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75节
“票房口碑双丰收?第一个吃3D螃蟹的名头?这些听起来很美,但洛总,您是做实业的,拾光映画不是慈善机构。”
“时光科技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正向现金流去支撑更宏大的技术研发!将巨量资源投入到这样一部……在当前市场看来注定‘得不偿失’、几乎等同于科技炫技和情怀实验的电影上,商业逻辑上,这真的……合理吗?”
“难道只是为了追求一个‘推开一扇更大的门’的象征意义?代价未免太大了!”
温岚的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她是真正为拾光的未来忧心,也为洛珞那似乎不计成本的投入感到焦虑。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系统发出细微的嗡鸣。
洛珞静静听完温岚连珠炮般的分析,这还是他第一次从这个得力干将口中,听到反对的声音,而且还是一反常态的对他大肆批评。
不过他的脸上却没有愠怒,反而浮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有些巧的是,这番话有一个人说过一模一样的,那个人叫张嘉文,是他最好的死党。
而温岚,让他同样很欣慰。
能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才是真的不愧对他的期待,也只有真正站在他和拾光的角度思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只不过……
他向后靠在高背椅上,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
“温姐”
他的声音沉稳,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你思考的是电影市场这局棋的输赢盈亏,而我……考虑的是局外。”
他当然知道就形势而言,现在绝对不是筹备《流浪地球》的最佳时机,而且他考虑的东西比温岚更多,毕竟他是见过以后那些互联网上的各种非议的。
以他的名气,《流浪地球》到时候的知名度曝光量,还有剧情里那直到几年后都备受争议的内容和演员……
他清楚的知道,部电影要面对的困难,其实远不止此。
但他依旧下定决心要拍这部戏,为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第一部国产3D科幻巨作”的虚名,甚至五亿十亿的票房他也不放在眼里。
至于原因……
他站起身望向窗外,秦浩的车此刻刚好开出了停车场,正驶到了街上,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洛珞的视线尽头,奔向洛珞早就写在信封上的目的地。
原因就藏在他写的那三封信里。
来晚啦,抱歉抱歉
第314章 三封信的影响力
洛珞准备好的这三封信最终交到了谁的手里,整个拾光都无人知晓,甚至除了温岚,压根就没人它们的存在。
三封沉甸甸的牛皮纸档案袋,像三枚无声的钥匙,由秦浩的手精准传递到了预定的锁芯之中。
一周后,航天科工集团某核心设备厂。
周建平总工程师的办公室桌上,正放着那份行星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精密结构图——正是之前被模型厂视为天堑的微米级“蜂巢”设计。
图纸旁,还摊开着那封来自拾光映画,署名为“洛珞”的信。
特种材料厂主任老吴拿着生产调度单直皱眉:
“周总,登月舱二期配套的钛合金燃料管热轧这周就要开炉了,咱的生产线排得满满当当,这两周的备用产能调给这个单子?”
航天集团并不是没有接这种私企订单的先例,但也要看用的哪条线。
707厂、501厂两条高精度线,即便是备用产能也宝贵的很,居然会这么先一步被划给了这个订单,对方什么来头?
周建平没有直接回答,手指点了点洛珞信中附带的一页技术附件说明,又将手指移回图纸上几个关键连接点和应力分散区域标注的红色小圈。
“老吴,看到这些结构了吗?三代‘星尘’特种合金热拓扑成型工艺的极限测试件。”
周建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他们承担全部试验用料费用和精密检测费用,这个单子,就安排在707厂,501厂两条备用精密模具试验线。”
“告诉他们,他们的技术顾问必须全程跟踪,所有监测数据共享给厂里分析室,正好验证新配方合金在极端复杂拓扑结构下的材料疲劳特性和微观变化——记住,这是正式签了保密协议的技术验证项目,不是单纯的来料加工。”
老吴瞪大了眼,看着周建平。
航天内部确实有在非核心型号上用“外包任务”验证新型工艺和材料的做法,但那通常也轮不到民营企业,更别说是“电影道具”。
但周总如此安排,理由技术得足够硬,关键是解决了占用“国字头”核心产线的名目问题。
“明白了周总!我这就去协调707厂!”
老吴不再质疑,拿着签批单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周建平看着下属离去的背影,又把目光转到了信封里的图纸上。
作为总工程师,他当然不会干出这么因私废公的事,但他也只是表示了这个订单是合规的,至于它的优先级为什么会突然提到这么高,却并没有过多解释。
几乎与此同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曲江院士办公室里异常安静。
这位年近六旬、头发花白、平日里神情总带点学者式游离的老人,此刻却目光如炬,手指反复摩挲着洛珞信纸上那几行看似公式片段却又暗藏玄机的数学符号和几句关键提示。
这些正是洛珞在信中提到的,用于解决超高温等离子体流束在极寒真空复杂环境下相互作用的、基于“流形”引擎底层的核心算法逻辑雏形。
曲院士沉默了许久。
他并非影视专家,但他对湍流物理数值模拟的前沿困局了如指掌。
洛珞在信中展示的这条思路,直指当前大规模复杂流体动力学计算中最令人头疼的冗余难题。
它没有提供完整代码,但勾勒出的框架,巧妙地利用深度信息进行预测性裁剪计算量的理念,对大规模物理模拟具有颠覆性的启发意义。
他猛地站起身,抓过内线电话,声音带着一种少有的急促:
“超算中心协调组吗?是我,曲江,关于那个电影项目申请的高性能计算资源……优先级重新评估。”
“他们提供的这个核心逻辑框架,具有明确的、潜在的基础物理研究价值,特别是对大型天体物理环境等离子体行为的模拟优化路径!需要立刻进行验证性算法导入和数据拟合测试!”
“时间?就排在……下个月的‘星辰海洋’项目模拟周之后,批给他们一组中型计算节点,连续机时至少72小时!后续根据验证效果再说。”
相比于这两个还算正常的商业合作,最多不过节省了一些流程,最难啃的硬骨头,还是场地。
毕竟是洛珞跟国土那边可没有什么交集,不过这也难不倒他。
他协调不了,但有人一定可以。
科工委,肃穆的办公室里,张云超书记摘下眼镜,指尖反复摩挲着洛珞那封信的署名处。
信纸上那熟悉的字迹,以及字里行间透露的内容,让他沉默了许久。
信的内容很正式,阐述了《流浪地球》项目的特殊性——不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更是国内首次系统性整合前沿视觉引擎技术、大型实景工业美学构建以及未来空间环境建模验证的“科技文化融合体”。
但这并不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
在洛珞送出的这三封信里,只有给张云超的是真正提及了一些他真实的想法和规划。
因此,张云超才会更加为之震动。
他不由得想起了洛珞之前参与的几个项目,“尘埃之怒”除了“流星”的惊天一爆外,在生物工程、化工和材料学领域的相关研发也不断开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长五的预研工作缩短了整整三分之二的时间,如今进度更是比预期提前了足足五年,顺利的话,说不定2010年之前就能看到它顺利升空。
再想到洛珞在信中给他描绘的那个蓝图,他当即不再犹豫,直接拿起了专线电话,拨通了规划司。
“我是张云超,关于晋省S7-X废弃矿坑的再利用申请…那份地质报告我看了,第三方机构的复测结论显示在科学加固和严格监控下风险可控,拾光那边的安全预案,规模在国内民企前所未有,保障等级很高。”
电话那头显然在谨慎确认意图。
“嗯”
张云超声音沉稳有力,一锤定音:
“这个项目性质特殊,技术含量高,具备一定的国家级大型科技应用示范工程潜质,可作为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先行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文件按‘重大科研协作及特殊文化产业项目用地’特批,安全监督方面,由晋省安监局总牵头,我们科工委技术安全处派员远程监督指导。”
“让他们按提交的方案严格执行,确保万无一失,国土那边,我去协调说明。”
放下电话,张云超重新戴上眼镜。
这扇紧闭的门,终于找到了一条既合规,又能解决实际困难的特殊通道。
国家对于真正具有前瞻性探索意义的重大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并非没有特事特办的机制,关键在于项目定位足够“特”。
……
实验室里,张嘉文带着一众技术骨干守在屏幕前。
项目组长李工推门进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栗:
“张…张总!接…接进去了!超算节点!中科院的‘天河二号’!我们…我们能跑完整的发动机流体交互模拟了!”
张嘉文猛地起身,他一个箭步率先冲到主控台前。
屏幕上,河图引擎庞大的数据流如同找到了倾泻的闸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远方庞大的计算网络核心区域。
他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调出预设的复杂测试场景——行星发动机尾部等离子流束在真空极寒环境下的动态扭曲。
“全负载导入!给我跑极限压力测试!”
他的声音难以抑制的激动: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洛总的架构能行!现在有了算力验证,三个月…不,也许两个月!‘流形’核心的性能数据就能炸翻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家伙!”
上一篇: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