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63节
他猛地站起来走近白板,蓝色记号笔被洛珞递到他手里。
张嘉文激动地在“渲染核心算法”区域圈出几个技术痛点:
“立体画面的景深如何精确量化?视差参数的动态范围设置?物体边缘的‘伪影’怎么消除?最要命的是遮挡区处理!当左右眼看到的同一物体前后被遮挡不同,‘缝合裂缝’和画面错误会多到让观众头晕呕吐!”
“这需要全新的遮挡剔除和深度填充算法!需要针对多核GPU集群优化的并行架构!河图引擎现有的底层API全都要重写!这工程量……”
他抬头看向洛珞,眼神里有狂热,更有面对技术深渊的敬畏:
“这不是砸钱外包就能解决的,需要顶尖研发团队啃硬骨头!半年?一年?风险巨大!”
洛珞的眼神没有一丝动摇,锐利如刀锋,似乎早已洞悉所有困境,直指最核心的壁垒:
“核心战役,就是实时立体化渲染输出!”
红笔重重点在“实时输出”四个字的中央。
他的目光牢牢锁住张嘉文:
“关于3D后期系统适配、生物特效与流体模拟以及后续的技术方案,这次我也会参与进来,尤其是引擎的模型你不用担心,我亲自负责。”
洛珞语气坚定的说道。
之前的特效上,他也参与了一点开发,总共积分花费连五百都不到,但依旧让时光科技的这支特效团队一跃成为了国内顶尖,甚至在国际上都可以立足。
而这次他的手笔还要更大,为此,他已经决定先搞一部电视剧拍着,赚够了积分,直接通过【流形重构】来开发这次的引擎。
洛珞心神一动,系统那【实时立体引擎动态视差补偿核心算法逻辑构架构建所需积分:1850】的提示飞快闪过。
他目光平静地掠过那串数字。
这是他对既定未来的精准掌控与深不见底的自信源头。
务必要抢在《阿凡达》前面,先一步引爆国内的3D电影市场。
跟一般的影视公司拍电影赚取票房和周边的收益不同,他这次是直接从行业根源入手,一旦做成,单是特效这块的估值就将数以百亿计,是时候下点本钱了。
张嘉文深吸一口气,眼中燃烧着技术攻坚的炽热火焰:
“没问题!”
有死党亲自挂帅的话,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且在洛珞的刻意引导培养下,张嘉文现在越来越放得开,站得更高也就看的更远,心态也要比过去要超前的多。
这种领先市场许多,甚至领先到有点刺激的项目非常吸引他的目光。
温岚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关于预算和市场风险的话,但洛珞那份磅礴气场,硬生生把她的质疑压了回去。
“至于市场风险?”
洛珞微微偏头,目光扫过温岚,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好莱坞DVD销量下滑近三成!几个大片在北美靠周边赚的钱比票房还多!观众正在流失,3D是他们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趋势不是盲从,是我们必须比所有人更早看到的浪潮!”
洛珞声音低沉却字字如惊雷炸响在房间:
“福克斯的卡梅隆早在2005年就秘密启动了代号‘Project 880’的巨制,专为3D拍摄设计!迪士尼、梦工厂、环球,所有巨头都已下注!北美明年会增投10亿美金升级数字影院!这就是窗口期!”
他将白板笔用力拍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回响,如同进攻的号角:
“《源代码》为我们推开了中国科幻电影工业那扇沉重的技术之门,证明了这条路不仅能走,还能通!而3D技术——”
洛珞的语气无比自信:
“将是拾光映画踩着这扇门框,真正挺进世界电影工业版图、赢得核心话语权的转折点,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在好莱坞巨头们还在北美小规模论证那点‘粗糙未来概念’的可行性报告时,我们必须将它变成现实!”
声音落定,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一点噪音。
温岚看着白板上那副由洛珞亲手描绘的壮阔蓝图,清晰标注的技术里程碑、设备攻克点和市场突破路径。
最终深吸一口气,将桌上那份还散发着温热的票房报告推向一边,目光重新变得无比锐利。
他最后目光扫过二人,语气斩钉截铁:
“3D不是噱头,是电影工业进化的必然方向,谁提前布局,谁就掌握了未来十年的行业话语权。”
“《源代码》为我们打开了科幻的大门,而3D技术,将是拾光映画迈向世界级电影工业巨头的基石!动作要快,要准,要狠!在所有人还在观望那‘粗糙的未来概念’时,我们必须让它成为现实的、震撼人心的高维体验!”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牢牢锁定在远方那个名为2008的关键节点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加更加更!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303章 御姐法医or风情万种老板娘
技术开发和设备影片筹措,洛珞放心的交给了旗下的两员大将,至于他,现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做。
洛珞拿起了桌上的报表,这是刚才他让温岚提前拿过来的,上面是目前拾光正在筹备,或者说已经筹备好就差开机的几部新项目。
是的,这次他不打算自己拍了。
时间有些紧迫,既然他打算下一部电影就做成3D的,还要抢在《阿凡达》前面上映,那怎么着下半年也要开工了。
但现在无论是拍摄还是制作的技术都要差得远,他的引擎设计模型就尤为重要,尤其是后者,正等米下锅呢。
毕竟3D电影跟普通的2D不同,他可没打算用那种老咕噜棒子的拍摄方式,传统3D胶片摄影机一个重达三四十斤,用起来笨重的很。
双摄像机拍摄的视角差异还会导致视觉疲劳,白平衡或曝光差异导致画面色彩不一致。
这时候的后期制作,手动校色与同步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不过他还是有些本钱的,不说一步到位,但也得搞点超前的技术出来。
这次他打算直接用Previs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和动画技术,将剧本或分镜可视化地呈现出来。
它不仅展示了角色的位置、空间关系和构图,还能模拟摄影机的运动、动作设计和特效示意,帮助导演快速传达叙事方法,减少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沟通成本和时间。
只是它除了高昂的制作成本,以及目前正常发展远远达不到的技术门槛外,还需要在拍摄前就用三维动画模拟镜头调度,避免实拍阶段返工。
指望时光科技目前的团队,是很难短期内达成的,因此他就更急需大量的积分了。
所以,现在搞个新剧本筹拍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他现在早就不是当初的孤家寡人,拾光映画也不是当初草草成立的那个洛珞工作室了。
公司旗下的制片、导演、编剧、演员短短两年就发展到了一百多人,仅仅今年开年,公司筹备的新剧就有五部之多。
所以他甚至都不用四处找戏,在自家剧组这儿谋个角色,抓紧把积分赚了就好。
毕竟他现在主要是缺积分,也不用挑什么难度大,职业性强的角色和剧本,公司目前准备拍摄的几部里,适合他的似乎还真不少。
洛珞看着最上方的《白夜追凶》剧组,男主空缺的位置,微微挑了挑眉。
……
拾光映画四楼编辑部,空气里弥漫着新煮咖啡的微酸香气和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一种混合着紧张与创意的独特氛围在升腾。
这里是拾光的创意中心,编剧们的办公区。
其实拾光的各个影视剧的剧本,早期大都是老板一个人写出来的。
尽管每一部都是爆款,但效率实在是太低,尤其是洛珞现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很难再放到写剧本的上面。
于是,除了传统的编剧创作、小说改编等收本子的方式,拾光还因为洛珞这个特殊的存在,提前开发了合作编剧的模式。
洛珞脑海里的好剧很多,奈何他一个人根本写不过来,也拍不过来。
而且,也不是所有影视剧的剧情他都印象深刻,有些年代久远的,又或者没怎么看过的,也就只能记住个大概了。
于是,他便把那些剧本核心概念和框架整理出来,直接给到编辑部的编剧手中,让他们自行拓展改编。
还真别说,目前试运行半年多,效果还真的很好。
而今天,洛珞和刘艺菲的目的地就是编辑部之一——《白夜追凶》的编剧组。
推开小会议室的门,里面已经坐了三个人:
负责《白夜追凶》项目的总制片人温岚,穿着一丝不苟的深灰色套装,指尖夹着一支签字笔;总编剧老陈,头发有些花白,面前摊着厚厚的剧本稿,眼镜片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光;执行导演吴桐,正低头看着分镜头草图,眉头微蹙。
“洛总”
温岚抬头站起来,简洁地打招呼。
老陈和吴桐也纷纷起身致意。
“大家辛苦,都坐吧。”
洛珞点点头,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动作流畅,刘艺菲同样挨着洛珞坐下。
“《白夜》的筹备进度?”
温岚迅速汇报:
“剧本定稿了,老陈团队按照您最初给的核心框架——双胞胎、灭门悬案、身份互换、支队长责任——填充打磨了一年多,案子逻辑链已经闭环,人物弧光也都完整,尤其关宏峰和周巡的对手戏张力,老陈写得非常扎实。”
她将一份装订精美的剧本推到洛珞面前,封面印着剧名和拾光映画的Logo。
洛珞拿起剧本翻看,目光掠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情节批注。
当初他脑子里灵光一现,只抓住了“黑夜白昼,孪生警探,一明一暗破悬案”的创意钩子和几场关键冲突的模糊画面,就把这团星火交给了编剧部。
现在看来,这团火在老陈他们手里烧得够旺。
“周舒桐的角色定了舒唱”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