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37节

  那么当一周后他回国的今天,就连一个小学生都能掰着手指头给你普及一下,菲尔兹奖有多么厉害。

  几乎一夜之间,“菲尔兹奖”这个名字不再是冷门的小圈子术语,街头巷尾,茶馆饭桌,人们都在谈论:

  “听说了吗?洛珞拿的那个‘菲尔兹奖’,可比诺贝尔奖难多了!四年才一次,专门奖给40岁以下的数学天才!”

  “就是就是!电视上都说了,诺贝尔奖那么多届了,咱菲尔兹是头一回!这可是全球数学第一人!”

  “不对吧?我看网上说数学也有‘诺贝尔’,叫啥阿贝尔奖?”

  马上有人反驳:

  “那能一样吗?菲尔兹是‘数学界的诺贝尔’,而且标准最高!洛珞这个年纪拿,前无古人!”

  无数民众对此积极的讨论着,尽管他们有的人连诺贝尔和阿贝尔都分不清,更别说菲尔兹了,但已经不影响他们对此事的热情。

  上一次大家对这种数学类学术问题和奖项产生这样极大的热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时期。

  《人民日报》转载《哥德巴赫猜想》后,陈景润的事迹开始广为人知,由此催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激发了无数青年的科学热情。

  这次的热度还要更胜往昔。

  毕竟无论是解决的问题难度,还是获奖的大小,以及本人的贡献程度,洛珞都远超所谓的前人。

  因此,国家首个只针对一个人的“造星计划”史无前例的开展了。

  网络社区热帖刷屏:

  #洛神归国##数学之神##我们的菲尔兹#等话题屠榜热搜。

  媒体轰炸:

  从严肃的《央视日报》头版社论《攀登科学高峰的华国脊梁》。

  到地方晚报、都市报长篇累牍的“洛珞成长记”、“天才背后的故事”专题报道。

  再到娱乐版面的“才子佳人:洛珞与神仙姐姐刘艺菲机场甜蜜同框”八卦,几乎全方位无死角。

  出版物风潮:

  书店里,他的形象甚至开始出现在科普读物、青春励志书籍,甚至出现在一些数学辅导教材的封面上,尽管他才22岁,但俨然已经成了学术界传说中的人物之一。

  嗯~感觉像是活着的时候就会上历史书的那种。

  “学术爱豆”:

  洛珞在ICM上身着白衬衫、专注演算、眼神锐利的照片被制作成海报、明信片,在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中广泛流传。

  他那看似书卷气却蕴含巨大能量的形象,迅速成为新一代知识偶像的代表。

  水木大学、燕京大学的数学系报名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许多高中生把进入这两所高校数学系视为追“星”的终极目标。

  信息的简化与媒体的聚焦,让“菲尔兹奖”在普通民众心中迅速与“世界顶尖”、“年轻天才”、“华国首次”、“比肩甚至超越诺贝尔”等标签绑定。

  国家宣传的定调和洛珞双重成就的叠加,成功塑造了一种普遍认知:

  这是一项站在人类智慧金字塔尖的、极其稀有的顶级荣誉,而洛珞,是这顶峰上最耀眼的那颗新星。

  洛珞的名字和形象,前所未有地超越了纯粹学术圈层,拥有了顶级娱乐明星般的知名度与狂热追捧。

  尽管……他本就是顶级的娱乐明星。

  所以,当洛珞看着眼前为他准备的欢迎仪式震撼时,殊不知,真正对他的欢迎,早已在一周前就悄然展开了。

第275章 水木的欢迎仪式

  红旗车队划开首都初秋的暖阳,缓缓驶入水木大学巍峨庄严的东门。

  车窗外熟悉的景象扑面而来,但与以往不同,此刻的水木园仿佛被节日的盛装包裹。

  荷花池边的杨柳枝条上系着鲜艳的红丝带,主干道两侧,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巨大横幅在微风中猎猎招展:

  “热烈欢迎我校菲尔兹奖得主、世界著名数学家洛珞教授载誉归国!”

  “祝贺洛珞教授攻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登顶数学之巅,再创水木荣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致敬数学王者归来!”

  相比于机场的磅礴与官方的庄重,校园内的气氛更显热烈而纯粹,洋溢着知识殿堂对智慧顶峰的礼赞和学子对偶像的崇敬。

  而且,跟外界不同的是,只有他们挂了洛珞攻克N-S方程的条幅。

  尽管洛珞不像佩雷尔曼那样孤僻,公开做了一场大的报告会解答了现场所有学者对他论文内容的疑问,但也只是让他这篇证明被认可的进度提升了一大块,而不是直接加载到100%。

  毕竟没来参加的顶尖学者也不在少数,他们也许会有问题。

  像这样重要的成果在得到整个主流数学界认同之前是不会登刊的。

  所以,就连那么大肆宣传洛珞的国内媒体,也只是渲染菲尔兹奖的厉害,同时客观的报道了他宣称证明了N-S方程的事情。

  但水木此刻就敢公然站队,就因为陈守仁的那一通电话,洛珞亲口说了他证出来了,他们就敢相信。

  要知道万一这个证明回头被哪位大牛真的找出了漏洞然后否定了,连带着水木也会一块跟着打脸。

  他们敢这么做,对洛珞的信任度不可谓不高。

  这小小的细节许多人都没有留意,但洛珞却注意到了。

  “到底还是母校啊”

  洛珞暗自感叹着,虽然他一天课都没有在这上过……

  车队在校门内宽阔的道路上放缓了速度。

  路旁,早已是人山人海。除了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的各大媒体记者,更多的是自发前来的师生。

  本科生、研究生、年轻的讲师、资深的教授……以及最兴奋的一批人,当属刚开学的大一新生。

  要知道,在水木校园里洛珞同样有着极高的人气,一大部分是学术粉,主要是崇拜洛珞在N-S方程上的杰出成绩。

  另外一部分则是艺术粉,因为洛珞演的各种角色和影视剧,喜欢上了他。

  是的,谁说水木的学生就不能喜欢演员明星了。

  人群如同潮水,却又被井然有序的安保力量温柔地约束在道路两侧的安全区域内。

  “洛神!洛神!”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汇成一片整齐而激动的声浪。

  “欢迎回家,学长!”

  “洛学长,水木为你骄傲!”

  一张张年轻而热切的脸庞,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或写着祝福语的纸板,目光聚焦在那辆缓缓行进的礼宾车上。

  不少数学系的学子更是高高举起打印出来的,洛珞在马德里白板前的那张照片,宛如最虔诚的信徒捧着经文。

  坐在车内,洛珞看着这比机场更贴近心灵的盛情,心中感慨万千。

  一年前,他还是这里的一名默默奋斗、备受期待的年轻硕士生;

  一年后,他带着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和解决千禧难题的伟绩归来,成了这片学术沃土上最闪耀的星辰,更是无数后来者仰望的巅峰。

  “这…真没想到校内也这么隆重。”

  刘艺菲轻声感叹,也被这水木特有的热情所感染。

  洛珞握了握她的手,深吸一口气:

  “是啊,这里……始终是无数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

  “也是你的吗?”

  刘艺菲凑趣的问道,她是知道洛珞从中学开始就在准备艺考,一门心思要上电影学院的。

  虽然最终走上了数学家的道路,但不如说这才是巧合,而北电才是他的理想来着。

  “谁小的时候没个清北梦呢”

  洛珞轻笑着说道。

  只不过他后来喜欢上了表演,再加上这个系统,无论他选择什么职业,演员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

  车子在数学系大楼前专属区域稳稳停下。

  车门打开,洛珞率先迈步,刘艺菲紧随其后。当两人的身影清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欢呼声瞬间达到了顶点,闪光灯亮成一片银海。

  早已等候在楼前的,是水木大学的校长顾秉林院士,分管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以及数学系秦主任,物理系程主任等几位核心领导。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洛珞的恩师,陈教授,眼神中的激动、欣慰和骄傲几乎要溢出来。

  “小洛!”

  陈教授在掌声雷动中第一个走上前,声音洪亮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他用力拍了拍洛珞的肩膀,然后是一个有力的拥抱

  “干得漂亮!真是给咱们水木,给咱们华国数学争了大光了!”

  “老师!”

  洛珞在拥抱中清晰地感受到老师身体的微微颤抖,和难以言喻的真情实感,不禁也随之动容。

  这份来自师长和学校的认可和自豪,分量丝毫不逊于国际奖项。

  “洛珞同学,欢迎你载誉归来!”

首节 上一节 237/3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