,陈守仁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作为中国数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奖项之一,为了纪念“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所建立的陈省身数学奖,地位毋庸置疑。
这个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1-2位数学家,近几年来已经变成了每次固定的两位。
评奖方向则是主要面向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数学家。
无论是洛珞所在的水木大学,还是他参与的几个项目的研究所,无一例外都有推荐资格。
他此次在偏微分方程上的成果也完全有资格参与评估。
只是遗憾这次的推荐评选已经结束,下周就要直接公布了,洛珞这个时候论文才通过,自然是完全没有参与评选的可能。
“只能等下次啦”
陈守仁无奈说道。
虽然他参与的科研项目同样很多,但他曾经是纯粹数学出身的学者,所以对这方面的奖项有些执念。
在他看来如果洛珞能以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拿下这个大奖,无疑是足以震动国内数学界的大事。
也是数学界真正对洛珞的认可。
这就是他跟很多老师家长都不一样的地方,他才不会信奉什么打压式的教育,做得好就应该鼓励,甚至是奖励。
主要是在他看来,洛珞也不会是因为拿到奖就飘飘然的人。
经过那么久的相处,他对洛珞早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年轻人比一般的同龄人成熟稳重的多。
至于评奖委员会有没有可能因为洛珞的年纪太小不颁给他,他倒是也想过,不过可能性不大。
毕竟,国家已经因为很多项目的机密性,没有办法光明正大的给洛珞嘉奖了。
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给他补偿,要是连数学奖这种不需要隐藏的事,都因为年纪刻意不给他,那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