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51节

  “计算涡核附近沿流动方向的速度梯度uxxxux,增大 ReRe,观测σσ是否超过临界值,并记录涡度增长与流动失稳的关联性。”

  洛珞这边想着些有的没的,另一边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歇。

  演示也到了最后一步:

  “以上,便是我认为在风洞试验中的合理验证方式。”

  “啪啪啪~”

  程主任还在低头记录着,都没有反应过来洛珞已经给出了全部的试验步骤,另一边王院士已经带头鼓起了掌。

  “简直是天生做航天的材料啊,如果你能早出生五十年就好了,我都不敢想有你这样有天赋的人参与航天工程,发展到今天会是个什么样子。”

  “就像我无法想象五十年后,你又会做出些多么震惊世人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仅凭刚才这个设计实验过程,王院士就对洛珞下了如此高的评价。

  甚至高的出奇。

  要知道,这可是王院士啊,他还是整个航天工程的首位总设计师,当下的航天第一人。

  能得到他这番评价,可以说洛珞如果现在进入航天系统,直接就可以横着走了。

  “您过奖了”

  洛珞也是受宠若惊,连忙回应道。

  “一点不过,我之前还看过你做的数学模型。”

  王院士闻言摆了摆手。

  这也正是他今天非要亲自到现场来看洛珞报告会的原因。

  “即便是你的毕业答辩,那老头子我也问一个问题,不过无论你回答的如何,对错与否,都不会影响你的毕业论文成绩。”

  王院士继续说道。

  论文里显然是问不出什么问题了,他今天亲自过来也不可能是为了那么点事,自然有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你觉得当前中国航天工程的最大困境在哪?”

  话音一落,大礼堂一片寂静,就连洛珞都愣了几秒钟,没有想到王院士居然问了一个宏大的问题。

  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的数学家来说,这个问题就是个绝对的主观性问题,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回答,毕竟问题的主语是他。

  只要是他觉得的,怎么都是对的。

  但他显然又不是一个纯粹数学的学者,跟航天的接触更是不在少数,他就需要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回答了。

  看似简单,实际上很考验他的全面性思维。

  只能说不愧是老院士,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不是能随便答上的问题。

  “小时候看《东方红》卫星的纪录片,我总以为那些轨道是上帝用圆规画的,后来读到钱老归国时在邮轮上推导弹道的典故,才明白轨道不是画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洛珞先是说了个看似跟问题无关的事。

  “就像这个矿泉水瓶”

  说着,他突然抓起讲台上的矿泉水瓶,轻轻按压了下去,瓶子顿时处于一个绷紧的状态。

  “临界压强突破时,任何局部应力都会导致崩溃,但若是把材料强度提升5%,就能多承载42%的燃料——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困境。”

  “您看这个128G的存储器,明明能装下整个空间站的图纸,但接口还是USB2.0。”

  洛珞从电脑上拔下了一个U盘,举起来说道。

  随着洛珞的回答结束,礼堂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今天到场的物理教授自然不用多说,即便是数学方面的也多是微分方程一派,对于应用数学也多少有些涉猎。

  只是前面的回答他们还可以理解,洛珞指的显然是材料方面的提升困境。

  但后面举的那个例子,他们就一头雾水了。

  与此同时王院士的眼镜片闪过一道白光。

  只有前排几位老者听懂了隐喻,洛珞的意思是,基础研究的突破,永远比应用工程慢半拍。

  这小子想强调的不只是材料的突破问题,更重要的是基础研究的突破,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尚未成熟的计算材料学。

  他之前给长征五号设计的数学模型,也属于其中一种。

  换言之,这小家伙这番回答其实是在推销自己。

  表示航天工程的最大困境,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来解决呢。

第181章 挂壁当然全都要

  “哈哈哈哈”

  想到这一层的王院士不禁放声大笑。

  如果说之前他是觉得洛珞在研究上有天赋,现在则是觉得他人同样很有意思。

  不过一阵大笑过后,他却认同的点了点头:

  “说的没错”

  是的,虽然洛珞某种程度上是在自夸,但这也同样是他们面临的真实困境。

  材料的提升和更换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一丁点性能的出入带来的结果可能都是毁灭性的,没有人能承受失败的结果,所以每一次都要慎之又慎。

  所以,数学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洛珞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实验有可能出错,但数学不会。

  只要模型是对的,那剩下的不过是参数问题。

  即便材料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有了方向一切就好解决的多。

  这一刻,王院士觉得自己这一趟才算没有白来,他听到了自己最满意的回答。

  他想听的都已经听到了,剩下的就是

  “你以后有没有往航天工程发展的打算?”

  此话一出,洛珞还没来得及张口,谷院士已经先一步转过头看向了王院士。

  “你这是明目张胆的挖我们墙角啊!”

  好家伙,他人还在这呢,洛珞现在还是水木的学生呢,老师还在旁边坐着呢,你倒是真不客气啊。

  感觉下一秒就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们宇航研究院.

  “诶,这叫什么话,以小洛对航天工程的理解,简直是天生的航天人,你总不能让他委屈的一辈子研究数学吧。”

  王院士立马解释道。

  不过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谷院士更不乐意了,当即一拍桌子:

  “王勇志你给我说清楚,研究数学怎么就委屈了,N-S方程你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研究过,就这个成果,给你几年你也研究不出来。”

  虽然许多项目他也有参与,但大多都是挂名,相比于陈守仁逐渐往应用数学方向发展,他则是属于纯粹数学的学者更多一些。

  偶尔有参与的,也大多是项目中纯粹数学的那一部分。

  所以,这话他可不能当没听见。

  “老谷你这就有些意气用事了,小洛在应用数学领域的天赋,显然要比纯粹数学更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啊,当然了,这也是你跟小陈的功劳。”

  见到谷院士不乐意了,王勇志才连忙找补道。

  虽然同为院士,也是各自流派的扛鼎人物,不过谷朝豪还要年长他几岁,老爷子明年可就八十了,还是得适当让着点的。

  “谁说他在纯粹数学的天赋低的”

  虽然最后一句让他还算舒心,但对于王勇志前面的定论他还是不能无视,当下便想要继续反驳。

  然而,王勇志却没给他这个机会,直接继续说道:

  “我知道他这次在N-S方程上的成果非常显著,你是学数学的,我是学物理的,N-S方程的重要性我了解的不比你少。”

  “不过正因为如此啊,你想没想过,数学的学科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跟小陈学了偏微分方程,又偏偏盯上了N-S方程这个大课题呢?”

  “他在流体力学以及计算材料学上展现出来的天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嘛。”

  王勇志笑的像个老狐狸一样,这是他早就想到的事了。

  否则真当他很闲啊,参与考试是假,借机挖人才是真。

  “那也不能说明什么。”

  谷院士一时没能找到反驳的理由,但也不愿意就此认输,当即直愣愣的回怼道。

  其实他心里也是有些认同王勇志的观点的。

  在这么多数学分支中,洛珞偏偏选了个最靠近物理的,上次在航天研究所他独立完成的数学模型,他也看了,确实惊才绝艳。

  这样的人才正是祖国科研建设所需要的,他又何尝不明白呢。

  只是他不仅是一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同时还是一个数学的学者。

  在他看来,如果洛珞能潜下心来研究纯粹数学,未来不知道可以解开多少难题。

  就连这个号称七大千禧难题的N-S方程,只要给洛珞时间,也一定能够解决。

首节 上一节 151/3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